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同一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同一性道升
今天上午到超市买咖啡,我顺便到一位校友家聊了一会儿。

校友告诉我说,他这二个月来基本上没有赚到钱。

他感觉到烦恼的是抓不住热点。

看到K线形态差不多,有些股票上涨了,有些股票没有上涨,而他买入的股票刚好没有上涨。

如果又从基本面看行情,使用财务指标炒作也有问题,他选择业绩好的股票一样不上涨,而没有买入业绩好的股票天天飚升,让他更加沮丧。

于是我们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讨论,切磋了一会儿。

校友:K线形态都几乎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股上涨了,有些股没有上涨?
道升:这有什么奇怪的?就像灰姑娘都穿上了花衣裳,有些嫁人了,有些没有嫁人。

我们都笑了,随后校友在电脑上打开了K线图,仔细讲给我听。

校友:你看看,这些股票形态都差不多,但后来的行情区别可大了。

如果使用技术形态选择股票,不一定能寻找到黑马。

道升:很对嘛。

每只股票就像一家人,二只股票就像两家人,N只股票就是N家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别人的家境好坏呢?
校友:收入情况。

道升:如果收入报表是假的呢,你又如何判断?
校友:看穿得怎么样,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

道升:像巴菲特这种人,世界首富很有钱,为了有钱投资穿得像个农民,为了健康吃得像个乞丐,几十年没有搬过一次新家,仍然住在53年买的一套老房子里,你又怎么判断他是世界首富呢?
校友:那就看他的职业或者经营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个人的职称、名气等来决定。

道升:这就对了。

职员看职业或者个体户看企业的经营情况,以谋生手段来评价一个人的收入情况是比较好高明的做法。

不同的职业在某个时期收益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职业的类型粗约地判断每个人的基本收入。

例如目前黑领阶层的工资是最高的,然后的垄断企业,最后要数清洁工、临时工和农民工了。

我们可以通过职员的职业或者个体户的经营方向知道每个人大约的月收入情况。

而当我们面对上市公司时,公司的好坏与产业基本面有关。

当房子卖得好时,房地产企业赚钱。

当汽车销售好时,汽车行业效益高。

所以,我们要看企业的收益时,离不开当时产业的基本面,这刚好与人的职业类型相对应。

当然,最好以金融实力来判断家庭的实力最合理,只是别人家的存款和有形资产到底有多少我们并不知道,只好暂时放弃。

校友:那么在同样的行业里如何区分和判断好企业呢?
道升:由过去长期经营的业绩所形成的社会观念和看法,形成了这家企业的名誉或者声望。

假设现在的中学突然企业化了,很赚钱,中学老师工资比公务员还要高,那么大家都想进中学当老师。

这就是产业基本面决定了资金和人才的流向。

而我们到底决定在重庆那所中学任教呢?
校友:当然是三中了。

道升:为什么?
校友:三中是重庆最好的中学,每年重庆考取清华北大的考生中有一半出自这所学校,那么从名声来看重庆三中肯定是最好的中学。

道升:这就对了,你在看问题时抓住了本质。

选择企业也是一样的,先要决定产业方向,如果产业方向选错了投资的大方向也就选错了。

这样的股票没有好的前景,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好的工资待遇。

在一个一天不如一天的企业里面拼命地表现和挣扎,无论你怎么卖命都没有大的前途。

如果产业方向选对了,假设中学是最好的企业,首选进入三中。

如果不行,求其次进入巴蜀中学,巴蜀中学进不了时再求其第三进入重庆一中,实在不行进入重庆排名第四的八中也可以。

校友:目前最好的单位当然要数市政府了。

道升:聪明!选择企业也是这个道理。

哪个行业表现最好,或者潜力最大就选择那个行业的股票,一定要选择有潜力或者行业最棒的股票。

然后再行业里寻找表现最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里所说的表现主要说的是业绩表现,就像重庆三中一样,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占了重庆市考上北大清华总人数的一半。

这就是表现,也是垄断的标志。

因此,在行业选择对了以后,一定要选择行业中的垄断企业,即龙头老大。

这样的企业才可能最有发展潜力和上涨空间,才不容易被同类中的其它企业吃掉。

校友:道理大家都懂,但如何寻找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呢?
道升:这又是常识性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听企业的名声好不好。

你可以咨询对某个行业很了解的人,他会告诉你哪家企业在行业内名声好、产品过得硬;哪些企业名声不好,产生质量有问题。

如果没有条件咨询这样的内行人,可以向产品的最终用户打听同行业内企业的评价。

这是最真实的评价,也是最客观的评价。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产品质量和品种多少最终决定产品的销售量和经营业绩。

我们可以从一个行业中企业各项指标排名里迅速寻找到最好的企业。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在行情分析软件里按F10键就能获得你想要的排名信息。

校友:就这么简单呀,那么为什么同样的K线形态会走出不同的结果呢?
道升:有一家穷人和一家富人,他们在一段时间里天天都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都在吃土豆烧牛肉。

没有过几天穷人家里没有钱了,只好改吃咸菜下稀饭,而富人家继续过着共产主义的生活,还变本加厉,吃上了山珍海味。

你能拿贫富两家人在同一时间里都在吃土豆烧牛肉这件事情来证明或者说明他们的贫富没有差别吗?当然不能!那么你再说一说,我们如何来判断两家人的贫富悬殊呢?
校友:这正是我要问你的问题。

道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考察其持续性。

在我们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只看到两家人穿着一样,吃得一样,人模样一样,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你叫我们如何去判断?那么剩下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观察此两家人有没有经济实力长期支付“土豆烧牛肉”的能力了。

殷实的家庭能够长期支付“土豆烧牛肉”的费用,而穷困家庭只有暂时支付这样的费用,不能长期承受这样的消费,最后还得改成咸菜下稀饭。

技术分析也是这个道理,K线形态相同,可能是一段时间里市场出现了普涨行情,造成了许多股票跟随大盘指数普涨,所以在形态上几乎差不多,好像大家都在一起吃“土豆烧牛肉”。

而K线形态只反映了过去吃“土豆烧牛肉”的经历,我们要做的事件就是跟踪上市公司能不能继续坚持吃“土豆烧牛肉”,长期过上共产主义的生活。

校友:那么富人也可能吃咸菜下稀饭呀,你又怎么解释呢?
道升:你这人怎么总喜欢扯死人经?富人吃咸菜下稀饭只是为了身体健康,好东西吃多了自然会生病。

而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为了生存必须要吃咸菜下稀饭。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

而技术分析中给我们提供了过去行情走过来的痕迹。

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痕迹来了解过去的行情当时的基本情况,从而推断出未来行情可能会发生的情形。

但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不能完全预测未来的行情。

所以如果我们要利用技术分析来帮助我们投资,盲区是显然的。

技术指标都是过去行情走过来的记录,都是一些物理统计数据,有些还没有物理单位呢!我们利用过去的指标去推测未来的行情在概率上不可能是100%。

大多数人在运用技术分析时都搞错了,以为
技术指标可以决定未来的行情。

而技术指标只是过去走过来的行情的统计结果,而这些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会对未来的市场有所影响,但影响力有限,至少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我认为,过去的行情对未来行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情趋势上。

趋势是有能量的,不会马上停止下来,需要时间慢慢改变趋势和修正趋势,这刚好与牛顿第二定律的思想相近。

今天的行情能不能影响未来的行情,那得看行情发展的趋势如何,市场的能量大小,以及市场中交易的热情程度来决定。

我们只能对技术指标进行猜测和翻译,用过去行情统计出来的数据来诠释市场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再根据这种状态来诠释未来市场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只能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猜测,不能预测出未来的真实行情。

而理解市场和诠释市场本身并不是技术指标能够办到的,还得靠经验和投资意识,已经越超了技术分析的范畴,要用其它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经验才可能作出适当的诠释处理。

也就是说,技术分析只能为我们提供过去行情的统计数据,或者也可以作为目前正在运行的行情证据,而如何诠释这些证据不是技术分析本身要做的事情,是要依靠其它分析方法和手段来合理地诠释技术分析的结果,从而得到合理的市场推论。

就算这样了,我们仍然无法完全预测未来,只好根据直觉或者常识来判断未来行情的大致方向,可以先形成一个想法,然后再根据未来的行情走势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如果我们猜对了,请继续沿着正确的思路做下去;如果猜错了不要紧,寻找问题所在,纠正自己错误观念,再继续做下去。

大多数交易者都认为技术分析指标能够判断或者决定未来行情的走向,这是天大的误会呀!
校友:你这么一说好像技术分析没有用了?
道升:当然不是一无四处了。

技术分析给我们提供了统计的物理数据。

所以在技术指标中没有物理单位的数据几乎没有大的用处。

有些技术分析发烧友搞了很多技术性指标出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指标的物理单位是什么。

结果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编的指标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物理含意。

道升以为,没有物理单位的指标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因为我认为技术指标的物理单位比技术指标曲线的形态更重要。

然而,这些技术性的物理指标留下了过去行情走过来的证据。

从这些证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行情强弱和市场运作的基本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证据来推测未来的行情发展和走向,让我们对未来的行情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但又由于技术分析与未来行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技术分析不是未来行情的充分条件,不能完全决定未来行情的走向。

这就要求我们跟踪行情,验证我们的猜想和判断。

这样的技术分析理念才是正确的。

而目前市场上的技术分析观念完全在误导投资者,把技术分析指标当成了充分条件来使用,结果导致了大部分技术分析者在运用技术分析时在思维上和逻辑上都出了问题。

我们绝对不能把技术指标直接用来预测未来的行情上,只能借助技术指标的统计结果作为过去行情的证据,再通过这些证据合理地诠释未来行情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为未来行情作好思想上和资金上的准备。

那么如何利用技术分析的证据来合理地诠释未来行情的变化呢?这不是技术分析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

校友:精彩!我还是要问,如何利用技术分析的证据来合理地诠释未来行情的变化呢?
道升:呵呵,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不过咱们是兄弟,我还是可以再漏一点的。

校友:谢谢。

道升:技术分析并不完备,对未来行情不能完全地诠释,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和猜想。

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把市场行情假设成是一条理想直线。

我们知道在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决定这条直线的方向和数学方程。

而技术分析只解决了直线上一个点的位置,而另一个点的位置无法确定。

穿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无穷条直线。

于是,你会发现,我们的技术分析对未来行情的推断可能会出现无穷种形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寻找出主要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形态,然后我们对这些最有可能出现的形态进行方案性设计,制定出不同的对策。

这就是技术分析和盘后复盘的正确思路。

因此,在盘后分析中,我们一定要对行情有重构思想。

什么叫行情重构呢?就是对未来行情的发展方向要有几套思路和设想,我们在行情走出来以前就已经设想好了行情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形态,然后对不同走势形态制定出各自的应对方案,只要行情沿着我们设想的方案走,在盘中不必多想,自然会选择预先做好了的各自的对策来应付就是了,不然当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行情时我们会在盘中不知所措,会耽误行情和错过机会。

所以,重构行情就是预演第二天可能会出现的行情模式,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预演行情的发展方向,在每种行情方向上都制定出应付预案,那么我们的投资胜算自然会大幅提高。

校友:既然技术分析不能确定未来的行情,那么不要技术分析不可以吗?反正通过一个点的直线可以画无穷条,而通过不确定的两个点也可以画无穷条直线。

道升:从“无穷条”这三个字来看好像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别可大了。

如果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点,那么另外一个点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来确定和猜想,在概率上就大多了。

而如果直线的两个点都不能确定,那么在投资中还要猜想两个点,这样在成功的概率上就小多了。

校友:是这个理!你能否再说一说如何使用其它方法来猜想或者确定另外一个不明确的点吗?
道升:当然。

邓小平说过,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边搞经济建设,一边搞抓法治建设。

到了股市里,这两句话可以改成“即要看基本面,也要看技术面”,是不是这个理?大多数股民都是这样做的。

技术水平高的股民先看技术分析,通过技术分析来选择股票,然后再对选择出来的股票仔细阅读基本面;或者财会出身的人先从基本面着手选择好股票,再用技术分析验证。

但不管采取哪种办法都不能保证100%地成功。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股民都采取用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炒股之路,最后大多数人还是亏损。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校友:是呀,大部分人亏钱,少数人赚钱。

我要是能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也成了高手了吗?
道升:这正是有趣的地方。

我想大多数投资者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技术分析不完备,而基本分析同样不完备,两个不完备的加起来还是不完备。

我经常把技术分析看成瘸子,同时也把基本分析看成瘸子,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两个瘸子坐在一起还不是一样是瘸子。

所以大部分投资人认为只要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相结合就一定能炒股成功,错了。

我们只能说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相结合会提高成功率,但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功。

校友:这个问题蛮新鲜的,我过去没有想过。

道升:其实这是个常识问题。

两个不完备的分析手段结合在一起分析同样不完备。

校友:哦,不对吧?你说技术分析不完备我赞成,但你说基本分析也不完备我有些想不通了。

道升:这正是迷惑人的地方。

过去,在我没有研究价值投资以前我一直认为基本分析是完备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完备的。

当我在研究上市公司如何才能实现长期成长时,我偶然间来了灵感,发现了基本分析同样生活在假设之下。

只是基本分析者多半是文科生,理性思维比较差,空想的人比较多,写诗不错,但在逻辑推理上要差一些,还可能脑袋瓜子不好使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

而我道升出身技术分析派,理科出生,一进入基本分析领域立马发现了致命的问题。

原来技术分析不完备,其实基本分析一样不完备。

校友:太有意思了!能仔细讲一讲吗?
道升:当然。

在公司的财务报表里什么数据最有魅力?当然要数企业的成长性了。

而财务报表给我们的数据是公司过去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并不是未来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那么我们如何来评估企业的成长性呢?当然要从财务报表中发现过去的成长性趋势。

例如,一家企业在过去10年里一直在成长,说明这家企业的成长性持续了10年,是成长时间比较长的企业。

如果另一家企业在过去的50年里一直在成长,说明这家企业的成长性更稳定和可靠。

这只是一般性的推理,或者说站上概率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无疑是正确的。

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家企业在生存了100年以后不会倒闭。

最近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不是在生存了100年以后申请破产吗?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只买可口可乐或者吉利剃须刀这样的传统成长性企业,而不买微软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很低调,首先承认自己只学会了他老师格雷厄姆教给他的东西,只敢炒作能够看得清楚的传统企业,而对于科技企业没有把握,又不懂科技,只好放弃了。

所以有人攻击巴菲特,说他保守。

其实巴菲特的做法没有错误,他坚持了自己的一贯性。

巴菲特是长线投资者,他看重未来5~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上市公司的收益,不在乎短期的收益。

所以他投资企业一定要在未来5~10年内有成长性。

他选择的企
业在成长性上一定要看到、摸得着,不能像科技公司那样,今年业绩大涨,明年大亏,后年摘牌。

做长线投资的人是不会炒作科技企业的,因为科技企业不好把握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旦市场上出现一种科技新产品,马上就会有大量的科技公司跟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马上会被其它科技公司的仿冒产品抢走了市场,结果科技新产品生命周期很短,不适合做长线投资。

校友:是这个道理。

道升:可是人们没有注意到,判断企业的成长性的方法一样不完备,它的分析思路与技术分析的思路是一样的。

校友:呵呵。

你这么一说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基本分析的思路与技术分析的思路是一样的。

道升:一点不奇怪!只是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谁会怀疑基本分析在思维上存在问题,在逻辑上有问题呢?只有我道升这种疯子才会想到这层关系,并且还要有点运气和灵气才能想到。

校友:哦,那就赶紧说吧。

道升:我们都知道,在技术分析中我们根据K线图上的发展趋势来估计未来行情的发展趋势。

例如画支撑线,画压力线,画轨道线,画趋势线等,都是出自这种思路。

然而,在基本分析中如何评估未来几年企业的成长性呢?与技术分析一样,同样以过去的财务数据来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做法是:先对企业前10年的经营情况进行统计,画一条成长趋势线,然后以这条成长趋势线来模拟或者预测未来企业的成长性。

校友:就这么简单?
道升:就这么简单!基本分析的精华之处就在这儿。

成长性是基本分析的精髓,也是判断企业值得投资的主要依据。

你以为基本分析大师有好了不起,非要当会计,或者当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其实,基本分析大师与技术分析大师都不过如此,仅此而已。

校友:好哇好哇,又给我上了一课,让我对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有了更简洁、更实用的理解。

道升:我应该再强调一下,技术分析在K线图上画趋势线,其本质就是利用过去走出来的行情趋势画一条趋势线,而基本分析是利用过去企业的成长性画一条趋势线。

这两者之间使用的数据不同,但都是利用过去的数据来画趋势线,然后再以过去的趋势来模拟或者推测未来行情或者企业的发展趋势。

所以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分析,从思维上和认识方式上都一样,没有区别,只是使用的
数据类型不同罢了。

我们还要明白,过去的趋势并不能完全代替未来的趋势,因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命题逻辑,只能当成一种模拟或者近似描述未来行情趋势的手法。

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预测未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目前最简单、最直观、最简洁、最好用的一种办法。

校友:你这么一说,让我明白技术分析手法与基本分析手法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在K线图上画趋势线,另一个在财务数据上画趋势线。

道升:正是。

你还要注意,虽然两者处理的数据不同,但处理问题的手法和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的漏洞和在逻辑上的不完备性也是一样的。

校友:难怪我用技术分析选股不上涨,改用基本分析选股一样不上涨。

道升:哈哈。

想通了就好。

你的问题还不止这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校友:哦!
道升:画过去的趋势线来模拟未来行情或者企业的发展趋势,虽然在逻辑上站不住脚,但也符合牛顿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则,也有一定的道理。

你想一想,当趋势发生以后,趋势具备一定的冲击能量,趋势还会沿着以前的趋势方向继续发展,就算在后来的行情中不再增加趋势的力量,但原来趋势所保存的能量不会马上消灭,只会慢慢地减少到最后消亡。

所以一旦趋势形成以后,要趋势马上停下来是不可能的,趋势在原有的能量驱使下还会继续向前推进。

在实际行情中,如果有外力顺势加在趋势上,趋势会加速发展;如果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趋势会沿着以前的趋势方向作匀速运动;如果有外力逆势加在趋势上,趋势会做减速运动。

这些现象都是符合牛顿力学的。

因此,虽然使用过去的趋势线来模拟或者等效未来的行情趋势或者企业的成长趋势,在命题逻辑上不成立,但符合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说不科学但也合理。

只要我们心里明白,过去的趋势线不等于未来的趋势线也就可以了,只把过去的趋势线当成未来趋势的参考线来看待就行了,不必那么叫真。

而在未来,企业发展的真正趋势谁又能预先知道呢?只有天知道!
校友:你不是要谈我的问题吗,为什么不说了?
道升:去去。

谁想说你那些破事?
校友:作为校友还是要说的。

道升:呵呵。

你真想听听?我会骂得你眼泪汪汪跪地求饶的。

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网上投资者是如何看待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