八年级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小题)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正确答案)
D.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银行有存储贵重物品的业务,需要记录“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用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东西,防止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单选题]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正确答案)
D.三者都有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正确答案)
4.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单选题] *
A.响度大(正确答案)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正确答案)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其时间间隔应大于0.1s。

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 [单选题] *
A.大于17 m(正确答案)
B.小于17 m
C.大于34 m
D.小于34 m
7.舞龙舞狮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舞龙舞狮过程中,往往用敲锣和击鼓来助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锣鼓声响起时远近不同的观众都能听到,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B.越用力敲击锣面,锣面振动幅度会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人们能区分锣声和鼓声,主要是它们的音色不同(正确答案)
D.围观的一些小孩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B.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
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正确答案)
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
9.如图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 [单选题] *
A.响度不同(正确答案)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10.同学们进入图书馆都会自觉地轻声细语,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单选题] *
A.减小声音的响度(正确答案)
B.降低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减小声带振动的频率
11.小明正在家里练习弹吉他,下列有关吉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吉他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产生的(正确答案)
C.弹吉他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弹吉他时,手按压吉他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12.沪上知名品牌﹣﹣南汇8424西瓜即将上市。

人们在挑选西瓜时除了看表皮色泽和纹路外,还会用手指去敲击听声音来辨别其成熟度,这是利用声音的什么特征() [单选题] *
A.响度
B.音调(正确答案)
C.音色
D.振幅
13.双层真空门窗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隔音降噪,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单选题] *
A.空气能传声
B.玻璃能传声
C.声波能被反射
D.真空不能传声(正确答案)
14.自习课上,老师能根据声音辨别出哪位同学在说话,依据的是声音的() [单选题] *
A.音调
B.音色(正确答案)
C.响度
D.频率
15.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

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

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单选题] *
A.验钞机
B.望远镜
C.真空玻璃(正确答案)
D.体温计
1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是什么,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单选题]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把正在发声的防水音乐盒放入水中,我们仍能听见音乐盒发出的声音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纸上可以看到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正确答案)
17.地震、台风即将来临时会产生次声波,但人类却听不到,这是因为() [单选题] *
A.产生的次声波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正确答案)
18.“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一项功能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已知人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为60﹣2500Hz,应用此功能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响度比正常声音的大
B.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传播速度比正常声音的大
C.人耳听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
D.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正确答案)
19.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单选题] *
A.响度(正确答案)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0.小英家的外墙上固定着一根还在使用的铁质自来水管,水管长21米,小英和弟弟分别站在自来水管的两侧,弟弟用小铁锤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小英听到的响声次数为() [单选题] *
A.1次(正确答案)
B.2次
C.3次
D.4次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正确答案)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2.小芳在阅读古诗词时,发现很多诗词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正确答案)
B.“池外轻雷池上雨”﹣﹣“轻”指音调低
C.“谁家玉笛暗飞声”﹣﹣“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描述声音频率高
23.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

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单选题] *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正确答案)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24.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单选题] * 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正确答案)
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
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
25.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单选题] *
A.人的正常体温
B.南方冬季的最低温度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正确答案)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单选题]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正确答案)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27.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单选题] *
A.夏天,挂在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
B.北方的冬天,水蒸气在树上形成了雾凇
C.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D.初秋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正确答案)
28.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
B.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C.沾衣欲湿杏花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热(正确答案)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正确答案)
B.0℃的冰比0℃的水冷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4℃
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
30.小霖发现夏天爸爸开车时,需要打开汽车的空调给车内降温。

当空调开了一会后发现,在前挡风玻璃板靠近空调口的地方会形成小水珠,影响开车视线,关于水珠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水珠会形成在前挡风玻璃板的车内侧
B.水珠会形成在前挡风玻璃板的车外侧(正确答案)
C.水珠是由于车外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D.水珠是由于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31.在炎热的夏天,下列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温的办法是() [单选题] *
A.关闭门窗,不让外界的热空气进来
B.在地上洒一些水(正确答案)
C.打开电风扇
D.打开电冰箱的门,散出冷空气
32.下列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清晨河面上出现的薄雾是汽化形成的
B.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
C.烧水时,壶嘴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正确答案)
D.浓雾逐渐散去是升华现象
3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寒冷的冬季,户外说话时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浴室内洗澡时会发现浴镜上出现一层水雾,这是液化现象(正确答案)
C.打针吋要在皮肤上擦酒精,酒精会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D.寒冷的冬天,房屋的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凝固现象
3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主要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下列对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正确答案)
3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 [单选题]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正确答案)
C.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36.城市环保建设——洒水车给街道洒水是环保工人的必修内容,是净化空气的主要举措。

洒水过后,路人感觉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发了,属于() [单选题] * A.液化现象放热
B.液化现象吸热
C.汽化现象放热
D.汽化现象吸热(正确答案)
37.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单选题]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正确答案)
B.本溪最高气温为60℃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38℃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5℃
38.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单选题] * A.太阳光下晒的衣服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D.在炎热的夏天,从冷饮柜中取出啤酒瓶,啤酒瓶变得模糊(正确答案)
3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冒“白气”是雪糕升华后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汽车必须熄火加油,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正确答案)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40.寒冷冬天的早晨,思雨同学从家里到学校后,发现头发上有白花花的霜;进入教室后,过一会儿头发变湿了。

这里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单选题] *
A.凝固、汽化
B.凝华、熔化(正确答案)
C.凝华、升华
D.凝固、液化
4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B.市场上售卖“冒烟”的冰激凌,是由于其中的液氮汽化吸热致使水蒸气液化形成(正确答案)
C.在饮料中加冰块比加冰水的冰镇效果更好,是因为冰块液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D.手部消毒可以用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42.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正确答案)
C.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戴眼镜的小卉从寒冷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汽化放热
43.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先升华后凝华(正确答案)
B.先汽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固
D.先汽化后凝华
44.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单选题] *
A.衣柜里的樟脑丸放置很长时间后会变小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正确答案)
45.关于电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食品在冷藏室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正确答案)
46.下列关于生活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春天,“白露”晶莹,是熔化形成的
B.夏初,“白雾”茫茫,是汽化形成的
C.秋末,“白霜”凝重,是凝固形成的
D.冬天,“白雪”皑皑,是凝华而成的(正确答案)
47.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四种现象:①冰棒上粘着“白粉”;②剥去纸后冰棒会冒出“白雾”;③冰棒放进茶杯后,一会儿杯的外壁就会“出汗”;
④冰棒放进嘴里变成“糖水”。

这四种现象形成过程中放热的有() [单选题] * A.①②③(正确答案)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8.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正确答案)
49.小苗夜间路过一盏路灯时,在路灯光的照射下,她在地面上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单选题]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正确答案)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5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正确答案)
B.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年是距离的单位
51.下列不是光源的是() [单选题] *
A.萤火虫
B.太阳
C.月亮(正确答案)
D.燃烧的火把
52.“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

下列诗词中与“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相同的是() [单选题] *
A.床前明月光(正确答案)
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
D.掬水月在手
5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单选题] *
A.水中倒影(正确答案)
B.手影的形成
C.日食和月食
D.小孔成像
54.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单选题] *
A.绿光(正确答案)
B.黄光
C.紫光
D.橙光
55.菜市场,有些卖肉的商贩在肉的上方点一盏红灯,发出红光,这些灯“有些特别”,光源内部是由一个个红、白小圆点组成的圆圈。

点这些灯目的是() [单选题] *
A.醒目,引人注意
B.杀菌消毒
C.防止蚊虫叮咬
D.使肉看起来新鲜(正确答案)
5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紫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单选题] *
A.全身呈紫色
B.上衣呈紫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紫色,裙子呈黑色(正确答案)
57.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单选题] *
A.红、橙、绿
B.红、绿、蓝(正确答案)
C.蓝、靛、紫
D.红、黄、蓝
58.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单选题] *
A.牛顿(正确答案)
B.赫兹
C.焦耳
D.欧姆
59.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反射红光(正确答案)
C.桃花吸收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0.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太阳下和在屋子里,应该() [单选题] *
A.穿深色的衣服比较凉快
B.穿白色的衣服比较凉快
C.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正确答案) D.穿任何颜色的衣服都一样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