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公考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公考逻辑关系
1 .因果关系:(前真后真;前假后假)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其原因是……等等。
2. 并列关系:(同真同假)
……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3.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所有的是-------- 所有的不是
- -
- -
有的是----------- 有的不是
其中:“所有的是”与“所有的不是”是逆否命题;“有的是”与“有的不是”是逆否命题。
“所有的是”与“有的不是”互为矛盾;“所有的不是”与“有的不是”互为矛盾。
“所有的是”与“有的是”是包容关系;“所有的不是”与“有的不是”是包容关系。
4.包容关系:(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所有”包含“有的”;“所有不”包含“有的不”。
但注意“有的”不一定包含“具体A”。
5.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还是……
二.常考的逻辑推理类型
1复合逻辑
1.1 充分条件推理
只要A就B;如果A那么B……,可以表示为:A推B(前推后)。
A 推B等价于—B推—A(否后推否前)
常用的一些充分条件关联词有:
如果…那么……;…是…的条件;若…则…等等。
1.2 必要条件推理(与“才”有关)
只有A才B; A才B。
可以表示为:B推A(后推前)。
B 推A(后推前)等价于—A 推—B(否前推否后)
通过对上面充分条件推理和必要条件推理的归纳,可以得知:“充分条件推理与必要条件推理互为逆命题。
”
1.3 排中律
或A或B;要么A要么B……。
其实际是属于上面第一部分的选择关系。
可以表示为:
A OR B(如果命题为真,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1.4 联言命题
A和B和C……。
其实际属于上面第一部分的并列关系。
可以表示为:A AND B AND C(命题为真则A,B,C均要为真)
1.5 摩根
并非A和B;或者-A或者-B。
可以表示为:-(A AND B);-A OR-B。
具体的摩根关系是:
-(A AND B)=-A OR –B; -(A OR B)=-A AND –B
2.直言命题
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
由:项,谓项,量项和联项组成。
熟记:不(都好)=有的不好;不(都不好)=有的好;不是(有的好)=都不好;不是(有的不好)=都好
在这种类型上特别需要注意直言命题的变形。
特别是量项上的变形和扩展或缩小。
除上面总结的外,个人认为还需要熟悉:必然A 推可能A等其他常考公式。
三.结论型、支持型、削弱型推理
1.结论型
选答案:选严谨于题干;不绝对、不缩小或扩大范围;宏观的。
2.支持型
就题干的问题,找支持项。
看具体题干内容,在头脑中形成选项的大致。
然后选择答案。
注意答案中包含题干中出现的词的可能性大。
3.削弱型
个人认为这种类型的题,应该只看提问,排除干扰,然后就提问写出其逆否命题,最后对照选项选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