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返校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返校考
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
1.“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
”该制度最可能是
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
3.右图从左至右分别为汉朝、宋朝、明朝官员
的上朝礼仪,其变化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礼仪不断完善
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都是最高行政机关
C.参与机要,但并无决策权D.负责各地军政事务
5.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6.“扩X使罗马开始实现对海洋的统治并打开了地中海帝国的大门,这种扩X自然而然地把国际贸易提到罗马人经济生活和法律生活的首要层面上来……商业繁荣自然而然地导致形成一系列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
”材料中“体现着商品经济现实的法律关系”应该是
A.习惯法B.成文法C.公民法D.万民法
7.下列四种政治体制,属于近代英国的是
8.右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实质,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
合的是
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D.在一个某某党选区,我是某某党人;在一个某某党选区,我是某某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9.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D.将军享有最高政治权利
10. 右图为“法国某某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某某制政体、维护发展某某某某的斗争上
C.法兰西的某某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某某某某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某某某某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11.“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这就是索要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供给。
”这段文字评价的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某某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某某某某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3.右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14.国民党中央某某执行部成立于民国十三年二月,至民国十五年一月停止活动,由胡汉民、汪精卫等为常务委员,等分任秘书。
下列活动与该组织无关的是
A.负责某某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务B.在国民党内执行国共合作的政策C.组织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进某某D.举行追悼列宁、孙某某逝世活动
15.中国共产党在右图所示时期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了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16. 1947年底,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7.对右侧的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粉碎列强瓜分中国迷梦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B.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
C.“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国民党政权统治
D.工人阶级登上舞台,新某某主义革命露曙光
战抗民全
1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话最可能出自
A .《共产党宣言》
B .《四月提纲》
C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和平法令》
19.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B.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
C.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D.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20.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一国两制”:某某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D.和平统一:《告某某同胞书》的发表
21.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
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某某革命的胜利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22. 2014年12月20日,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列哪项内容不会出现在讲话中
A.坚持一国原则B.尊重两制差异
C.维护中央权力D.澳门外交自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3题20分,第24题18分,第25题18分,共56分。
)
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材料二《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造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6分)
(3)从政治角度阐述“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
(8分)
24.(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某某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同样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国家的思想传统应当促使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恪守宪法,以免在行使权限时侵犯其他部门。
否则,会导致某一部门大权独揽。
这样,不管政府的形式如何,都会形成真正的独裁……——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
材料三:1945年7月,黄炎培在某某谈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的周期律。
对此,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这条新路,就是某某。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全体人民”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某某的局限性。
(6分)(2)为避免“形成真正的独裁”,美某某取了哪些措施?(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某某”政治建设的成就。
(6分)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80年为近代,以“五四”运动开始以后的历史为现代,……这是最近十年来的事,也是学习苏联科学地区分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结果。
如果说以社会的质变作为近代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就不应是“五四”运动,而应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建立。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1959年11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学派”将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可以使用哪些证据?(8分)(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材料二提出哪几种观点。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10分)
注: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B C D D C C A D C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C C C B B A D D B D 23.
(1)特点:对象为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目的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威胁王权。
(8分)
24.
(1)含义:成年男性公民。
局限: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某某确实遥不可及;过于泛滥的直接某某,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6分)
(2)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宪政;采用联邦制,避免过度集权;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代议制某某,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任答三点,6分)
(3)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6分)
25.(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达顺畅,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8分)从社会性质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中外关系看,外国的侵略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状态;
从经济制度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从文化交流看,西学东渐开始冲击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10分)观点有两种:第一种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为近代,第二种以鸦片战争至新中国的成立为近代。
赞同第一种,阐述理由应强调: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如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相结合等。
赞同第二种,阐述理由应强调:新旧某某主义革命的性质相同、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的质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