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如何发展壮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非营利组织如何发展壮大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发展壮大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年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伴随着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幸福工程等知名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十分落后。

本文阐述了如何使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壮大的几个问题。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障碍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是个短期的过程。

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第二部门的营利组织都没有从政府组织中脱离出来,自然更谈不上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非营利组织才有了独立的可能和必要。

但其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资金筹措困难共青团中央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卢雍政在谈到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时说,目前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经费困难的问题,我们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助,而国家没有专门的财政拨款。

加之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志愿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公民才愿意捐资给非营利组织。

另外,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
问题上的信任度较低,也严重影响筹资的进行。

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缺乏自治性,对政府过度依赖也是造成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

志愿者的参与意识及使命感不强非营利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没有众多志愿者的参与,非营利组织就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了。

为此,应该增强组织凝聚力,树立志愿服务的理念,使每一个志愿者都成为组织中的一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样才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非营利组织非常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往往由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或非专业的人员组成,这样就很难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离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2我国非营利组织何发展壮大
党的十五大倡导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众也需要来自于民间的非营利的组织为他们的需求提供服务。

采取措施,引导和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对于非营利组织有登记管理政策,但是从整体上看,其登记注册比较混乱。

由于企事业登记标准放宽,一些理应作为民办非企业的单位登记的的社会组织转而作为企业登记;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的管理没跟上,一些社团性质的社会组
织试图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许多非营利组织为了取得承认纷纷到其他政府部门注册登记,而一些社会组织由于不符合某些方面的特征而没有办法登记为任何一种类型。

虽然我国在1998年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但现在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另一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管理、资金的筹措与使用规定、税收政策、经营范围、评价标准、社会监督等方面详细的法规、法律还很不健全。

政府和社会不能依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只能采取行政手段。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有关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的各种法规,特别是程序性法规,将非营利组织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使非营利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按照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寻发展。

加强组织联合,提高竞争力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联合。

加强组织的联合有助于提高竞争能力。

一是实现非营利组织之间和联合。

非营利组织间联合对于规制非营利组织发展方向和增进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联合有利于建立行业的自律机制,通过行业认可、行业赞许和行业自我规制,提高非营利组织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度,去除不合格的组织,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联合体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避免政府部门面对众多非营利组织的局面,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减轻政府在管理方面的压力。

二是实现与企业的联合。

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引进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那么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能够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人员培训,推进非营利组织人员的职业化我国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从业人员职业意识和素质方面,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之间都存在一定差距。

加强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力度,并鼓励非营利组织自身从事培训活动,以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推进非营利组织发展。

倡导捐赠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非营利组织应致力于倡导社会公众的捐赠意识,鼓励个人和企业向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向非营利组织提供无偿捐赠时,是出于一种营销目的,通过这种举措吸引大众媒体的关注,进行“免费”宣传,而不是真正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考虑。

这主要表现在单位统一从职工工资中按照一定比例扣除捐款;单位设立统一的捐赠资金等。

政府鼓励社会事业社会办,希望社会公众能给予支持。

这就要求非营利组织在今后加强公益事业的宣传,倡导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努力清除发展中的障碍,使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3参考文献
1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立平,晋军,何江穗,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
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