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高三3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3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三语文
命题人:襄阳九中 徐有兵 魏晴 市教研室 徐国政
审题人:襄阳四中 郭军东 致远中学 张汉玲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

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封装。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映衬 寒伧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
B.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
D.匮乏 溃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攸长 彷徨 凄婉迷茫 篱墙颓圮
B.葱茏 绿州 急不暇择 揠苗助长
C.烟霭 诧异 沸反盈天 走投无路
D.辖制 通宵 性情孤僻 哀声叹气

A..三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1942年,美国记者修德冲破重重阻挠报道了河南省的大饥荒情况。

影片《一九四二》使修德这个人物从历史深处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B.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揽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而且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

C.如果不能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就难以改变生活作风问题成为反腐突破口和兴奋点,也就无法保证“艳照反腐”不误入歧途。

D.大国的兴衰根本而言源增长等,也包括外部的推力。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它表现孔子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上的深刻见解,其中“仁”和“礼”是其根本。

B.
C.
D.《丹柯》是苏联作家高尔基早期现实主个人得失、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英雄形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8月7日)
6.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在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出现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结果。

B.《中国好声音》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看重音乐的专业性,让“好声音”成为推荐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

C.《中国好声音》关注了“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并加以具体的指点,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
需求和成长渴望。

D.《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一个让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给了选手们一个梦想开始的起点,让他们体味奋斗和梦想所带来的幸福感。

7.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A.选秀节目要想不让观众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

B.选秀节目要想赢得公众,就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学习努力的过程。

C.选秀节目要想获得公众认可,就应该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与到节目中来,以增强节目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D.选秀节目要想经得住质疑和追问,就应该标举脚踏实地
,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达人秀》不是只注重单纯的才艺,而是注重以情动人,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选秀节目的一个有益的突破。

B.《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体现了公众对选秀节目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C.从普通人并收其为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这是《中国好声音》的一个独特之处。

D.《中国好声音》并非完美无缺,有几位选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经不起追问。

节目应该要求每位选手有诚信,有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狻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示歉意。

B.
C.: D.:
10.的是
①②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③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 ④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⑤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⑥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11.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一项是
A.宋玉直接继承延续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在楚辞方面成就斐然,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B.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当楚襄王劝其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不会改变文风。

C.宋玉作为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官卑职小,但他一再营求,后来也凭着超群的才华,博得了楚王的赏识。

D.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宋玉的才华及人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得到了习凿齿和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3分)
(2)(3分)
(3)(3分)
13.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14.阅读下面,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

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②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

(4分)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

你对此如何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还顾望旧乡, 。

(《涉江采芙蓉》)
(6) ,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8)人生亦有命,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

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

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

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

卫士发现了大笑道
:“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

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

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

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

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

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

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

让他坐在大门旁边。

于是他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

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

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

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

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

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够独自嘟嘟囔囔几句。

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

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

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

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

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

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

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么,”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

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以守门人和乡下人为主线层层展开,引出了作者对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思考。

B.守门人是一个呆板、守旧的角色,他拥有权力,却不知道变通,永远以自己魁梧凶狠的形象面对世人,使诸多拜访者望而却步。

C.乡下人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了第一个守门人身上,从而做出了许多无谓的努力和争取,换来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D.守门人也有温和的一面,他善意地警告乡下人门内层层把守的状况,对乡下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问必答,并提供一条凳子让其等待。

E.作者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使得故事内涵丰富,在人物的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17.请概括乡下人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4分)
18.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

(4分)
19.为了进入法律之门,乡下人付出了所有,苦苦等待了一生也没有进去。

请结合全文分析乡下人是否能够进入法律之门,并结合现实谈谈小说给予我们的启示。

(8分)
20.21.美丑对照原则是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

请你从阅读过的中外名著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2.某旅客欲去旅游,拿不准坐飞机还是乘火车,为此他咨询了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结合相应时刻表,简要说明推荐该种交通工具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亲切得体,言之成理(字)(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请以“拂去心灵的尘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23456789101116答 案BCDADACBACDBE1.(A寒伧chen 称chēng兄道弟,余为chènC锻duàn造,其余为dàn 
D溃huì脓其余为kuì)
2.(A悠长 B绿洲 D唉声叹气)
3.D (A洛阳纸贵:比喻文章著作写得好有价值,被人们广泛传诵。

此处使用错误。

B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句中“宰客”属不良风气。

C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
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某人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此处用来说电影票房,不当。

D不绝如缕:出自课文《赤壁赋》,本指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用来形容局势紧张危急。

此句中使用正确。


4. (B语序不正确,应由“绘画”到“社会百科”; C成份残缺,“改变”缺宾语的中心语“的现状”; D不合逻辑, “外部的推力”不属于“内部的动力”。

)
5.(《丹柯》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6.(
7.C(文中说“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而并非依靠“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与到节目中来”。


8.B(这些争议主要体现的是公众对诚信的要求更加严格,而这也并非“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9.A (让,责备)
10.C(①是宋玉请景差推荐自己,②是景差的托辞,④是楚王劝宋玉改变自己的文风。


11.D (宋玉的人品在当时和后世被赞誉和高度评价与原文不符。


12.(1)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做官却不合心意的,那就是你自己。

(得分点:判断句式、“官”及大意各1分)
(2)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了。

(得分点:“国”、“属”及句意各1分)
(3)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

(得分点: “祖”、“ 莫” 及句意各1分)
13. 【评分参考】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15.22.23.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1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发展等级分10分深 刻丰 富有 文 采有 创 意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⑵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⑶观点具有启发性⑷材料丰富,论据充分⑸形象丰满⑹意境深远⑺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⑼文句有表现力⑽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⑾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评分点,不求全面,有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4分。

(4)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附2:文言参考译文
宋玉,是楚国鄢地人。

所以现在宜城还有他的坟墓。

起初他追随侍奉屈原,屈原被流放后,他向好友景差谋求侍奉楚王。

景差害怕宋玉胜过自己,只是向楚王简单说了说,楚王也只给了宋玉一个小职务。

宋玉于是责备景差,景差说:“生姜和肉桂固然是依靠土地生长,但并不是靠土地才有辛辣的味道;美丽的女子固然是靠媒人的介绍嫁人,但不是靠媒人来使夫妻相亲相爱。

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

”宋玉说:“东郭狻是天下最善跑的狡兔,一天能跑九百里,最后仍然免不了会被韩卢追上咬住。

但实际上韩卢能不能捉住东郭狻,关键在于猎人的指挥得当不得当而已。

如果猎人只是向很远的地方望一眼给韩卢泛泛(示意)一下狡兔的踪迹,那么,虽然韩卢是善跑的名犬也追不上狡兔啊;如果猎人认真给韩卢指点紧紧跟着狡兔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任他追,那么,虽然是善于奔跑的东郭狻也必然不能逃脱。

现在你把我介绍给楚王,只是漫不经心地示意了一下踪迹罢了还是认真地指引猎物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让我尽情施展)呢?”景差听了立即道歉,重新慎重地向楚王举荐宋玉。

宋玉懂得音乐还善于写文章。

楚襄王也爱好音乐喜欢词赋(文章),既欣赏宋玉的才华,但讨厌他类似屈原(的文风)。

就对宋玉说:“你何不顺从楚国的习俗,使楚国人重视你的美德呢?”宋玉回答说:“从前楚国有个很会唱歌的人,大王听说过吧?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有几千人;中间他唱《阳阿》《采菱》,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也有几百人;最后他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不到十人;歌曲唱到精彩处,低昂自如,优雅无比,节拍和曲调美妙至极,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还不到三个人了。

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
的人越少。

”……
楚襄王带着宋玉到云梦一带游览,打算让宋玉写一篇关于高唐的文章。

看到险峻的山上集聚许多云雾,山峰高耸,云雾飘浮变幻,就问宋玉:“这是什么啊?”宋玉回答:“先王曾经来到这里游览,感到疲惫就白天休息,梦到一个女子,像云雾一样温柔,像星星一样飘忽,似走未走,似飘又停,仔细一看,像西施一样漂亮。

先王高兴地询问。

她说:‘我是赤帝的小女儿,叫瑶姬,没有成婚就去世了,安葬在巫山的南面,我的魂魄融入草木,化成灵芝。

……’”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选段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怀王听信谗言,愤怒之下流放了屈原。

屈原就写了《离骚》等文赋来自我哀悼(排遣)……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喜欢写辞赋并且凭借文章出名。

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接劝谏的。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