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 4.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0(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革结束,但“两个凡是”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时间: 1978 年12月
3、内容:
①思想:左倾错误到实事求是
②政治: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经济:实行改革开放
【当场消化1】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中心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中共“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4、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转折,是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1、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当场消化2】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
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
约签订的背景是()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2、时间: 1978年地区:安徽和四川
3、措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注释: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只是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土地仍然是国有制;
4、作用: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当场消化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5、其他改革措施
①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村级政府
②经济发展的决策必须要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要始终关注农业和农民问题
【当场消化4】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及内容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
①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发展为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制:平均主义发展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当场消化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①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1992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场消化6】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转变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南方谈话”
1. 时间:1992年春天
2. 内容:围绕着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到2000年底,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当场消化7】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框架结构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
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根本目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堂吸收】
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粮票、布票、糖票等票证曾是中国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都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农业产量稳步提高 D.粮棉等物资计划管理
3、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
年初,邓小
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樊篱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极大解放了生产力④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5、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
村方面的同时
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
决这一问题的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②“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
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
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8.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
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樊篱
10.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
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11.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
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 7302亿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已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A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