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

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A.B.C.D.
2.下图中,用光的反射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
B.照镜子
C.射击瞄准
D.小孔成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
B.夜晚来往行人在路灯下形成影子
C.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D.人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镜中的像
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的中央,让手电筒的光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去,是()
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
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墙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6.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
B.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
C.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
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
7.“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焰火燃放有烟生成,这是一种物态变化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8.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平静的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9.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都比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物体亮
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看到的是云的实像
10.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
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
11.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
A.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折射角
B.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对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D.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多次测量同--物体通过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12.如图所示,关于国庆70周年阅兵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B.士兵响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C.周围观众能听到士兵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周围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迎风招展的红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二、填空题
13.小华和她的双胞胎妹妹用家中的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做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的游戏。

(1)如图乙所示,房间M、N的地面铺有相同的地砖,小华的妹妹站在房间M的P处,小华站在房间N的B位置处,小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小华为了观察到自己所成的像更清晰,房间N的亮度要比房间M______(选填“亮”或“暗”)一些。

14.光在______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15.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

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恒定的水平速度10cm/s向平面镜匀速直线运动,1秒后,像离镜面距离为______m,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和像两者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

16.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
____________;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小红带着红色墨镜去观察蓝色区域,她感觉蓝色区域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17.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___________°。

18.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色光屏上会呈现___________色;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___________色。

19.如图所示,M为平面镜,F为可绕ON转动的屏,入射光线AO在屏E上,当屏F和屏
E在______时,才能在屏F上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表明______。

20.江阴市中山公园刚刚建成,一群鸽子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面上,当一只鸽子距水面12m时,它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m,该倒影是______(实/虚)像,它是
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当鸽子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方向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三、解答题
21.2020年7月11日,相江欢乐城一期全面开园。

其中的欢乐雪域常年保零下5℃气温,分娱雪区、滑雪区和休闲区,可同时满足冰雪运动,休闲娱乐及观光度假的全客群需求。

欢乐雪域拥有华中地区唯一一条建于室内的雪国缆车,全长180米,乘坐雪国缆车可以俯瞰整个雪域乐园。

滑雪区设有长130米,宽60米、平均坡度13度、总面积为5672平方米,造雪面积为8000平万米的专业初、中级滑雪道,可同时满足200人滑雪的使用需求。

长橇道滑道可以乘坐冰橇从雪山顶上滑下,一个冰橇同时最多乘坐两个人。

冰上活动区有一片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冰湖,溜冰爱好者可在此娱乐、学习和拍照。

娱雪区设有13条娱雪滑道,是中国国内娱雪滑道最多、滑雪体验最丰富、最多样的室内冰雪世界,游客可通过乘坐雪圈、雪车等嬉雪设备体验不同滑道带来的玩雪新体验;娱雪区还有环形滑道、高山步行道、雪人区,爱斯基摩冰屋、冰雪淘气堡、冰雪欢乐广场、移动毯短撬道、曲线雪橇滑道。

(1)常年保持-5℃的气温,是因为该温度低于雪的______(填“熔点”或“凝固点”);
(2)滑雪者在冰湖上感觉地面刺眼,是因为灯光在冰湖上发生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3)游客在曲线雪橇滑道上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滑行,他做的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2.夏天电闪雷鸣过后,狂风暴雨可能接踵而来.这时,我们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请你就以下问题作答.
(1)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__而产生的.
(2)雷声和闪电是______(选填“同时”或“不同时”)发生的.
(3)如果一位同学看到闪光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则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多远?
_______.(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忽略闪电传播的时间)
23.声现象和光现象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请你参照示例,说出下列物理现象应用的例子,各举一个实例即可。

物理现象应用实例
示例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射击瞄准、针孔照相机等等
1光的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折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音传递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音传递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新疆的天池更是以高山湖泊的特点著称。

(1)刚从雪山上流下的夹杂着冰雪的水的温度接近于______℃;
(2)某游客在山底对着一个山崖喊话,经过0.4 s后听到回声。

该游客距离山崖______m (声速取340 m/s)。

现有两架缆车从山底匀速向山顶运动,缆车甲相对于山的速度大于缆车乙相对于山的速度,以缆车甲为参照物,缆车乙向______(填“山底”或“山顶”)运动;(3)“悬泉飞瀑”是天池著名的景观之一。

瀑布四周雾气缭绕,雾气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小水滴。

有时我们站在瀑布旁边,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彩虹证明了太阳光是一种______光。

25.如图,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出发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完成A点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照射到B点的光路图。

(______)
(2)A点与光屏在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A点与水面相距2.5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m;
(4)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0.5m,说明水位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_____m,在这个过程中像A′相对于A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6.如图甲是用手指投影灯玩具把喜羊羊的图象投影在墙壁上,移动投影灯,使墙壁上接收到最清晰的喜羊羊图案,图乙是此时的光路图.
(1)在图乙中标示出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请画出两束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____________.
(3)墙壁上喜羊羊的像相对于投影灯内的喜羊羊图案是_____(选填“正立”、“倒立”的),这个像属于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水中鱼身上的光线斜射向水面是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而人觉得光总是直线传来的,于是看到的是水中鱼的虚像,所以很难刺到鱼,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B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射击瞄准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析:B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夜晚来往行人在路灯下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人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C
让手电筒的光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白纸发生漫反射,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去,白纸较亮,平面镜较暗,故选C。

5.C
解析:C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即成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墙上的影子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A
【分析】
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

A.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薄膜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故A正确;
BC.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故BC错误;
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不动,故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D
A.焰火属于人造光源,故A错误;
B.焰火燃放有烟生成,这主要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在相同路程中光传播用时少,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 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C
A.白鹭与其在水中的像关于水面对称,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平静的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有相对移动,是运动的,故B错误;
CD.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C
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所以虽然人离平面镜近了,但是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如果不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区域,可能就会出现反射面很暗的情况,比如背着月光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但是是暗的,地面发生漫反射是亮的,故B错误;
C.白色衣服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故C正确;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D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11.D
解析:D
A.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折射角,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A选项错误;
B.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为了验证两角相等,故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B选项错误;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对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了验证像距等于物距,故C选项错误;
D.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多次测量同--物体通过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则D选项正确。

故选D。

12.A
解析:ACD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A正确;
B.士兵响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周围观众能听到士兵响亮的口号,周围观众和士兵之间相隔的是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周围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迎风招展的红旗,是因为光照在红旗上,红旗发生了漫反射,光进入周围不同角度的观众的眼中,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
13.妹妹和自己的像重合亮
解析:妹妹和自己的像重合亮
(1)[1]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小华妹妹站的位置正是小华的像的位置。

(2)[2]小华为了观察到自己所成的像更清晰,需要有更多的自己身上的反射光进入自己的眼睛,所以房间N的亮度要比房间M亮一些。

14.同种均匀介质3×108
解析:同种均匀介质3×108
[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15.390°
解析:3 90°
[1]由速度公式得铅笔运动的距离
===
s vt⨯
10cm/s1s10cm
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
--
====
s L s
'40cm10cm30cm0.3m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0.3m。

[2]若平面镜顺时针转45°,根据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像,铅笔的像和铅笔到平面镜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作出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像,如图所示:
可以判断铅笔和像所在直线夹角是90°。

16.3×108紫外线色散白色黑
解析:3×108紫外线色散白色黑
[1]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4]白光是复色光,故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5]蓝色物体会反射蓝光吸收其余色光,故红色墨镜去观察蓝色看到的是黑色。

17.不变10°
解析:不变10°
[1]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则反射角不变。

[2]保持入射点不变,在木板倾斜5°时,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由于水面总是水平的,则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10°;根据光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此时的反射角为10°。

18.光的色散红黑
解析:光的色散红黑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

[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3]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由于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红光照射上去会被吸收,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黑色。

19.同一平面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同一平面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2]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当屏F和屏E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时,才能在屏上看到反射光线。

20.虚正立不变
解析:虚正立不变
[1]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当一只鸽子距水面12m时,它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24m。

[2][3]平面镜成像为正立的虚像,该倒影是虚像,是正立的。

[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一致,当鸽子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方向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三、解答题
21.熔点镜面不是
【分析】
(1)根据晶体的熔化条件分析作答;
(2)平行光照到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反射光线也相互平行,这是镜面反射;
(3)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1)[1]常年保持-5℃的气温,是因为该温度低于雪的熔点,即雪在此温度下保持固体状态。

(2)[2]滑雪者在冰湖上感觉地面刺眼,是因为灯光在冰湖上发生镜面反射。

(3)[3]游客在曲线雪橇滑道上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滑行,不是沿直线运动,故他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2.(1)振动;(2)同时;(3)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1020m.
【解析】
解:
不同的云团放电时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通过相同的路程,闪电的光传播用的时间短,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由v=s
t
可得,闪电处距人的距离是:s=vt=340m/s×3s=1020m.
23.汽车的观后镜放大镜倒车雷达超声波清洗物件
[1]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汽车的观后镜,让人可以不回头也能看到后面的景物;
[2]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放大镜,让人可以看到微小物体的放大图像;
[3]声音传递信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倒车雷达,B超;
[4]声音传递能量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超声波清洗物件,超声波碎石。

24.68山底液化复色
(1)[1]刚从雪山上流下的水,是冰雪和水的混合物,所以此时的温度接近于0℃。

(2)[2]山底的游客到山崖的距离为:
s=vt=340m/s×0.4s×1
2
=68m;
[3]∵缆车甲的大于缆车乙的速度,
∴以缆车甲为参照物,即把甲车看作是静止的,其缆车乙相对于甲车是向山底运动的;(3)[4]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一些小液滴,所以是液化;
[5]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25.虚5上升0.25静止
【解析】
【分析】
(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2)(3)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4)根据光路图,利用数学方法可得出当光斑移动时水位的变化.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如下:
(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可知,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点与水面相距2.5m,则它在水中的像A′与水面相距也为2.5m,所以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2.5m+2.5m=5m;
(4)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0.5m,移动到E点,如图所示:
BE=OF=0.5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
CG=OF=×0.5m=0.25m,则说明水位上升了0.25m.
26.倒立实像
试题分析:(1)根据像距是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作答;
(2)要正确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如何传播;
(3)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解:(1)像距是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则由图可知,像距为墙壁到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
(2)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3)据图可知,此时印有喜洋洋图案的胶片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应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见上图;(2)见上图;(3)倒立;实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知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