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介 词 结 构 后 置 句
第10页,共15页。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以旌其所为
表目的
以大中丞抚吴
凭借

厉声以呵
匿于溷藩以免
表修饰
表因果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拿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因为
第14页,共15页。
则今之高爵显位 佯狂不知所之也
视五人之死
的 动,到,往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

斯固百世之遇也。

老于户牖之下
人皆得以隶使之
哀斯墓之徒其石也而为之记代词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明死生之大
亦以明死生之大 (重大意义)
抶而仆之
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第8页,共15页。
文言虚词
(1) 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
而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 其疾连病而词死,表修饰。 则噪而相逐
第9页,共15页。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取独;代“墓碑
取独

第15页,共15页。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字提宾
第12页,共15页。
省略句
1、断头置 城上 (于)
2 、投缳 道路 (于) 3、激昂 大义 (于) 4 、扼腕 墓道 (于)
第13页,共15页。
激于义而死容于远近

请于当道请于朝
于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有重于社稷

在 对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表目的
于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第11页,共15页。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不能容于远近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4、 激昂(于)大义 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被正义所激发 被远近人的收留 以“被”表被动
被大义所激励
宾语前置
1、 谁为哀者
一词多义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动词,激发)

非常之 (动词,抒发)
(名词,头发)
第4页,共15页。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名词,品行)
行 其辱人贱行
(名词,行为)
敛赀财以送其行 (动词,走,上路)
轻重固何如哉
固 (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
(副词,实在,真是)
公之逮所由使也
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 (动词,主使)
(动词,驱使)
第5页,共15页。

慷慨得志之徒 (名词,一类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形容词,空)
徒有虚名 (副词,相当于“只”“空”)

缇骑按剑而前
按诛五人
(动词,用手压或握)
(动词,考查,查究)
第6页,共15页。
第2页,共15页。
(5)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比较 今义:看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两个词,行,品行;为,成为。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8)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第3页,共15页。
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整理演示 文稿
第1页,共15页。
古今异义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党羽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2)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 (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墓)
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患疾病)
(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担任巡抚)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用之匣记子装)
以旌其所为
(作记)
(表扬)
第7页,共15页。
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的百姓)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表率,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