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相关背景.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七届亚洲艺术节一线记者采访手记
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相关背景
主题:聚焦文化共创辉煌
目标: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特点: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是第一次在我国举办的研讨亚洲区域性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部长级会议,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举办的外国部级官员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文化部长会议;亚洲艺术节自1998年在我国创立以来第一次在地级市举办。

规模:除中国外有20个国家22个演出团体前来参加
“打破常规做专题性的新闻,即新闻性的专题”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台长朱复祖说。

我们——
做好准备迎亚艺
“这次亚洲艺术节的专题报道要打破常规,做专题性的新闻,即新闻性的专题”,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台长朱复祖在亚艺节开幕前的几个星期就在专题组的亚艺报道动员会上这样说。

接到命令后,专题组立即行动,对本届亚艺节的专题报道工作做了详尽、周密的策划,在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人员安排上都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记者在现场做报道,在第一时间把第一现场“艺术的盛会”准确的传递给观众,以感受“人民的节日”。

分工合作立即开始。

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很荣幸,我成为现场出镜报道记者中的一员。

手头资料准备工作随即开始。

为了将整个活动的情况了解透彻,以便在现场报道时准确快速,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前几届和本届艺术节的整体情况、开幕式晚会的节目设置、演员的组成、文化部长参观清晖园如何安排、巡游活动的详细情况、亚洲各国的文化背景等等,用五号字体下载的文字资料达30多页。

那几天,抽空就仔细阅读、吸收,满脑子都是亚洲艺术节,终于使这些资料成为了放在自己肚子里随时可以调来用的东西。

“晚会亮点有很多,非常值得观看”开幕式晚会总导演邢时苗通过我们的镜头告诉观众。

我们——
提早介入马不停蹄报道前期准备情况
亚艺节的开幕时间是11月11日,在5日,我们就开始走进开幕式的演出地——顺德演艺中心和各大宾馆酒店,对演员们的排练吃住情况、演艺中心的现场特点等进行了跟踪报道,在排练现场采访了晚会导演、舞美、灯光、音响等,并将参与晚会表演的亚洲各国的节目特点、风格等做了详尽的报道,提早将晚会盛况较为详细的介绍给了观众。

直到开幕前夕,我们可以说是马不停蹄。

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顺德区委书记陈云贤在陪同亚洲各国文化部长参观清晖园时看到各国的文化部长们对顺德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的说“本届亚洲艺术节将成为亚洲艺术走进顺德,顺德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起点”,这是记者费尽周折进入第一现场所采访到的。

我们——
机智灵活进入第一现场占记者总数的五分之一
带领观众走进第一现场,首要的条件就是记者要进入第一现场。

由于本届艺术节规格非常高,安全保卫工作非常严密,所以能到重要活动现场的记者名额也十分有限。

11日下午,亚洲各国的文化部长将到清晖园参观。

前一天接到通知说本来分配给顺德台的两个红色的记者证(进入参观现场和开幕式现场必备的)没有了,那一刻,我们负责到现场报道的四名记者李建军、魏勇、虞斌和我心里都非常着急,如果进不了现场,我们先前所有的策划都泡
汤了。

但那时我们都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

作为专题组组长的李建军沉着冷静,马上联系组委会、广东电视台“亚艺”采访组和清晖园管理处,看能不能“曲线救国”:争取到记者证或提前进入。

在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否定电话后时间已到了当天中午时分。

上午通知说,有一个工作证可以进入,我们在兴奋了一下后,又陷入了困惑中,一个名额,只能是派摄像记者进去,这样就没法完成我们进行现场报道的既定目标。

但那时,大家谁都没说什么,依然没有放弃。

虽然活动下午四点开始,但在简单吃过午饭后的十二点多,在组长李建军的带领下我们四人就赶到了清晖园。

发现此时外围的安检并不很严格,在入口处观察了一会,李建军当即决定派两个记者先行进入清晖园,如果清场就设法躲避,如果不清场就等到部长到来进行拍摄。

于是我和摄像虞斌先通过严格的安检进入(这时的安保人员以为我们只是拍点镜头,一会就出来,所以就把我们放了进去),李建军等部长快到时进入,魏勇在外拍摄入场镜头。

我和虞斌首先进入了清晖园,此时离部长到达的时间四点钟还有近四个小时。

之后,我和虞斌就在三十多度的室外温度下开始了长达4个小时的等待。

中间还巧妙地躲过了安全保卫人员的盘查。

此时,李建军和魏勇在焦急等待的同时也一刻都没放松,为拍摄做着最后的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清晖园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了。

我们眼前出现了李建军的身影。

载着亚洲22个国家文化部长的车队驶来了。

当一直跟随部长们参观(当日部长们先在佛山其他地方参观)的中央媒体记者十多人进入清晖园时,我突然在他们中间发现了魏勇!好!我不禁心里暗暗叫好!如此重要的活动,多留下些珍贵的镜头,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原来,魏勇本打算在外等候,见机行事,但谁知,跟随车队报道的记者下车后集中的位置,离这他当时所在的位置仅一步之遥,这位在中央电视台工作过的有着丰富采访经验的记者随即混进了他们的队伍中,一起进入了清晖园。

就这样,在整个进入第一现场对这项活动进行报道的20多位记者中,顺德频道专题组的记者就达到了4人之多,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数占到了整个报道队伍的五分之一!有这么多的弟兄在场,我们不仅可以按原定计划做好现场报道,而且可以打一场漂亮仗!
在一个小时左右的参观时间里,除对部长们的活动做现场采访和出镜报道外,我们还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家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张爱平、佛山市委副书记卢汉超、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顺德区委书记陈云贤,以及各国的文化部长们。

李建军和魏勇用手中的摄象机拍下了珍贵而丰富的镜头,李建军还积极和新闻部的记者小洁配合,完成了现场的新闻采访报道。

在随后播出的专题《文化部长访清晖》中既具有现场感,又非常有层次,既让贵宾们畅谈了参观后对岭南文化尤其是顺德文化的感受,又让东道主畅谈了通过此项活动要让顺德文化象工业发展一样走出去的决心!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顺德区委书记陈云贤在陪同亚洲各国文化部长参观清晖园时看到各国的文化部长们对顺德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的说“本届亚洲艺术节将成为亚洲艺术走进顺德,顺德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我们的文化发展也要象工业发展那样走向国际”!
这一“仗”,很漂亮!但重头戏还在后头。

“中国代表团艺术家们表演的节目《天堂的蝴蝶》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现场报道组在晚会现场看到观众真实反应时激动的说。

为了拍摄晚会现场盛况,我们——再费周折成为在开幕式现场出镜报道和晚会结束后第一家采访到总导演的唯一媒体亚艺节开幕式晚会背景
时间:11月11日晚八点零五分距清晖园报道结束仅仅三小时
地点:顺德演艺中心
报道组:三个
分工:报道晚会现场盛况;采访广场观看的市民、演艺中心的建设者;文艺工作者、学生观看晚会情况。

清晖园的采访五点多全部结束,记者们简单吃完饭后,六点半,在组长李建军的带领下,便直达各自的目的地。

我和虞斌负责晚会现场的报道。

当我们兴冲冲地带着据说可以进入现场的证件准备通过安检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们的证件进不了晚会现场!
马上打电话给组里,多方联系。

联系到了两个证件,但只能通过第一道安检门,进不了主会场,还是不行!
怎么办?放弃?不行!开幕式晚会是整个亚艺节的重头戏,而且在顺德举行。

再想办法。

最终,通过多方联系,李建军了解到晚会的直播车有我们台负责技术的人员,他们一定有出入的证件!经过他和台领导的积极协调,技术部的同事把他们仅有的两个证件借给了我们!谢谢,谢谢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
就这样,我和虞斌每人脖子上挂了三个证件进入了晚会现场。

看到我们三次进场三次被拦住,第四次终于拿到规定证件进场,连门口的安保人员都笑了。

由于好多家有影响的媒体对晚会进行现场直播,现场又都是贵宾,所以现场的安保工作非常严格,进入现场的十多位记者都被安排到了最后一排的空位进行拍摄,不能走动。

这下又难坏了我们,做现场报道需要记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的,尽管我们一开始就占据了靠近走廊的有利位置,做好了做现场报道的准备。

怎么办?和安保人员沟通!在把我们的工作性质耐心的说给安保人员后,事态有所缓解,我们终于被允许在不影响观众的情况下,可以下一个台阶进行现场报道!谢谢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就这样,晚会在顺利的进行,我们的现场报道也在顺利的进行。

当中国的艺术家们表演的节目《天堂的蝴蝶》登台亮相时,现场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对现场的情况做了报道。

晚会一结束,我们马上站在观众座位的出口处采访了他们的现场观看感受。

更为难得的是,我们在第一时间独家采访到了晚会总导演邢时苗!因为他为之所付出辛勤汗水长达半年之久的晚会刚刚圆满落下帷幕,他自己的感触非常深,情绪也比较激动,因此这段采访非常的生动。

他在对晚会做出总体评价后,也对顺德人民表示了感谢,他说“顺德给了我们文化交流活动一个很好的舞台,同时也有很多热情的人,”这时,他指着正在拍他的记者虞斌和正在采访他的我说“包括正在摄像机后面的他和你!”
“我觉得比过春节还热闹,这样的活动以后应该多搞,我们喜欢。

”在巡游的现场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群众争先恐后的对我们说;“我们回来倍感亲切”在采访印尼华侨组成的海鸥合唱团的成员时,她们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我们——
再接再厉,把艺术节期间感人镜头一一纪录
艺术节开幕后的第二天,整个专题报道组的同事已经连续工作8天了,每天几乎都是在白天外出采访,晚上看带、写稿、编辑中度过的。

但大家还是心往一处想,没有任何怨言,默契的相互配合着。

由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亚洲各国艺术团体和国内团体组成的巡游在13日如期上演了。

这天,专题组同样采取了三组记者现场出镜报道的方式。

现场,各国的艺术家们走进了相距一米左右的热情欢呼的市民,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情绪到达了极点。

在外围的群众,为了能够感受现场的气氛,爬上了楼顶,有的骑到了立在路边的写有“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标语牌上,市民们还争先恐后的告诉我们“好啊,很开眼界啊!”“我觉得比过春节还热闹,这样的活动以后多搞,我们喜欢啊!”现场的记者们把这些珍贵的镜头都记录了下来。

看到市民们真的象过节一样,好象我们所有的疲惫都不见了踪影!
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我们还对一些外国演出团体进行了跟踪拍摄。

在跟拍印尼海鸥合唱团时,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那天上午十点多钟,合唱团的成员到顺峰山参观,遇到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看见这些客人,用很流利的英语说:“Welcome to Shunde”!碰巧这间幼儿园的老师有一位是外国人,他也马上用英语向客人们介绍起了顺德,说顺德是个很好的地方,欢迎她们!而此时,合唱团的一位成员却被此情此景所打动,在我们的镜头前激动的哭了,她说自己已经是第三代华侨了,回到家来看到此情此景,觉得异常温暖,备感亲切!太高兴了!
就这样,我们历经曲折,连续作战十多天,经历一线,记录一线,感动其中,乐在其中!(韩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