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教学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设计教学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元素
概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加强学生对传统图形元素的认识和应用,在传承中强调创新。
唯有如此,增强民族自信,让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宝藏成为学生设计实践的源头活水,不断地丰富中华民族的视觉语言,从而形成中国风格的设计文化。
壮锦,是壮族民间工艺美术品,扎根于壮族人们的文化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乡土气息。
壮锦采用五彩缤纷的丝绒和棉纱织造而成,以别致的图案,绚丽的色彩象征幸福美好等艺术特征而驰名中外。
壮锦,并不是静止的图案,更不是静止的文化。
一、壮锦图案的艺术特点
1、壮锦图形变化丰富
使图案加强节奏感,既不同于自然形态,又能抓住事物特征,如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草、木、飞禽走兽乃至人们想象中的龙凤都要经过变化造型,确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形象生动,富丽多变,以高度概括、简练的线条,生动地表现这些物象的优美特征和多姿神态,通过意象造型,突破了自然静形态的局限,提高图形符号的动态变化。
2、色彩搭配的动感魅力
由于壮族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
有开朗的情调;如以黄绿配置,则艳丽动人。
所以,壮锦虽然没有金碧辉煌、富丽华贵之感,但它却以浓艳、清新、优雅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显示出独特的色彩搭配的动感魅力,体现出壮族淳朴自由的个性和丰富的审美情趣。
3、壮锦图案生动
结构严谨,色彩斑斓,瑰丽多姿,充满热情,"锦"寓意美好的意思,如前程似锦、锦上添花等成语即表达了美好的动人含义,壮族人民视壮锦为美好生活的象征。
二、设计实践推动设计教育的共识形成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设计应用现状与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之道在逐渐兴起的建立中国风格设计的语境下,探究中国特色和本土化的设计语言已成为设计实践及设计教育的共识,“中国风”也已成为最普遍的主题之一。
有鉴于此,平面设计教学应从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本原出发,从实践到认识,重形式更要重内涵:
1、把握设计趋势
在学习过程中提倡知己与知彼。
就平面设计而言,“知彼”则包括了解西方设计发展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以之为借鉴,并关注和探究最新的设计问题,以掌握其潮流动态。
“知己”则包括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分析现代设计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完整的、深入的把握设计趋势的能力。
2、设计理念的简约表达
在设计实践中,去芜存菁,删繁就简,唯有舍弃过度的、浮华的纹饰才能形成设计理念的简约表达。
当然,繁复而有条理的传达与简约设计的现代理念并不相悖,同样能体现表现对象的精神与活力。
3、观念与语言的创新
在当下设计中,“新观念与创造力”为第一要旨。
唯有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才能使传统元素真正地在现代设计中“复活”,并通过优良设计的应用取得全球市场与国际业界的认可。
三、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转化与再造
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简化更非盲目删减。
以下将从构成平面设计作品的“意”与“形”来探讨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转化与再造。
1、古意新引——设计创意点的确立
自古意引申出新意,就是一个重新审视传统图形并赋予其新内涵的过程。
要避免传统图形元素在应用实践中一成不变的复制拼贴,就必须根据设计对象的定位,深入地挖掘传统图形元素原型所蕴藏的内涵。
例如,香港陈幼坚设计公司的标志,就是以中国传统图案四喜人形(图案以两童上下互连形成共用形,仅两头两身子即巧合成四童造型)来象征创作灵感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与设计方向的多元化,同时也体现了公司与客户的紧密互动。
针对此项内容,学生需完成两种形式的专题训练:一是由“点”生面,以一传统图形元素为生发点,从不同的角度
来拓展其使用空间;二是多“点”对一“点”,用多个传统图形元素来反映一个设计对象。
由此,使学生在设计语义上引意传神,为其做出新的诠释。
2、旧形重构——传统形式美感的延伸
不少传统图形元素结构繁复,直接沿用易缺乏新鲜感,缺乏独特的识别性,不利于视觉受众对主体信息的快速和有效的接收,故必须对传统图形加以提炼概括与整合。
a分解与重构
分解有利于更细致地了解结构。
首先,要求学生对自选传统图形元素进行分解,提取其最具典型特征的元素和基因。
接着,运用对称、重复、变异、平衡等构成手法对原型进行二次创造,形成新民族图形。
b抽象与简化对传统图形元素进行抽象与简化的处理。
一方面是夸张、强化修饰和重组,一方面是以几何抽象形态对传统图形加以演化,使形态简洁、凝练而富有现代形式美感。
收集、整理分析民族地区图形资源,运用到设计课程教学中。
教学改革:分析研究高校设计教学现状,改革高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4个方面研究:广告设计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新实践;广告设计流程的创新实践;广告设计材料的创新实践;广告设计实施的创新实践,创作出有特色的教学成果。
追逐西方的现代图式和设计思潮,我们似乎从未驻足,仍觉意犹未了。
而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而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却不禁让我们汗颜。
将民族民间图形资源融入到高校广告设计教学中,走出一条设计课程教学的民族之路。
形成地方高校特色课程,提升广告设计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加强学生对传统图形元素的认识和应用,在传承中强调创新。
唯有如此,增强民族自信,让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宝藏成为学生设计实践的源头活水,不断地丰富中华民族的视觉语言,从而形成中国风格的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唐正柱.红水河文化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