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的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冷 外 ?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3.相对性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条件性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阴阳无限可分性——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昼 上午——阳中之阳 夜
前半夜——阴中之阴
阳 下午——阳中之阴 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
(3)比较对象不同
阳 春 阳中之少阳 夏 阳中之太阳
阴 秋 阴中之少阴 中医冬学的阴哲学中基之础太▪阴阴阳学说
(《周易·系辞上》)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发生、发展、 变化的法则、纲领、规律和内在动力。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芬兰的太极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解释地震的形成:“阳伏而不出,阴迫而不能蒸” • 春秋战国时期——《易经》阴爻 - - 阳爻 —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 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 (《周易·说卦》)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概念的起源
• 阴阳的最初涵义—— 日光向背 •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
涵义的表述 • 西周时期《诗经》——“阳”、“阴”,具有温热与寒凉、
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 • 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水火
阴阳两分法:
太极: 一(气)
两仪: 阳阴
四象: 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夏 秋 春 冬 四时 南 西 东 北 中央 火金 木 水土 心肺 肝 肾 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属性的特征
1.普遍性 (广泛性)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2.关联性(绝对性)
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 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绝对性
关联性
(不可反称性) 水——火
天
上
冷——暖 暗——明
地
下
内——外 静——动
女——男
(同一层面)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3.相对性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条件性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阴阳无限可分性——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昼 上午——阳中之阳 夜
前半夜——阴中之阴
阳 下午——阳中之阴 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
(3)比较对象不同
阳 春 阳中之少阳 夏 阳中之太阳
阴 秋 阴中之少阴 中医冬学的阴哲学中基之础太▪阴阴阳学说
(《周易·系辞上》)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发生、发展、 变化的法则、纲领、规律和内在动力。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芬兰的太极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解释地震的形成:“阳伏而不出,阴迫而不能蒸” • 春秋战国时期——《易经》阴爻 - - 阳爻 —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 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 (《周易·说卦》)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概念的起源
• 阴阳的最初涵义—— 日光向背 •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
涵义的表述 • 西周时期《诗经》——“阳”、“阴”,具有温热与寒凉、
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 • 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水火
阴阳两分法:
太极: 一(气)
两仪: 阳阴
四象: 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夏 秋 春 冬 四时 南 西 东 北 中央 火金 木 水土 心肺 肝 肾 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属性的特征
1.普遍性 (广泛性)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2.关联性(绝对性)
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 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绝对性
关联性
(不可反称性) 水——火
天
上
冷——暖 暗——明
地
下
内——外 静——动
女——男
(同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