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己任则无怨

合集下载

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述论

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述论

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述论关于《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述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宋代士大夫不但有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精神建构。

更渴望在实践层面重建社会的伦理秩序,提出并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把“得君行道”、“共治天下”作为一种外王事业,凸显了立功层面的价值追求。

“以天下为己任”既是对儒家“仁以为己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陶铸和砥砺着士大夫鼎新政治、敦睦风气、激扬学术,并把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建功立业、创业垂统视为一种道义担当和人生使命,开创了宋代道德生活史的崭新篇章。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 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伦理精神[中图分类号] 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04-0051-07在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发展史上,宋代的士大夫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不仅使华夏民族数千年伦理文化达致“造极”境地,而且把“得君行道”、“共治天下”、“导民于善”作为一种外王事业,开启了士大夫内圣外王并重的人生价值追求。

王国维曾经有言:“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汉唐、元明之所以不能与天水一朝在“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媲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唐、元明没有宋代那样的士大夫及其伦理精神。

宋代的士大夫所形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伦理精神既是对儒家“仁以为己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砥砺并催逼着士大夫鼎新政治、敦睦风气、激扬学术,并把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建功立业、创业垂统视为一种道义担当和人生使命,开创了宋代道德生活史的崭新篇章。

一、“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宋代士大夫的群体意识或共同价值目标宋代道德生活的一个特点是士大夫精神和伦理道德主体性的彰显。

有宋一代,士大夫道德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试图通过自己的道德价值追求和行为实践去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建构理想化的政治伦理秩序,开出立于内圣基础上的外王事业。

古代关于责任感的名言警句80句

古代关于责任感的名言警句80句

古代责任感名言警句_古代关于责任感的名言警句80句1. 君子爱人以德,教人以责 -《左传》2. 心有所责,为人所劝 -《孟子》3. 不为失责有怠慢 -《荀子》4. 爱人者,付之以责任 -《庄子》5. 不以责教者,岂有报怨?-《论语》6. 无虑,无辜,无责任 -《墨子》7. 人无责于天 -《荀子》8. 大道无责,百姓有责 -《老子》9. 先责己,后责人 -《易经》10. 责有所归,心有所依 -《禅宗六祖坛经》11. 所负责者始得自负 -《墨子·非攻》12. 忠于职守,尽责任 -《管子》13. 任劳任怨,负责到底 -《左传》14. 人不自责,不正己则责人 -《扬子法言》15. 以德自责,守责任 -《孟子》16. 身负责任,鞠躬尽瘁 -《赵宋子反赵司日者傅》17. 自律,自责,自信 -《战国策》18. 家有家规,责任领导 -《尚书·周书》19. 守责,守正,无负于人 -《论语》20. 日行一善,分忧担责 -《论语》21. 意怠责成薄伤 -《庄子》22. 过往责任交远在 -《诗经·国风》23. 信守承诺,尽责到底 -《礼记·玉藻》24. 诚心尽责,善尽君子之道 -《论语》25. 责能尽责,人能尽忠 -《墨论》26. 守责尽职,忠心侍君 -《山海经·海内北经》27. 天责人,地责人 -《荀子》28. 受任则责备无失 -《毛奇臣张萧庆传》29. 执责完职,不辜负民 -《荀子》30. 多事之秋责有不远 -《山海经》31. 有罪之责,尽收治理 -《广雅》32. 任皆准备,责无畏惧 -《韩非子》33. 翘首低配,脱责隐私 -《韩非子·说难》34. 恩怨两忘,以责劝世 -《庄子》35. 责当责有难处,解头终是见风 -《荀子》36. 饮食有度,衣服有分,责任有界 -《红楼梦》37. 效力为责,给予在心 -《汉书》38. 有父之责,有子之恩 -《左传》39. 不譬于天,乃对人之责 -《庄子》40. 责责者为行,有厌倦之辱 -《论语》41. 份责在身,施懋而求推 -《论语》42. 以责任为己任,助他人为荣 -《红楼梦》43. 责告甚恭,时追责格 -《荀子》44. 人无懒责,载驰载驱 -《孟子》45. 各其所责,务力取势 -《庄子》46. 规踔责穷,无所遗告 -《韩非子》47. 无过错之责,不受文人贪误 -《东坡志林》48. 忠孝两难,责任风尘 -《后汉书》49. 背逆义逆,世必责之 -《红楼梦》50. 守责其主,万民所宠 -《乐毅世家》51. 解媒劝王,责任拼音 -《全相权语》52. 责勇任重,确靖晋升 -《示诗》53. 领航责勇,权且准频 -《全相权语》54. 大事有责,尔成尔应 -《乐府诗集》55. 张公德济,纲常望无以出,责也 -《全相权语》56. 决策与起,常责百姓 -《史记》57. 责担尤酬,瑞典王二绩杂谈 -《红楼梦》58. 责有所通,则吾愈责焉 -《北齐书》59. 运命高庸,一败又盈。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格言曾国藩格言11、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涉世甚艰,畜德宜豫。

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4、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5、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6、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7、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

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曾国藩书信》。

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国藩书信》。

9、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

——《曾国藩家书》1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家书》11、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

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曾国藩家书》1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3、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曾国藩家书》14、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家书》15、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16、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

——《曾国藩家书》17、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18、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曾国藩日记》。

19、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

家风家训名言警句146句

家风家训名言警句146句

家风家训名言警句146句1、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积德行善,和睦相处。

2、弘扬厚道孝文化,建设大爱永城。

3、不怨恨子女,不打骂子女,身传言教,谆谆引导,子女4、百亩好地胜过一技之长。

5、干部对人民是诚实的,人民和党是心连心的。

6、天一亮,莎莎就打扫院子,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7、男人要“刚”。

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8、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

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9、人的好,好;人们做错了什么,人们就做错了什么。

10、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

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11、或为朋援,或为鹰犬,苟得禄利,略无愧耻。

吁,可骇哉!吾愿汝等不厕其间。

贾昌朝《诫子孙》12、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13、理发师剪坏了你的头发你不会再去,摔倒的路你不会再走,但她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你,为什么你还是那么的爱她。

14、少打麻将,多看看书和看报;猫狗少,植物多。

15、永远不要以貌取人。

报仇的,称他为义;仇敌必偿还,反受责备。

16、幸福的家庭从来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家庭就像一个小社会,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

17、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

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8、女人是麻烦,男人是沉默;女人不软,财富不旺。

19、没有私人利益和伤害的一般,没有公共和快速私人。

20、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深矣。

刘清之《戒子通录》21、不管家里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是非曲直,我们都不会把家丑公诸于世。

22、昙花一现的人不是自制力差的人,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太清楚的人。

23、我多么希望我有足够的自制力来抵制你的温柔。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8篇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8篇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8篇曾国藩的名言警句1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0、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4、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15、特患业之不精耳。

1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7、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0、人生莫惧少年贫。

21、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0、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x奸诈者,祸之始。

31、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32、家和则福自生。

无愧于心文言文翻译

无愧于心文言文翻译

夫人生在天地之间,犹如白驹过隙,瞬息万变。

然吾辈当以道德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云:“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三问,实为人生之大问。

若能对答无欺,则无愧于心,无愧于世。

自古英雄豪杰,无不以道德自持,以诚信为本。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所以坦荡荡,盖因其心无私欲,无私欲则无恐惧,无恐惧则无畏,无畏则无惧。

是以君子无所畏惧,无所不能。

小人则反之,心有私欲,私欲则恐惧,恐惧则畏缩,畏缩则无能为力。

故君子能立大志,成大业,而小人则碌碌无为。

吾辈当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孔子又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者,人之所以立也。

人无信,则无以立身,无以立业,无以立国。

是以,诚信乃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古之贤者,无不以诚待人,以信接物。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者,无伪也,无伪则无欺,无欺则无怨。

是以,诚者能感天地,化万物。

吾辈当效法古之贤者,以诚待人,以信接物,方能立于世,立于心。

然而,世之纷扰,人心难测。

有时,诚信反遭误解,有时,真诚反被利用。

然吾辈虽不能左右他人之心,却可坚守己心,无愧于心。

孔子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言诚哉!吾辈虽不能得他人之知,然得己心之安,已足矣。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挫折,难免遭受磨难。

然吾辈当以坚韧不拔之志,勇往直前。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言人生之真谛。

吾辈当以此为座右铭,无畏艰难,无惧困苦,方能在逆境中成长,在磨难中升华。

夫无愧于心,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念。

吾辈当终身为之努力,坚守道德,践行诚信,坚守本心,不负此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此三戒,实为人生之要诀。

吾辈当以此为戒,守道持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传世奇书《六事箴言》全文赏析

传世奇书《六事箴言》全文赏析

传世奇书《六事箴言》全文赏析《六事箴言》是清代文人叶玉屏所撰的一部汇集前贤先儒言论精华的语录体著作,收录了自秦汉到明清150多位人物的言论383条,分为持身、持家、居官、居乡、处事、处人六篇(六事)。

在甄选的150多位先贤中,既有朱熹、王守仁等一代鸿儒,又有诸葛亮、范仲淹、司马光这样的名臣,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六事箴言》言简意赅,至约至精,凝结着丰富的人生经验、精辟的哲理和深邃的思想。

它既是前人立身处世的经验总结,也是给后人的一份弥足珍贵的人生教科书。

《六事箴言》全文一、持身1. 颜之推曰:有学问者触地而安。

2. 孙思邈曰:胆欲大则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3. 林逋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伤,忍无辱。

4. 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

5.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

6. 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7. 程母候夫人曰:人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

8. 张文节曰:人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 盛涛曰:士人夫行己,正如室女,当置身法度中,不得受人指点。

10. 程明道曰:治怒为难,治惧亦难。

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

11. 富贵骄人,固不善,学问骄人害亦不细。

12. 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13. 克勤小物最难。

14.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

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15. 程伊川曰:只观发言之平易躁狂,便见德之厚薄,所养之深浅。

16. 邵康节曰:事须安义命,言必道心脾。

17. 司马温公曰: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身。

18. 吾生平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敝,以矫俗干名。

19. 吾无过人者,但生平所为,未有不敢对人言者耳。

刘元诚问尽心行己之要,公曰:“其诚乎”问行之何先,曰:“自不妄语始”。

20. 张无垢曰:仓猝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

不然胸中一乱,何以临事?古人平日欲熔养器局,正谓此也。

21. 胡文定曰:治心修身,以饮食男女为切要。

关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警句

关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警句

关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警句1. 谁给我一些治国平天下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用于申论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形作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2、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庹物,万国咸宁。

3、不修善事,即为恶人;无事于大,则为小人。

纣为无道,见称独夫;伓尼陪臣,谓为素王。

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

4、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6、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

迩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7、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8、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

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9、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2. 曰平天下名句解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曹刿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语句

曹刿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语句

曹刿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语句曹刿,字子桓,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国的名臣。

他为人正直公正,聪明智慧,有着远见卓识,深受君主和百姓的敬重。

曹刿的精神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表现。

他一心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关注国家大事,从不个人私利,始终以天下为重。

以下是曹刿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语句:1. "治天下不独任,任天下不独治。

" 这句话表明曹刿对治理事务的了解和胸怀。

他认识到治理天下不是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而且他也不仅仅是自我任重而已,更关心整个天下百姓的幸福和福祉。

2. "臣闻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遂与事竭力矣。

" 这句话表明曹刿对事业完成的态度。

他认为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后就不需要再谈论,而是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一旦决定了要做某件事,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实现,不惜一切代价。

3. "天下之事给于人者,与人者亦用力于人。

" 这句话表明曹刿对于赋予天下重任的态度和责任感。

他认为,为了实现天下安定繁荣,国家需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力和资源,而那些得到这些资源的人也应该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4. "人君见臣之志,臣辄当矣。

" 这句话表明曹刿对于君主的忠诚和对于天下大事的执着。

他认为,只要君主看到臣子的志向和才能,就应该给予机会,让臣子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他坚信只要给予机会,他能够胜任并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效力。

5. "今日之事,虽未能始,当益慎絀之。

" 这句话表明曹刿对于未来事业的重视和对于责任的承担。

他清楚地认识到即使事情尚未开始,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谨慎考虑每一个环节,以确保日后的顺利进行以及取得更好的成果。

曹刿通过这些言语表达出自己对天下大事的关切和责任感,他将天下人的幸福和福祉放在首位,真正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他不顾一切,始终坚持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尽心尽力地为天下人谋福利,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贤臣,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古代担当的名言

古代担当的名言

1.决然不为小人邪说所乱,不为小利近功所移,然后可以向前担当,鞠躬尽瘁,上成圣主有为之志,下究先正忠义之传。

2.挺然尽心,敢任天下之责者,即当委而任之。

3.位必使当其德,禄必使当其功,官必使当其能。

4.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竞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竞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5.遇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

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心;不摆脱,则无出世之心胸。

遇事要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6.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公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宝贵矣。

7.天下尽殉也。

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9.义者无所为而为之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

10.君子常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

1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

12.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13.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

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

关于给予是幸福的名人名言

关于给予是幸福的名人名言

关于给予是幸福的名人名言1. 有关鼓励别人的名人名言1、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普里尼2、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武者小路实笃3、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米南德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5、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尼克松6、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欧文7、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卓别林8、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卡莱尔9、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歌德10、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梭罗2. 激励人的名人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把重任交给你文言文翻译

把重任交给你文言文翻译

吾闻古之贤者,遇事必择人,而人亦须自择任。

是以,自古及今,凡有所成者,无不赖于得贤臣良将,以共图大业。

今日之事,亦非寻常,重任在肩,需得英豪,方可行之。

吾观君之才德,诚为难得。

自幼聪慧,读书有成,熟读经史,明理识义。

及长,行事果断,谋略过人,屡立奇功,深得吾心。

是以,今兹重任,特命君担之。

夫重任者,非同小可。

一则关乎国家之兴衰,二则关乎百姓之福祉。

吾之所以托付于君,盖因君之才德,足以胜任。

然重任如山,非一日之功,需君以恒心毅力,肩之而行。

君当以国为重,以民为念。

治国之道,在于修明政治,选拔贤能,严明法度,使天下百姓各得其所。

君若能以此为己任,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夫天下之事,纷繁复杂,非一日之功可成。

君当以宁静致远之心,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

凡遇大事,必三思而后行,不可轻举妄动,致生后悔。

君之才德,吾所深知。

然而,才者,器也;德者,本也。

器可成事,本可立身。

君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之道,在于克己复礼,养浩然之气;齐家之道,在于和睦相处,教育子孙;治国之道,在于知人善任,公平正义;平天下之道,在于怀柔远人,怀德怀仁。

君若能身体力行,则吾无忧矣。

然而,天下之事,变易无常,君须时刻警醒,勿忘根本。

吾虽不能与君同往,然心系天下,愿君勿负吾望。

夫重任交君,非易事也。

君当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民族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

勿以一时之得失,论英雄成败。

愿君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不负天下人望。

君其勉之!吾深信,有君之才德,天下必可定,国家必可兴,百姓必可安。

吾虽老矣,犹望君能继往开来,开创千秋伟业。

重任在肩,君其勉之!。

护佑人的文言文翻译

护佑人的文言文翻译

昔者,天地初开,乾坤始奠。

生灵繁衍,万物滋生。

吾辈生于斯土,承继祖训,世代相传,护佑民生,此乃我辈之责也。

夫护佑者,谓守护而佑护也。

护者,防患未然,固守疆土;佑者,庇佑众生,福泽苍生。

护佑之人,身负重任,心系天下,矢志不渝,以保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护佑之人,首重忠诚。

忠诚者,一心向国,矢志不渝。

古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护佑之人,心怀天下,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忠诚护佑,方能守得家国平安。

护佑之人,崇尚正义。

正义者,公而忘私,仁者爱人。

护佑之人,秉持正义,为民请命,惩恶扬善。

正义护佑,方能消除人间不平,让社会充满和谐。

护佑之人,恪守职责。

职责者,尽忠职守,克己奉公。

护佑之人,以职责为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恪守职责,方能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民生福祉。

护佑之人,心怀仁爱。

仁爱者,关爱他人,慈心善行。

护佑之人,以仁爱为怀,助人为乐,扶贫济困。

仁爱护佑,方能化解人间疾苦,让世界充满温情。

护佑之人,讲究诚信。

诚信者,言必信,行必果。

护佑之人,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言行可鉴。

诚信护佑,方能赢得信任,凝聚人心。

护佑之人,勇攀高峰。

高峰者,攀登不息,勇往直前。

护佑之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奋发向前。

勇攀高峰,方能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伟业。

护佑之人,心怀天下。

天下者,国家民族,人民福祉。

护佑之人,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祖国,心系人民。

心怀天下,方能守护家国,造福民生。

护佑之人,传承文明。

文明者,智慧结晶,道德规范。

护佑之人,传承文明,弘扬美德,启迪后人。

传承文明,方能延续民族精神,繁荣文化事业。

护佑之人,矢志不渝。

不渝者,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护佑之人,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砥砺前行。

矢志不渝,方能成就辉煌,谱写人生华章。

总之,护佑之人,肩负重任,心怀天下。

忠诚、正义、职责、仁爱、诚信、勇攀高峰、心怀天下、传承文明、矢志不渝,此乃护佑之人之精神风貌。

愿我辈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为家国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竭尽全力,护佑一生。

恪尽职责文言文翻译

恪尽职责文言文翻译

古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此言责任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承担。

然吾辈生于斯、长于斯,当以恪尽职责为己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尽一份绵薄之力。

恪尽职责,首在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修己之德行,养己之性情,使己之品行端正,心胸宽广。

唯有修身,方能恪尽职责。

若身不正,心不正,则难以尽忠职守,何以治国平天下?其次,恪尽职责需严谨治学。

学问乃立身之本,治国之基。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恪尽职责,需勤于学问,严谨治学。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对待工作,方能不断提高自己,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再者,恪尽职责需忠诚于国家。

忠诚者,忠心耿耿,为国为民。

古人云:“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恪尽职责,需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守信仰,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

此外,恪尽职责还需勇于担当。

担当者,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恪尽职责,需勇于担当,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

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在恪尽职责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学会团结协作。

团结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恪尽职责,需学会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团结协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恪尽职责,乃吾辈之根本。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恪尽职责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以下为恪尽职责文言文翻译:恪尽职责,吾辈之本也。

守其职分,竭其全力,以成其事。

古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承担。

吾辈生于斯、长于斯,当以恪尽职责为己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尽一份绵薄之力。

恪尽职责,首在修身。

修身者,修己之德行,养己之性情,使己之品行端正,心胸宽广。

严谨治学,勤于学问,不断提高自己,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子部寓简宋·沈作喆●卷六

子部寓简宋·沈作喆●卷六

子部寓简宋·沈作喆●卷六●卷六苏端明平生寝卧时,已就枕,则安然不复翻动,至于终夕。

刘元城对宾客,或晏居,虽暗室常端坐,略无欹仄,至于终日。

二人亦有定力者。

王介甫作新法,如青苗取息之类,亦有所自。

盖祖述新室“五均六管”之余意也。

虽莽尚不能必行,而介甫决意行之。

近岁衔命出疆,三节人从赏给丰腆。

贪冒之士,不顾廉耻,至名执旗报信,充厮役下陈,号为小底者,亦欣然愿为之。

富民图迁官恩例,往往纳直不赀,清议不问也。

因读退之《韦丹墓铭》,载丹聘立新罗君长。

故事,使外国者,赐州县官十员,使以名上,以便其私,号私觌官。

丹独辞之,曰:“吾天子吏,使海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卖官以受钱邪?”则知前世固已如此矣。

大凡作法于廉,未必能继;作法于贪,贪夫利之,久远不可革,革之未几,必旋复也。

如韦丹,安可复得之哉?近世居长吏之任者,往往好行小惠而爱人,以姑息长恶容奸,以媚愚民而贾虚誉。

布衣与冠带竞,则布衣胜,不问理之所在,事之曲直也。

其弊至于闾巷小民,凌犯士类,善良受弊,不得自伸,此贼民之最甚者。

《书》曰:“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弗百姓以从己之欲。

”然则非道干誉与害民从欲者,其恶均耳,故圣人深戒之。

诸葛武侯曰:“治世以德不以惠。

”至论也。

张文潜言国初时,天下县令多是资高选人,年各已老,多晓田里间事,又不自尊大,与民通情,利病得以上达。

虽无峻整治状,而民亦蒙利,上下相安。

自范文正公,始建请举县令以革旧弊,为令多新进少年。

所临斩斩晓文法,然吏民畏之,情不通矣。

往时虽有求于民,而民乐输,不以为费。

比之事,鞭棰以急税赋,扰田里以督期会,则大异矣。

予观近日所用守令,慨然有感也。

故表而出之。

靖康京城之变,四方贡赋不至,军士须褚衣,无帛以给。

有为太常少卿者,建议法物库自祖宗以来所藏祭服充刃不毁凡数屋,若以给战士,袍袄仅可足用也。

博士以下和之,谓得权宜之策。

方命具奏,有老吏前致词曰:“某胥也,而肄于礼官,盖尝习诸礼文之末矣。

礼曰:祭器敝则埋之,祭服敝则焚之。

2023年曾国藩格言_1

2023年曾国藩格言_1

2023年曾国藩格言2023年曾国藩格言1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

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4、想去掉骄字,总以不随便讥笑人为第一条;想去掉惰字,总以不懒起床为第一条。

5、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曾国藩书信》。

6、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国藩书信》。

7、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

——《曾国藩书信》。

8、坚守已得之地,多筹游击之师。

——《曾国藩书信》。

9、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

——《曾国藩家书》1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矣。

——《曾国藩家书》11、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曾国藩家书》12、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

——《曾国藩家书》13、立志不坚,不能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

——《曾国藩日记》。

14、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曾国藩日记》。

15、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

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16、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曾国藩17、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曾国藩18、人以气为主。

——曾国藩19、高才能__,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曾国藩20、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

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21、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22、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曾国藩2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

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

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天下苍生为己任,人间正道是沧桑。

7、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不虚掷光阴,不好高骛远。

8、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9、心胸要大些,要求自己严格些;小事清楚些,大事糊涂些。

10、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1、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1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以天下事为己任【六字成语】释义同韵词示例成语故事

以天下事为己任【六字成语】释义同韵词示例成语故事

以天下事为己任【六字成语】释义|同韵词|示例|成语故事
【成语】以天下事为己任
【注音】yǐ tiān xià shì wéi jǐ rèn
【解释】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结构】复杂式
【年代】古代
【示例】经过这样磨炼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同韵词】今愁古恨、宅心知训、博学审问、六亲同运、存而不论、见可而进、不依本分、国仇家恨、盈科后进、抉瑕摘衅。

成语出处《南史·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到排挤,只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也没得到卫灵公的重视,他努力推销他的仁政,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同,只好再次启程,在去匡城的途中感慨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到了花甲之年还在奔波,没有一个安身之所。

可怜文言文翻译

可怜文言文翻译

原文:嗟乎!世之可怜者,莫过乎贫贱孤寒之辈矣。

彼辈生于尘世,不幸而生于贫贱之家,一生劳碌,不得温饱。

朝为行客,暮为旅人,风餐露宿,寒暑不避。

嗟乎!此乃天命也,岂人力所能逆?盖闻古之圣贤,皆以仁爱为本,视民如子。

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以古之人,虽生于贫贱,而心无怨言,身无怨色。

何也?以其心怀仁爱,行善积德,故得天地之佑,众人之助也。

今观世人,贫贱者往往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不知天命有常,人生有数。

富贵非所望,贫贱非所怨。

盖闻天意难测,人事难料。

富贵者未必能久,贫贱者未必不能兴。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处困以俟时。

嗟乎!贫贱孤寒之辈,固有其可怜之处。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相辅相成。

彼辈虽贫,却得天地之精华,草木之润泽。

虽不得美食,却得清泉之饮;虽不得华衣,却得素衣之暖。

此乃天意,岂人力所能夺?且彼辈虽贫,而心无贪欲。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与世无争,与人无怨。

此乃君子之风,贤者之行。

嗟乎!世间之人,皆当效仿之。

然而,世之可怜者,岂独贫贱孤寒哉?或有丧亲之痛,或有失意之悲。

或有病痛缠身,或有困顿之境。

此皆人生之不幸,世间之可怜。

夫人生于世间,固有其不幸之时。

然而,不幸之中,亦有其幸。

盖闻天无绝人之路,人有回天之力。

不幸之时,亦当奋发向前,自强不息。

如此,则不幸者亦可变为幸,可怜者亦可变为可敬。

嗟乎!世之可怜者,莫过乎贫贱孤寒之辈。

然而,此辈虽可怜,却有其可贵之处。

世间之人,皆当怜悯之,扶持之。

如此,则世间将无不可怜之人,世间将无不可爱之地。

翻译:唉!世间的可怜之人,没有比那些贫穷、孤苦、寒微的人更甚的了。

他们生于尘世,不幸生于贫穷的家庭,一生劳碌,不得温饱。

早上是行客,晚上是旅人,风餐露宿,寒暑不避。

唉!这大概是天命吧,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听说古代的圣贤,都是以仁爱为本,视民如子。

孔子说:“让老年人安心,让朋友信任,让年轻人感到关怀。

”孟子说:“尊敬自己的老人,也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爱护别人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为己任则无怨
------下水道清淤活动有感
李书博
校园内的下水道堵了且非常严重,需要彻底清淤。

学校便给各年级分配了清淤任务。

全校清淤活动开始。

下水道清理活重且脏,更是臭气熏天,任何人都不愿意干。

这种活要是放到自己家,或花钱请人干活自己亲自干,估计怨言是没有的。

一般人在单位干这些怨言多多少少应该有的。

但在我们学校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究其原因同志们是做到了以校为家,把学校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责任,即视为己任,则无怨!
经过几天的清理活动,下水道通了,再也没有泛黑水的现象,臭味没了空气清新了。

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最珍惜,全校师生经过这次劳动将更加珍惜、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其实同志们以校为家视学校的事情为己任且无怨无悔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在其他学校老师在享受快乐的暑假时,我们学校的老师则冒着酷暑走街串巷的招生,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一些女老师经过招生工作又黑又瘦,仍然是无怨无悔。

开学后同事们则把这种无怨无悔与珍惜放在了学生身上,不但认真得传授他们知识,而且悉心的照顾他们的生活,更注重他们成人成才的培养。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正是有了视学校事情为己任的老师再加上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与正确领导,希望中学应具有无限生机,蓬勃向上。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