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侯景之乱 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历史趣谈:自封宇宙大将军的牛人侯景 怕乱毁掉南朝根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自封宇宙大将军的牛人侯景怕乱毁掉南朝根基
导语:宇宙大将军,听起来很威风吧?别奇怪,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的噱头,而是地道的国货,该名号的主人是南北朝的名将侯景。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
宇宙大将军,听起来很威风吧?别奇怪,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的噱头,而是地道的国货,该名号的主人是南北朝的名将侯景。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
侯景有新发明,他给自己设计了两个新职务: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据说当时的傀儡皇帝萧纲听说后,大惊失色说:“侯将军都有宇宙的名号了?”
宇宙这个词是庄子最早提出来的,后来由淮南子发扬光大,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六合是宇宙的同义词,说白了就是极大、极广的意思,李白也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侯景弄出这两个名号,自高自大也算到顶点了。
跛子名将
公元五三七年十月,东魏和西魏在沙苑火并,这一仗,东魏兵力占绝对优势,但高欢太过轻敌,宇文泰背水为阵,决死一搏,反而大获全胜,东魏光阵亡就有八万人,高欢跨上骆驼狂奔,才算逃出一命。
打成这样,不但高欢,连侯景也不甘心,他猛拍胸脯,要带领二万骑兵杀个回马枪,可惜高欢早没了恋战的雄心,而且他的王妃娄氏也反对,“侯景野心很大,就算他抓了宇文泰,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我们不得不防”,高欢听了频频点头。
侯景与高欢早年是同事,都在北魏的怀朔镇当小官,后来跟着秀荣川的酋长尔朱荣打天下,尔朱荣死后,高欢自立门户,侯景又成了他
生活常识分享。
浅论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
---------------------------------------------------------------范文最新推荐------------------------------------------------------ 浅论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摘要:侯景之乱是南朝梁武帝统治末期的一次大浩劫,也是南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对整个南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士庶阶层数量的比重有了重大的变动;奴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解放,使社会阶级关系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江南的社会经济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兵制也相应产生了变化,兵户制开始瓦解,募兵制、私兵制逐步兴起。
5846关键字:侯景之乱;南朝;士庶阶层;社会经济;兵制Impact of HouJing Rebellion on the Southern DynastinyAbstract:HouJing rebellion is a major political unrest in late years of emperor Liang Wu in the Southern Dynasty.1 / 11This rebellion is another unprecedented havoc of the south as well as a turning point to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the change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Since the rebellion, there has been a great variation ofthe number proportion of the landlord class. Slaves has gained emancipation to some extent, consequently and correspondingly, social class relations changing. Social economy has been impacted in different degree. There has appeared corresponding changes of the military system.Key words: HouJing rebellion; the Southern Dynasty; the landlord class; social economy; military system目录摘要4Abstract.4---------------------------------------------------------------范文最新推荐------------------------------------------------------一、引起了南朝士庶阶层数量比重的变动5二、推动了南朝奴隶的解放6三、破坏了南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8四、引起了南朝兵制的变化9五、结论12参考文献12浅论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举兵谋反,攻占建康,软禁并致梁武帝饿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之后又杀帝自立。
浅析“侯景之乱”
浅析“侯景之乱”[摘要] “侯景之乱” 是南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侯景之乱”的爆发与梁朝的政治特点和梁武帝的处置不当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关系,它对南朝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南朝的国力大大削弱了,为日后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侯景之乱;爆发原因;历史影响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在寿阳起兵,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十二日破城,梁武帝被困活活饿死。
侯景进入建康(今南京),又派军陆续攻取会稽、吴郡、吴兴等地,大肆烧杀抢掠。
直到公元552年,梁朝大将陈霸先和王僧辩率军攻入建康,才击溃侯景的军队。
侯景战败后,与心腹数十人乘船“自沪渎入海,至胡豆州,前太子舍人羊鳗杀之,送尸于王僧辩” ,[1]扰害三年多的“侯景之乱”,至此告终。
“侯景之乱”是南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四十多年后,北方的隋就灭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从而统一了全国。
本文从爆发原因和历史影响两方面分析“侯景之乱”。
一、“侯景之乱”爆发的原因(一)梁武帝政治统治的特点及其腐朽性梁武帝萧衍统治长达四十七年,这与他政治统治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优容权贵。
史载大臣子弟夏侯洪和萧衍侄萧正德等“为百姓巨蠢,多聚亡命,黄昏多杀人于道,谓之‘打稽’。
时勋豪子弟多纵态,以淫盗屠杀为业,父祖不能制,尉逻莫能御” 。
[2]对萧衍来说,只要他们不危害皇权,这些违法行为是允许的。
于是,其他王公贵人纷纷效仿萧正德等人。
不仅如此,皇室子弟和权贵们犯了法,梁武帝都找理由刻意偏袒,甚至还申斥秉公执法的官员。
以至有袜陵老人在萧衍面前愤愤不平地揭露说:“陛下执法,对于黎民百姓严苛,却对权贵宽松啊” 。
可见梁武帝优容皇室、权贵已到了何等地步!其次是重用奸佞。
侯景在寿阳起兵反梁,打的旗号就是以诛朱异、徐骥、陆验、周石珍为名。
这几个人均为当时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其中朱异“居权要三十余年,善窥人主意曲,能阿谀以承上旨,故特被宠任”,[3]陆验、徐骥两人,“并以苛刻为务,百贾畏之,异尤与之昵,世人谓之“三蠢”。
侯景之乱南朝陈朝的末年动荡
侯景之乱南朝陈朝的末年动荡侯景之乱:南朝陈朝的末年动荡侯景之乱是南朝陈朝的末年动荡事件。
该事件持续了十年,从南朝陈朝正式建立后的583年开始,一直到南朝陈朝灭亡的589年为止。
侯景之乱对南朝陈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南朝陈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一、背景侯景之乱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南朝陈朝的建立。
南朝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由陈霸先(即陈文帝)建立。
陈霸先在位期间,居中谨慎,积极开展国内改革和政务整顿,有效维护了陈朝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在陈文帝去世后,陈朝开始陷入内部纷争,政权动荡逐渐加剧。
二、侯景的崛起侯景在侯子(即侯宣)之子,他在南朝陈朝时期逐渐崭露头角。
据史书记载,侯景乃是从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的,但凭借其聪明才智和勇敢果断,逐渐升至陈朝内阁的高位。
侯景在政治上广泛结交人脉,积极发展势力,并且对外扩张,使得他在朝廷中逐渐崭露头角。
最终,在混乱的朝政局势下,他成功掌握了实权,成为陈末年的军事统帅。
三、侯景之乱爆发在侯景掌握了实权后不久,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这些措施不仅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不满,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同时,陈朝在军事方面也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边境地区频繁发生暴乱和战乱,这使得陈朝的政权更加动摇。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朝内部的不满和外部的动荡越来越严重,终于在583年爆发了侯景之乱。
混乱的局势使得朝廷无法有效处理和解决问题,民众的不满情绪也日益高涨。
侯景在此时趁机发动叛乱,试图推翻陈朝政权并取而代之。
四、侯景之乱的持续与结束侯景之乱持续了整整十年,期间陈朝政权多次试图剿灭叛乱,但依然难以收复失地。
侯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积极拓展势力范围,并且成功地控制了一部分领土。
陈朝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了动摇。
直到589年,侯景之乱才以南朝陈朝的灭亡告终。
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被北周军队击败,南朝陈朝正式结束。
侯景则被封为郢州刺史,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五、侯景之乱的影响侯景之乱对南朝陈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侯景之乱的历史故事
关于侯景之乱的历史故事侯景之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场重要事件,发生于公元550年至552年。
这场动荡的事件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侯景之乱的历史故事,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影响。
1. 侯景之乱的背景及起因侯景之乱的背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混乱,以及北魏和南朝的尖锐对抗。
此时期,南北朝两个政权的矛盾不断升级,内部政治和经济问题加剧。
北魏统治阶层的机会主义腐化和官僚权力演变,导致农民起义频发,外部战争也一再爆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侯景之乱具有特殊的社会和政治原因。
一方面,北魏的官僚腐败和政治腐化加剧,对地方的压迫和剥削更加残酷,社会矛盾激化。
另一方面,分类制度的不平等对待,使得官僚和军队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裂痕。
这导致了北魏政权的内部战争和群体冲突恶化,同时也加剧了北魏的议会制度和行政体系的失效。
2. 侯景之乱的历史故事侯景是北魏的一名重要将领,他在数次战役中立下过大功。
但是,由于北魏的内部纷争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侯景逐渐与北魏统治阶层产生了矛盾。
由于他的忠诚和勇气,侯景在北魏朝廷的工作一直很得力,但是,他的野心和目标远远超出了这个国家。
经过对北魏政策变化的反思和对自己野心的考虑,侯景最终决定发动一场叛乱,试图篡夺北魏的政权。
其背后的逻辑是,侯景认为北魏统治阶层通过地方官僚的贿赂和恐吓控制着人民,这导致了政权的不稳定和国家的经济破产。
他希望通过反叛将这个国家从内部改革,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侯景的起义一开始表现出色,在获得了一定的地方驻军和民众的支持后,他成为了北魏统治者的首要威胁。
他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和激进的新政策,以赢得地方士兵和民众的支持。
同时,他还承诺,如果成功的话,他将推翻北魏伪蒸成朔政权的地方政府。
侯景成功夺取了北魏政权,并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他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主要是通过强烈的宣传和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的福利和地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政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侯景之乱:南京历史上一场原可避免的浩劫
侯景之乱:南京历史上一场原可避免的浩劫作者:胡晓明来源:《唯实》2015年第03期在中国六大古都中,南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粗略数一下,自孙吴建都以来至于民国,南京遭遇严重的战火摧残不下七八次。
在古代,南京遭到最为严重的一次灾难无疑是发生在南朝萧梁末年的侯景之乱。
这场叛乱,不仅颠覆了一个王朝,也在南京城市史上留下了一个极为惨痛的印记。
一、侯景之乱的经过1.引狼入室公元534年与梁朝对立的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政权控制在权臣高欢手中,侯景即是高欢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547年正月高欢病死,世子高澄接替了其父亲的权力。
侯景因与高澄不和,于是叛归西魏。
侯景为人狡诈多端,反复无常,西魏对他的归附并不信任。
所以不久侯景又遣使致书梁朝皇帝萧衍,请求以所控制的荆、襄等十三州归附。
梁武帝采纳大臣朱异的建议,接受了侯景的请降,并封他为河南王。
同年三月,梁武帝命令司州刺史羊鸦仁等率兵3万赶赴悬瓠(今河南汝南)运粮以接应侯景。
东魏在得知侯景叛变的消息后,遂派大军前来镇压。
由于梁朝援军尚未赶到,侯景又以割地为条件,向西魏求援,然而不久又叛西魏。
对于侯景首鼠于西魏和梁之间的举动,梁武帝竟不以为意,并于当年八月派遣萧渊明等人大举进攻东魏,接应侯景,但被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打得大败。
随后,慕容绍宗在涡河附近全歼侯景的军队,侯景仅率数骑渡过淮河得以逃脱,沿途收容散兵800余人,逃奔梁朝控制下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
2.起兵乱梁侯景兵败只身来归,梁武帝不仅不以为嫌,反而任命他为南豫州牧,镇守寿阳。
而东魏在取得胜利之后,又主动请和于梁朝以离间梁武帝与侯景之间的关系。
侯景对东魏与梁媾和之事极力反对,在稍做准备之后,便于548年8月在寿阳起兵叛梁。
侯景在起兵之前,曾秘密联系了梁朝的临贺王萧正德,与之暗下结盟以作为内应。
十月,侯景率1000余人突然袭向建康,并利用梁朝军队换防的间隙,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顺利渡江,挥兵直指建康朱雀桁(今江苏南京南),梁朝守军一触即溃,萧正德的党羽协助叛军渡过朱雀桁,从宣阳门攻进建康城,将梁武帝紧紧围困于台城之中。
[人文历史]聊聊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
[人文历史]聊聊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简介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发起的祸国殃民的事件。
南朝的梁王朝君主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
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
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投靠西魏。
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
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
这件事激怒了侯景。
公元548年举兵反叛。
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
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
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
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
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
侯景,原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
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
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
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即河南道最高军政长官),拥兵10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
东魏武定五年(547),高欢死,子高澄执政。
侯景平素甚轻蔑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
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
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竟说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于是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
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
东魏又进击侯景,景众4万余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梁寿阳城(今安徽寿县)。
梁武帝覆信东魏说:“贞阳(指贞阳侯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
”侯景本有作乱之心,遂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梁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
历史趣谈侯景之乱 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侯景之乱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导语: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
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
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
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
”过了二十多天,恰好西魏的大将侯景派人来,说他跟东魏、西魏都有冤仇,决心向南梁投降,还表示愿意把他控制的函谷关以东十三个州都献给南梁。
侯景本出身怀朔镇兵,曾随尔朱荣镇压过六镇起义。
后归附东魏丞相高欢,官至河南道台,拥兵十万,镇守黄河以南。
高欢死后,因与其子高澄不和,侯景率部投降了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并不信任侯景,一面接受侯景的献地,一面召侯景到长安去,准备解除他的兵权。
侯景走投无路,又转向南梁投降。
梁武帝接见了侯景派来的使者以后,马上召集大臣商议。
大臣们大多认为南梁和北朝多年相安无事,现在接纳了北朝叛将,只怕引起纠纷。
但是梁武帝却认为接纳了侯景,可以乘机恢复中原,再想起他做过的一个梦,认为这是佛祖来帮助他了。
他就不听大臣的劝阻,接受了侯景的投降。
把侯景封为河南王,管辖黄河南北军政。
并且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兵5万去接应侯景。
萧渊明率军北上,受到东魏的进攻。
梁军多年没有打仗,纪律很差,跟东魏一交锋,几乎全军覆没。
萧渊生活常识分享。
侯景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侯景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侯景之乱(两晋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晚年一心向佛,临了迎来一个凶恶的强盗,败光了南朝所有的资本战争概述:公元548年八月,投降南梁的羯人侯景在寿春发动叛乱,大军迅速占领了梁都建康,围困台城(梁宫城)一百三十余天后攻占台城,饿死梁武帝萧衍,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自立为大都督,一度攻占了富庶的三吴地区。
梁大将陈霸先、王僧辩平息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历时四年,直接摧毁了萧梁政权,对南方的经济造了巨大的损害,再也无对抗北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了。
战争类型:和战——和谈也是战争的一种手段,争取时间,争取粮草,有时更能争取到胜利。
战争深度解析:公元549年四月的台城,一片死寂,春天走不进这座孤城。
萧衍闭目而坐,等待属于自己的审判日。
侯景来了,带着他的羯族兵甲,提着带血的利刀,推开了萧衍的内室门。
萧衍坐于榻上,睁开了眼,静静看着侯景这个战争魔兽。
两人目光对视,侯景竟然感觉到了一种冷,这种冷来自于王气、霸气、佛气的混合,来自于对生死的一种悟透。
侯景竟然感觉到了一种心慌。
一个已经到了末日的帝王,竟然有如此的一种威慑。
“你是谁?”“你来干什么?”塌上的萧衍一字一句问他。
侯景竟不能答,半生的杀戮,一切的理想和目标,就是这位瘦如枯柴的老人坐的位置吗?侯景头上有汗,侯景手中出汗,几乎不能握刀。
他一生直面过各种各样的角色,葛荣、尔朱荣、高欢、宇文泰,每一个都是叱咤风云的角色。
但只有眼前的这个对手,才会让他觉得不可战胜。
虽然他已经是胜利者。
侯景有想逃的冲动,但他还是缓缓向萧衍鞠了一躬,带兵退了出来,为萧衍关上室门。
萧衍闭上目,重新继续着他的精神之旅。
政权、江山,自萧衍起,至萧衍终,从别人的手中夺来,又被别人所夺,又有什么遗憾呢?心中是佛,还是权?萧衍挣扎了几十年,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时,觉得自己是禅坐的僧;而他静坐禅堂,却是心系江山的帝王。
如今他再也不用选择和挣脱了。
兵败,王朝的沦丧,于别人,是失败;于萧衍,是解脱。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公元548年,来到南朝萧梁避难的武将侯景因处处碰壁,屡屡遭到针对而心怀不满,并于同年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侯景之乱。
由于梁朝事先并未想到侯景会再度叛主(侯景在归降前曾经是东魏的武将),于是一直在平叛过程中处于不利境地。
公元552年,宗室成员萧绎在逐渐扳回局面的情况下重新夺取了都城建康。
至此,侯景之乱终于被平定,但侯景之乱所造成的影响却并没有因此消失。
那么侯景之乱的发生,对当时的时局以及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上图——多次叛主的武将侯景一、侯景之乱直接破坏了萧梁的根基先前已经提到,萧梁此前并没有预料到侯景会发动叛乱,因此也并未进行任何针对侯景行动的准备。
这就导致自战争一开始,朝廷很难遏制叛军的攻势。
同时,梁武帝也因个人能力不足以及其他原因,并不能够制定有效的平叛方案,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
在《南史·列传·贼臣》中,曾经记载了梁武帝听闻侯景叛乱消息之后的反应:···景遂发兵反,于豫州城内集其将帅,登坛歃血···武帝闻之,笑曰:'是何能爲,吾以折棰笞之。
'上图——萧梁的实际统治者梁武帝重要的是在战争爆发之前,侯景还曾经以各种理由为借口,向朝廷索要银两和必要的战略物资用以扩军备战。
而这些物资,最终都起到了资敌的作用,也是导致侯景之乱规模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叛军势力的增长,所伴随的正是官军力量的下降。
正是由于梁武帝的自大,才导致叛军获得了难得的进攻时机,也直接导致朝廷丧失了最佳的平叛时机。
叛军所到之处,经济基础大多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也因战争的缘故而明显减少。
百姓为了躲避战火,纷纷举家迁徙逃离战场,朝着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逃去。
即便在战争结束后,这些百姓仍然不愿意回到家乡重新恢复生产和开垦已经荒废多年的土地,毕竟谁会愿意回到一个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死城里面去呢?而侯景之乱对南朝所造成的破坏,一直到很久之后才逐渐得到恢复,此时北强南弱的局面已然形成了。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作者:朱云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2期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享有高贵身份并占主导地位的阶层。
溯其源,可至两汉;考其流,及至隋唐。
门阀士族至南朝时尤其是南朝后期逐步走向衰落,其内因是由于门阀士族自身的腐朽堕落与门阀士族内部之间的政争,而诸多外部力量的摧抑也是促成其逐步走向衰落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原因中图分类号:K239.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5-0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取了秦汉时期世家地主的地位。
成为地主阶级中享有高贵身份并占主导地位的阶层。
由于东晋政权是在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因此,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
门阀士族势力在东晋时期达到鼎盛,政治上,门阀士族可以“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凭借门第和资历垄断仕途,他们几乎把持了朝政大权;经济上,享有依官品占田的特殊待遇,可以封占属于国家的山川林泽,并且大量占有佃客、部曲、奴婢。
以及变国兵为私兵;社会生活上,“士庶不婚”。
甚至坐不同席,“士庶之间,实是天隔”,同时东晋还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法律准则。
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也进一步森严。
在步入南朝以后,门阀士族仍是一个特权阶层,但已经在逐步走向衰落了。
通过研读史料可以发现,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既有其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力量的作用。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因此,在考察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的原因时,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讨。
一、内部原因关于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的原因,史学界先贤唐长孺、胡如雷等早有深刻研究,他们认为,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的原因主要可归纳如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土地买卖频繁,宗族血缘纽带关系松弛,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从而使门阀士族经济地位不稳定,不少大族难免走向贫困与破产。
历史趣谈武人出身的侯景使梁朝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人出身的侯景使梁朝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导语:梁朝的建立者是梁武帝萧衍,他在统治前期很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所以统治阶层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很高。
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召集文人编了一本梁朝的建立者是梁武帝萧衍,他在统治前期很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所以统治阶层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很高。
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召集文人编了一本《文选》,收罗了梁朝以前的精彩散文,在历史上有相当高的评价。
可以这么说,南朝梁是历史上文化繁盛的一个朝代,曾让中原士人为之向往。
不过,自从侯景入梁之后,一切繁华化如云烟。
那么,历史上的侯景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侯景是武人出身,走路也一瘸一拐,可能因此有点自卑。
侯景初到南梁的时候,想和梁的士族攀上关系,就向皇帝请求娶一位王谢两家的女儿为妻。
不过,梁朝一向注重门第,王谢家族自魏晋以来就是江南大族,梁武帝认为侯景出身不够好,就拒绝了这门亲事,这就在侯景的心中埋下了一刻仇恨的种子。
后来,侯景带兵打到建康时,为了报复竟将王谢两家人几乎杀绝。
不仅如此,他还强迫傀儡皇帝萧纲将14岁的女儿溧阳公主嫁给了他,萧纲无权无势,只好从了他。
侯景性格的另一特点是反复无常,侯景的老上司高欢曾当着儿子高澄这样评价侯景:“侯景这个人为人狡诈,我死了以后你根本驾驭不了他。
”事实也正是如此,高欢刚死没多久,侯景就叛逃到南梁去了,并成为了南梁王朝的掘墓者。
历史上对于侯景的评价以贬损居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侯景虽然粗野,却也不乏谋略,不然以他的体型根本当不了大将。
在“侯景之乱”的过程中,侯景利用当时南梁士族与寒族的矛盾,下令释放了大批奴婢,这不仅为他增加了兵源,也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老百姓,为他的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梁敬帝萧方智禅位诏 把皇位让给了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梁敬帝萧方智禅位诏把皇位让给了谁?
导语:梁敬帝禅位诏自侯景之乱以后,南梁政权与日衰微,大权旁落。
南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为大将军陈霸先的逼迫颁布禅位诏书,在
梁敬帝禅位诏
自侯景之乱以后,南梁政权与日衰微,大权旁落。
南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为大将军陈霸先的逼迫颁布禅位诏书,在此禅位诏书中,南梁皇帝萧方智用“梁德湮微,祸乱荐发,太清云始,见困长蛇”来自贬梁朝。
又大赞陈霸先的赫赫功劳,与舜、禹等先圣大加对照,同时在禅让理由上加注了“唐、虞、宋、齐”的旧事,作为效仿材料,其原文如下
五运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属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大庇黔首,阐扬鸿烈。
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
梁德湮微,祸乱荐发,太清云始,见困长蛇,承圣之季,又罹封豕。
爰至天成,重窃神器,三光亟沈,七庙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坠,我武、元之祚,有如缀旒,静惟屯剥,夕惕载怀。
相国陈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晷曜齐明,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东诛逆叛,北歼獯丑,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兴绝礼,儒馆聿修,戎亭虚候,大功在舜,盛绩惟禹,巍巍荡荡,无得而称。
来献白环,岂直皇虞之世,入贡素雉,非止隆周之日。
固以效珍川陆,表瑞烟云,甘露醴泉,旦夕凝涌,嘉禾朱草,孳植郊甸。
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着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
朕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
生活常识分享。
侯景之乱简介 侯景之乱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侯景之乱简介侯景之乱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本文导读: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
士族门阀在侯景之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
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在乱后5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
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背景三足鼎立南北朝时期进入到公元6世纪,逐渐由南北对峙转入三足鼎立的格局。
523年以后,北魏陷入六镇起义的混乱局势中,528年发生河阴之变,契胡尔朱氏集团控制北魏政权。
532年,高欢消灭尔朱氏。
534年,宇文泰割据关陇,孝武帝元修西奔,后被宇文泰所害。
随即高欢和宇文泰相继拥立元善见和元宝炬为傀儡皇帝,北魏遂分裂为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两个政权间战争不断。
加上南方一直渴望收复中原的梁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后三国时代,这就是侯景之乱的时代大背景。
在这三国中,东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
东魏继承了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区,占尽天时地利,所以东魏及后继的北齐是当时中国境内鼎立的三国中最富庶的一个。
西魏最为贫穷弱小,但其实际统治者宇文泰颁行六条诏书整顿内政,贯彻关中本位政策,“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它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故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是三国中最有朝气的一国。
而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到梁朝时已臻于鼎盛,史称梁武帝时“治定功成,远安迩肃”“三四十年,斯为盛矣”,再加上梁武帝重视文化礼乐,因此梁朝为三国中文化最昌明之国,“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然而,梁朝表面上的繁荣却掩盖着深刻的社会矛盾。
梁朝时,南方的士族门阀日趋腐朽堕落,他们“傅粉施朱”“迂诞浮华”,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已成为社会的寄生虫;社会风气萎靡消极,人们的思想言行被佛学与清谈所充斥,“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人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为了供养王、谢、袁、萧为首的士族门阀和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梁朝老百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赋役,大量农民或破产流亡,或沦为奴婢。
历史趣谈:侯景之乱 乱世枭雄 宇宙大将军侯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侯景之乱乱世枭雄宇宙大将军侯景
导语:东魏在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而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高欢的老婆,白富美娄昭君小姐,正是因为娄小姐的存在,东魏到北齐的
东魏在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而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高欢的老婆,白富美娄昭君小姐,正是因为娄小姐的存在,东魏到北齐的权力过渡,很平稳,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过有一点说错了,娄小姐辅助了五个男人,但是皇太后只有三任,大儿子高澄那会,孝静帝元善见还没禅位,高澄就被人砍死了,当时娄小姐只是从柔然公主那,抢回了正妃的位置,皇太后,是在次子高洋继位后,才正式册封的。
当时的形势,北齐有娄小姐坐镇,北周有宇文护作为背后老大,宇文邕的夺权,也相对简单粗暴,没有多少损失,那几年,唯一过的不快乐的,是南朝,导致动乱的根源,就是宇宙大将军,侯景。
侯景是在怀朔镇的鲜卑人,天生残疾,是个瘸子,在左脚上长了个肉瘤,为了证明自己,侯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骑马、射箭,很幸运,长大后的侯景,学有所成,成了一名光荣的公务员,虽然只是类似功曹史这样的小吏。
西历523年的六镇起义,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还有高欢、宇文泰,同时也改变了侯景的人生轨迹。
因为家世和身体缺陷,年轻的侯景属于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的有志青年,而六镇起义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不是说,乱世造英雄么。
侯景先是跟着葛荣,因为打仗不要命,在部队里开始站稳脚跟,屡立战功之后,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但随后被尔朱荣打败,投降,成了尔朱荣镇压叛乱的主力前锋。
初期的侯景,没读过什么书,带领团队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重
生活常识分享。
成熟侯景之乱文言文翻译
自汉末以来,中原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南北分立,历数百年。
梁武帝始兴南国,国势昌隆,文化繁盛。
然自武帝晚年,朝政渐乱,侯景之乱遂起,国破家亡,悲哉!侯景,字万景,鲜卑化之羯人也。
少时跛足,身长下短,性格狂放不羁。
初仕北魏,后归尔朱荣麾下,因镇压葛荣起义有功,被封定州刺使。
尔朱荣败后,投靠高欢,高欢以其勇猛,任为司徒、司空等职。
高欢死,其子高澄继位,与侯景不和,侯景遂降西魏,不久又降梁,武帝封为河南王。
侯景素怀野心,欲谋篡位。
时武帝年迈,诸子争权,朝政日非。
侯景乘机起兵,叛梁南逃。
武帝遣将王僧辩等率军征讨,然梁朝将士多贪污腐化,军心涣散,连战皆败。
侯景势大,遂围攻建康,城中饥荒严重,人相食,瘟疫流行,死者无数。
侯景入建康,肆虐无道,焚宫室,掠财宝,害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武帝愤而欲杀侯景,然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侯景遂立武帝子萧纲为帝,自居相位,权倾朝野。
梁武帝怒,欲起兵讨伐,然已力不从心,遂被侯景囚禁,饿死。
侯景篡位后,国号汉,然其残暴无道,杀人如麻,国中百姓离心离德。
梁武帝侄子萧绎起兵讨伐,联合王僧辩等,大败侯景。
侯景逃至海岛,被人杀死。
其尸首被百姓烹食,骨灰亦被百姓饮下。
侯景之乱,历时四年,国破家亡,百姓涂炭。
此乱之后,梁朝名存实亡,宗室士族腐朽无能,南北朝局势日下。
侯景之乱,实为南朝衰亡之始,令人感慨万千。
译文:自汉朝末年以来,中原战火连绵,群雄逐鹿,南北分立,历经数百年。
梁武帝起初兴南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然而,自武帝晚年,朝政逐渐混乱,侯景之乱随即爆发,国家破败,家族灭亡,悲哉!侯景,字万景,是鲜卑化羯族之人。
他年少时身材畸形,脚跛,性格放荡不羁。
最初在北魏任职,后来归附尔朱荣,因镇压葛荣起义有功,被封为定州刺使。
尔朱荣败亡后,他投靠高欢,高欢因他勇猛,任命他为司徒、司空等职位。
高欢去世后,其子高澄继位,与侯景不和,侯景于是投降西魏,不久又投降梁国,梁武帝封他为河南王。
侯景素来心怀野心,企图篡位。
侯景之乱—搜狗百科
侯景之乱—搜狗百科酝酿叛乱侯景初入梁时,欲求婚于王、谢名门,请梁武帝做媒,梁武帝嫌其门第不够而予以拒绝,侯景因而对梁心怀怨念。
[18]引发侯景之乱的更重要的契机则是梁与东魏通好。
东魏赶走侯景及梁军以后不久,就向梁朝抛出橄榄枝,让俘虏萧渊明写信给梁武帝,声称若两国重归于好,便可放还萧渊明。
梁武帝一向重视宗室团结,看到萧渊明信函后竟然流泪[10];同时他已透过寒山之战认识到梁军战斗力之差,不堪再战,所以偏向通好,近臣朱异、张绾等也主和。
但傅岐和侯景坚决反对,尤其是侯景,他害怕自己会被梁朝作为交换萧渊明的筹码,因此多次上书梁武帝,陈述不可与高澄通好的理由,并请缨北伐,均遭梁武帝驳回。
[10]又写信送钱给朱异,请他改变主意,朱异收了钱却不回信。
[10]侯景又伪造了东魏要求以侯景交换萧渊明的书信,梁武帝看了该伪信以后竟然接受,复书说:“贞阳侯(萧渊明)早上回来,侯景晚上就可以给你们送过去。
”侯景看了之后怒不可遏,说:“我就知道这糟老头子没心没肺!”其心腹王伟也劝他造反。
于是侯景以寿阳为基地,密谋叛乱。
[19]侯景充分利用了梁朝的各种矛盾。
他以南豫州牧的身份镇守寿阳,废除了梁朝盘剥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使百姓都来参与叛军,又将百姓子女分配给叛军,使寿阳成为一个大军营。
[19]曾为梁武帝养子的临贺王萧正德久蓄异志,侯景也与之联结。
[10]侯景屡屡向梁廷索求钱财武器,言辞也愈发傲慢,但梁武帝从未拒绝,一味姑息,给侯景运输物资的“信使相望”。
[10]萧范、羊鸦仁、元贞、裴之悌等人相继向朝廷报告侯景欲谋反的消息,梁武帝及朱异等人却不以为意,说:“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以此事势,安能反乎?”甚至还斥责萧范“不许朝廷有一客”。
[10]侯景便利用梁武帝昏庸的绥靖政策迅速壮大起来。
侯景起兵经过数月的准备,到548年(梁太清元年,东魏武定六年,西魏大统十四年)八月十日,侯景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借口起兵于寿阳,兵力约有8000人[20],正式揭开侯景之乱的帷幕。
南北朝是怎么灭亡的南北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南北朝是怎么灭亡的南北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天下时间最久的朝代,历经了九个短暂的王朝。
常言道:“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北朝尽管非常混乱,但还是免不了灭亡,天下统一的宿命。
那么,南北朝是怎么灭亡的,南北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南朝的灭亡过程南朝宋灭亡420年刘裕灭掉了东晋,建立南宋,自此便进入了南朝。
宋武帝去世后,宋少帝继立,因为嬉戏失德,被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及谢晦所杀,改立宜都王义隆,是为宋文帝。
宋文帝提倡节俭并澄清吏治,开创了“元嘉之治”。
430年起,宋文帝屡次北伐,由于准备不足,再加上文帝的错误指挥,以致“兵荒财单”,国力大减。
453年,宋文帝被太子邵所杀,三子刘骏趁机率军夺位,即宋孝武帝,其残暴失德,大肆屠杀宗室,后又历经其子前废帝、湘东王刘即宋明帝两朝的屠杀,使宋孝武帝的子孙尽亡。
其子宋后废帝继立后政局动荡,履有叛变,将军萧道成渐渐掌握军权。
后废帝去世后,萧道成拥立宋顺帝,独揽朝政。
在消灭政敌袁粲与沈攸之后,于479年篡位,建国号大齐改元建元,史称齐高帝,南朝宋亡。
南朝齐灭亡南宋灭亡后,兰陵萧氏建立了南齐。
南齐早期的统治还算比较清明,但很快就不行了。
齐明帝去世后由太子萧宝卷继立。
他昏庸残暴,杀害顾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镇叛乱。
乱事平定后,他又杀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
501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其弟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
萧衍在攻入建康后,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
在次年萧衍篡位,国号大梁,史称梁武帝,萧齐亡。
南朝梁灭亡梁武帝初期还是比较勤政爱民的,曾经开创了南梁盛世。
但在他晚年时,过度崇信佛教,国家承平日久,民众不习战事,侯景发动侯景之乱后,梁武帝死在台城,部分萧氏皇族为争夺皇位而各自为战,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
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
最后到南朝陈的陈文帝完全统一南朝,南梁灭亡。
南朝陈灭亡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当时侨姓世族及吴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乱而受创,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势力亦纷纷割据,南陈的统治岌岌可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侯景之乱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导语: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
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
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
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
”过了二十多天,恰好西魏的大将侯景派人来,说他跟东魏、西魏都有冤仇,决心向南梁投降,还表示愿意把他控制的函谷关以东十三个州都献给南梁。
侯景本出身怀朔镇兵,曾随尔朱荣镇压过六镇起义。
后归附东魏丞相高欢,官至河南道台,拥兵十万,镇守黄河以南。
高欢死后,因与其子高澄不和,侯景率部投降了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并不信任侯景,一面接受侯景的献地,一面召侯景到长安去,准备解除他的兵权。
侯景走投无路,又转向南梁投降。
梁武帝接见了侯景派来的使者以后,马上召集大臣商议。
大臣们大多认为南梁和北朝多年相安无事,现在接纳了北朝叛将,只怕引起纠纷。
但是梁武帝却认为接纳了侯景,可以乘机恢复中原,再想起他做过的一个梦,认为这是佛祖来帮助他了。
他就不听大臣的劝阻,接受了侯景的投降。
把侯景封为河南王,管辖黄河南北军政。
并且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兵5万去接应侯景。
萧渊明率军北上,受到东魏的进攻。
梁军多年没有打仗,纪律很差,跟东魏一交锋,几乎全军覆没。
萧渊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