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文档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得与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得与失
在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完全融入了课堂教学。

它以强大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形象的感官刺激,简便的操作,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优化了课堂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体育课,都能发挥着巨大的功用。

现在就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直观呈现,化难为易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如《詹天佑》一课,有关工程学知识的“人”字形线路的新颖设计,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而对课文中文字叙述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利用移动幻灯片演示,使学生对“人”字形线路有了具体的形象,进而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从心底里敬佩他,学习他。

化难为易,突破了难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直观、动态、逼真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氛围,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

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广西桂林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色和独特风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一开始,我用充满
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出示一张文字片:桂林山水甲天下。

通过对甲字的讲解,点出了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激起学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欲望。

然后抓住时机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配乐录像,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把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境地,从中感知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渲染了气氛,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学生们怀着对美的向往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景,营造了课堂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美丽的大自然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迷人,激发学生了解地球的兴趣。

然后播放录像,看看目前我国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可怕现实,激发学生“应该好好珍惜”的强烈欲望。

最后,学生讨论收集到的地球污染现状资料,教师再补充许多目前地球严重受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讨论,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做”?此时,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让学生课后自己去看有关书籍,围绕“如何保护地球”,设计一份宣传小报和一则公益宣传广告,或写读后感和倡仪书。

这样,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更形象表达了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表达的教学内容,学
生对教学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相应提高教学质量。

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脱离目标,哗众取宠
因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为了投其所好,往往会片面的追求花哨,舍不得割爱,认为课件越多越好,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板书。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许多老师将板书设计进了课件中,板上不写一个字。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课件中不能及时表现出来,教师只能通过板书方式来讲解。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所有。

总之,多媒体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既要发挥优势,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也要避免因注重形式,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合理运用多媒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真正发挥多媒体手段的实际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