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题---《溶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原杯试题汇编-06溶液
【6.1物质的溶解与结晶】
1、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芝麻油B.味精C.食盐D.蔗糖
【答案】A
2、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碘加入酒精中B.面粉加入水中C.氯化钠加入汽油中D.花生油加入水中
【答案】A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答案】B
4、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不发生反应且溶解性互不影响。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C甲、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B.t1︒C时,70g甲的饱和溶液加入40g乙物质,溶液质量仍为70g
C.将t2︒C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将t2︒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答案】D
5、传统“陈醋”生成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天暴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分析这一生产实践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高品质的食醋醋酸的含量很大
B.醋酸含量的大小是衡量食醋品质的标准之一
C.食醋中的醋酸比水容易蒸发
D.食醋上层所结成的冰层中醋酸的含量低于未结冰的下层溶液
【答案】BD
6、某兴趣小组称取 2.500g 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m )得 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完全相同
B. 每个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都不相同
C. 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硫酸铜结晶水合物
D. 加热过程中结晶水分子逐个失去 【答案】C
7、0.80g 胆矾受热时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102℃时得到 CuSO 4·3H 2O
B .200℃时得到无水硫酸铜
C .>258℃得到无水硫酸铜
D .胆矾受热分解分步失去结晶 【答案】B
m/g
温度/℃
【6.2 溶解度】
1、2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 .20g/100g 水
B .25g/100g 水
C .15g/100g 水
D .无法确定
【答案】D
2、以下是 KCl 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Cl 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20℃时,100g 饱和 KCl 溶液中含 KCl34.0g
C .20℃时 K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40℃时 KCl 溶液的质量分数
D .60℃时将 30%的 KCl 溶液降温至 40℃,有晶体析出 【答案】D
3、室温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室温下,向 500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投入 2g 食盐,下列推断正确的
是(

A.食盐不溶解
B.食盐溶解,无晶体析出
C.食盐溶解,析出2g硝酸钾晶体
D.食盐溶解,析出2g氯化钾晶体
【答案】B
4、NaCl、NaHCO3、Na2CO3、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如表格所示(单位g/100g水),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易溶于水,
B.不存在等浓度的NaCl和Na2CO3得饱和溶液
C.出去NaHCO3中少量NaCl,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0~30℃之间,NaCl饱和溶液与NaHC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答案】D
5、右图为物质W(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含物质W的两种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N中的溶质质量
B.将N蒸发部分水可得到与M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
C.向N中加入(b-a)克W后降温至t2℃,得到饱和溶液
D.将M降温至t1℃再升温至t3℃,得到溶液N
【答案】B
6、右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
掉50g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
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
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答案】C
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甲、
乙、丙饱和溶液,各加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40℃,观察到,甲固体逐
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B.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C.丙固体逐渐增多D.乙、丙两溶液的浓度相同
【答案】C
8、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从含CaCl241%的饱和食盐水中,获得CaCl2·6H2O
的流程,设计合理的是()
A.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
B.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蒸发滤液
C.蒸发结晶→趁热过滤→蒸发滤液
D.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A
9、已知红矾钾(K2Cr2O7)和红矾钠(Na2Cr2O7)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根据溶解度差异,工业上用红矾钠、氯化钾制备红矾钾,反应原理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实验室模拟制备红矾钾,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称量、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B.称量、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
10、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100gH2O。

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

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饱和溶液,则需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
A.12.8g B.14.6g C.20g D.25g
【答案】C
【6.3溶质质量分数】
1、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的纯度超过工业纯浓硫酸
B.配制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20mL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20g
【答案】B
2、将含泥沙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滤液时,不断用玻璃棒搅动蒸发皿中的液体
C.配置过程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D.配置时需用的仪器是: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答案】A
3、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置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配置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烧杯
B.配置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浓硫酸的质量
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的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
D.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D
4、分别把下列物质与95mL水混合,搅拌,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A.5.0g氯化钾B.5.0g生石灰C.5.0mL浓盐酸D.5.0碳酸钙
【答案】A
5、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40%
【答案】D
6、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答案】C
7、下列四个得到烧碱溶液的操作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①8gNaOH放入92g水中
②4.6gNa放入95.6g水中(2Na+2H2O→2NaOH+H2↑)
③6.2gNa2O放入93.8g水中
④100g10.6%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答案】A
8、某物质M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向质量分数为a的M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M 的质量分数为0.6a,若相同条件下M的密度为d1,水的密度为d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d1>d2 B.d1<d2 C.d1=d2 D.无法确定
【答案】A
【6.4溶液的酸碱性】
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
A.氨水
B.尿素
C.硝酸铵
D.氯化钾
【答案】A
2、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其中一定存在错误的是()
A.肥皂水:6
B.食醋:3
C.柠檬汁:3
D.自来水:6
【答案】A
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是呈强酸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水
C.厨房洗涤剂
D.牛奶
【答案】A
4、每100mL血液(pH=7.4)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时为醉酒,醉酒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血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80%B.该血液中酒精的溶解度为80
C.该血液是酒精的饱和溶液D.该血液显碱性
【答案】D
5、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Array B.紫甘蓝汁加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
色说明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