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如何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实现供需匹配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内在要求。
我们既要有一定规模的粮食总量托底,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面对当前居民口粮消费下降、肉蛋奶消费快速增长的态势,需更好顺应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系统调整粮食供给结构,实现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需适配。
以较强自给能力为前提。
具备自给能力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基础和底气。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要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稳定,高效利用我国水土资源,突破良种等方面的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以优化政策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以高水平市场调控能力为保障。
余缺调控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有数量充足、质量良好的粮食储备,就要有完善的粮食供应和应急保障体系。
要通过不断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丰富粮食市场调控“工具箱”,有效平抑粮价大幅波动,通过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掌握粮食进口主动权,从容防范和应对各种粮食安全风险。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需兼顾多方面关系。
兼顾政府与市场。
粮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同时,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从效率提升角度还需发挥市场作用。
把住粮食安全主
动权,既要强调政府在粮食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加强基础性、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的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也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用好市场化手段提高政策和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积极性。
兼顾生产与消费。
粮价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必须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既要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也要避免粮价过快过度上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还需处理好节粮减损问题,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空间分布不一,主产区要持续抓粮稳粮,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提高粮食自给率,降低粮食大规模、长运距调运风险。
兼顾当前与长远。
确保粮食安全要注重永续发展,既要保障当代人吃饭,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正视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格局没有改变的现实,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的弦绷紧,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转变粗放粮食生产方式,确保粮食自给稳得住、可持续。
兼顾常态与应急。
既要采取“打基础、管长远”的常态化举措,为从容应对突发状况奠定坚实基础,也要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地缘政治冲突、极端自然灾害等重大外部冲击,做好应对预案,守住粮食应急保障底线,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
兼顾自给与进口。
实现自给是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要前提,关键是要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保住,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对需要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际资源,努力确保进口稳定性。
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过去十年间,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十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
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十年间,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靠天吃饭的局面加快改变。
十年间,国家育成发布了950多个主导品种,播撒向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地带。
耐盐碱水稻、抗倒伏玉米、耐旱小麦等一大批优质品种,让盐碱地、丘陵山地、干旱土地之上的每一块土地都有了更好的产出。
目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十年间,累计培育95万多个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超过7800万户。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水平从57%提高到72%以上,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分别超过85%、90%和97%。
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持以下几点:(一)坚持新粮食安全观(二)坚持藏粮于技战略(三)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四)完善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明确了自给率大于90%、库存消费比大于17%至18%等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自力更生、不懈奋斗,通过兴修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收,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国家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二)农业生产品种多元化(三)粮食生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办公室的电灯开关处,有一张节约用电、关门断电的小纸条;盥洗间内,“节约用水”的提示随处可见;电梯旁的提示中倡导步行更健康。
小到家庭,中到单位,大到国家,经济方面无论是处于困难时期,还是在富裕无忧的条件下,都应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作为家庭,应该崇尚节俭。
一个家庭的富裕充盈,多是先辈通过聪明才智和勤劳致富。
如果
晚辈只求享受快乐,不求创业艰辛,只求挥霍潇洒,不求节俭从紧,须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由此下去,败家也就是迟早的事。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作为单位,应该崇尚节俭。
即使在办公经费保障相对充足,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既要深入调研、科学统筹,集中资金解决影响单位发展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又要精打细算、精细管理,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入手,养成节约办公的好习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作为国家,应该崇尚节俭。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节俭。
“节俭是穷人的财富,节俭是富人的智慧。
”节俭,对一个家庭而言是美德,对一个单位意味着效益,对一个国家则是前途。
长期以来,我们对很多浪费的现象习以为常,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但是此刻,在全国上下都在厉行节俭的时候,我们加入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可以让电视、空调、电脑不待机,盥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水龙头的水不要流的那样猛烈和肆意……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从自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