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2021年重大安全风险分析预判防控报告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集团
对良顺煤业重大安全风险分析预判防控检查
报告
二〇二一年三月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集团
对良顺煤业重大安全风险分析预判防控
检查报告
为了强化集团各煤业公司安全源头管控和超前防范,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预判防控煤矿重大风险的知道意见(试行)》(煤安监监察[2020]2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预判防控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办法(试行)》文件要求,2021年3月9日集团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良顺煤业重大安全风险分析预判及管控措施落实进行分析研判。

一、企业概况
(一)矿井简介
山西和顺正邦良顺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2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3号)文件批复为单独保留建设矿井,属民营企业,隶属于正邦煤业集团,证照齐全,矿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井田面积4.2742平方公里,矿井资源保有储量3286.4万吨,服务年限15.1年。

批准开采8#-15#煤层,现采15#煤层,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3.60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4.66m³/t,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性。

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奥灰水水位标高在662-711m之间,而开采15#煤层井田西北角最低处煤层底板标高为820m,高于奥灰水位
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9m³/h,最大涌水量为23.77m³/h。

(二)隶属关系及持证情况
矿井名称:山西和顺正邦良顺煤业有限公司
隶属关系:隶属于山西和顺正邦煤业集团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开采矿种:煤、8#-15#
矿区面积:4.2742km2
生产规模:90万t/a
(三)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该矿我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关健全,六长配备齐全,有主要负责人2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6名、特种作业人员169名,全员已通过和顺县培训中心培训,均持证上岗。

共现设置机构17个,其中职能部室8个(调度室、安监部、技术部、地质防治水部、通防部、防突部、机电部、培训中心),生产及辅助区队9个(综采队、掘进一队、掘进二队、探水队、抽采队、防突队、机运队、通防维护队、六大系统维护队)。

煤矿设置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各分管副矿长为副组长,其余副总工程师及各部室、区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专职部门——安监部。

二、开采技术条件和主要灾害
根据《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08]30号)、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安发[2009]24号)以及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晋应急发[2019]134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井工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对本矿存在重大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评估结果得知,本矿存在重大危险源种类有瓦斯、煤尘、煤层自燃、水文地质、机械危险性、采掘工作面顶板及其他(爆破)共计7个。

1、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3.60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4.66m³/t,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性。

我矿目前采用综掘、综采,采掘设备喷雾齐全可靠,巷道中的全断面净化水幕安设到位,有效的控制了煤尘的浓度。

个人防护用品也按时按量发放到位。

3、火灾:矿井现采15号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为84天。

目前本矿主要防止外因火灾,矿井建有地面黄泥灌浆系统、注氮系统(YJ-FT-1000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注氮装置)、注二氧化碳系统(KYDM-1000),井下移动喷洒阻化剂系统(WJ-24型),并配置了KSS-200型束管监测系统对回采面及采空区进行日常监测。

工作面回采时采用地面风井工业广场注氮系统(YJ-FT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注氮装置)和ZLDOG-1000G型煤矿用氮气冷却装置向采空区低温注氮及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的方法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

消防和防尘共用一套系统;井上、下设有消防材料库,材料库内配备有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和防灭火设备,各电气设备点均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

4、水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奥灰水水位标高在662-711m之间,而开采15#煤层井田西北角最低处煤层底板标高为820m,高于奥灰水位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m³/h,最大涌水量为10m³/h。

地面防治水系统主要以雨季“三防”为主,建立健全了防汛工作制度,汛期前编制《防汛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防汛工作动员会,要求单位负责人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进入汛期扎实开展雨季“三防”隐患排查工作,可以确保安全度汛。

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利用地表物探查明采掘区域水文地质情况,查明隐蔽致灾因素,组织探水队进行探放水作业,地测科对探放水钻孔进行验收,严把探放水工程质量关,确保探放水钻孔合格有效,并做好探掘(采)衔接工作;其次排水系统由矿机电部和地测部负责,采掘工作面开工前,机电部要派专人对排水系统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掘和探放水作业;最后是水害隐患排查治理,防治水部要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井上下水害隐患排查,以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透水征兆、采空区地表和资料为重点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工作,针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五落实”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防治水系统较为完善、各类制度健全,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掘进作业时要严格执行探放水作业,确保掘进作业不受水害威胁。

5、机械危险性:本矿提升采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提升任务。

副斜井采用单钩挂车提升,担负全矿井设备、材料降送等除煤炭运输外的辅助运输任务。

主斜井安装有架空乘人装置,并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制度,上下班期间主井不进行提升作业,目前本矿无提升运输事故重大风险。

6、顶板: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8号煤层84.58m
左右,煤层厚5.05-8.60m,平均5.98m,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矸0-2层,局部可达3-4层,夹矸岩性为泥岩及炭质泥岩。

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泥岩,为厚度和层位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矿井开采煤层无冲击地压倾向。

主要大巷掘进顶板支护主要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喷浆”方式联合支护,工作面顺槽掘进顶板采用“锚杆+锚索+网”方式进行支护。

掘进工作面每5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MCZ-300矿用锚杆(索)测力计,设置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站,对顶板压力、离层进行综合监测和日常监测。

7、电气危险性:矿井井上下均采用双回路供电,双回路线路来自不同的两个变电站,Ⅰ回路来自和顺温源110 KV变电站为主回路电源,Ⅱ回路来自和顺110 KV变电站备用电源,导线型号为JL/GIA-240/30-24/7mm。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
的额定电压等级,电压等级井下为10KV/1140V/660V/127V,高压不超过10kV。

低压不超过1140V。

矿井地面采用10KV、1140V、660V、380V、220V配电电压。

地面供电系统:主要通风机、空压机、监控设备、通信设备、主斜井绞车、副斜井架空乘人器等一、二类负荷都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其中一回为“三专”供电线路。

另一回为备用电源线路),双风机能够自动切换。

8、冲击地压:在开采实践中,未发现煤层有冲击地压现象。

矿井范围及邻近煤矿均未发现地压异常现象,井田属地压正常区。

根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安监技装[2018]8号)第10条,目前本矿不存在“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的情况,不存在冲击地压危险。

三、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内容
(一)生产接续计划方面
2021年该公司制定了详细的采掘计划及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该公司开拓、准备、生产等煤量合理,2021年全年计划生产330天,综采工作面计划产量为65.8万吨;掘进总进尺计划5215米;其中计划掘进煤巷3628米,计划掘进产量为7.78万吨;计划掘进岩巷1588米。

合计计划总产量73.58万吨。

存在风险:经过对生产接续计划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我公司目前不存在此类安全风险。

(二)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方面
1、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在回风立井安设两台FBCDZ-8-
№24B型矿用轴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2×25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额定风量为9720-4560m3/min。

矿井总进风为7897m ³/min,总回风量7786m³/min,通风阻力为1.56Kpa,矿井等积孔3.97㎡。

井下采区布置有专用回风巷,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及采区变电所均为独立通风系统。

回采工作面为“U”型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局扇均为“一用一备”,配用直径600mm或10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

2、矿井开拓与开采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倾角为23°,斜长930m,装备一部DTII(A)/2×500KW强力胶带输送机,装备一部RJY55-35/1800型架空乘人装置,担负矿井的进风、人员提升、煤炭运输任务,兼做安全出口;副斜井倾角为23°,斜长为808m,装备一部JK-2.5/30E型提升绞车和单钩串车,担负矿井的进风、运料、排矸等辅助提升任务,兼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垂深295m,井筒内设置梯子间,装备2台FBCDZ—№24B型防爆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做安全出口。

为了保障采掘衔接,我矿在15号煤层布置2个掘进工作面(1个综掘工作面、1个普掘工作面)掘进和一个综采工作面,目前井下主要工程:150202综采工作面、150203准备工作面、150205运输顺槽、150203高抽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符合规定。

3、提升运输系统:
(1)主斜井提升系统:
主斜井安设一部DTII(A)/2×500KW强力胶带输送机,运输
量500t/h,带宽B=1000mm,带速V=2.5m/s,电机型号为YBPBD450-4型,电机功率2×500KW,电压660V/1140;减速器型号:为2×B3SH15C,配有DSN(NJD)100型逆止器,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

装备一部RJY55-35/1800型架空乘人装置。

(2)副斜井提升系统:
副斜井井口装备一部JK-2.5/30E型提升绞车和单钩串车,卷筒直径2500mm,卷筒宽度2000mm,减速比20。

提升机配用Z4-315-42型电动机一台,功率315KW,提升钢丝绳选用28mm,担负矿井下料、提矸等辅助提升任务。

(3)运输系统
二采区皮带巷安设DTL120/120/160型胶带输送机、综采工作面安设DSJ-100/80/2×75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煤巷掘进工作面安设DSJ80/140/2×4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使矸石、原煤从各工作面运至煤仓。

二采区轨道轨道巷计划安设一部JWB-110WJ无极绳绞车,工作面顺槽各安设一台JWB-110WJ无极绳绞车,使材料从井底车场运输至各工作面。

4、排水系统
矿井地面设有防洪沟渠,准备有防洪抢险物资,雨季地表水通过防洪沟渠排出矿区;该矿设置有防洪抢险机构;有雨季前的防洪检查记录,雨季前矿方组织“三防”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

矿井成立有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矿长任组长,总工程师和其它副矿长为副组长,成员为各有关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并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编制有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能够组织实施。

制订有防治水、探放水方案、措施,编制了水害
应急预案,并贯彻实施。

成立有经培训合格的专门的探放水队伍,有煤矿专用探放水设备,有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有专门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种防治水制度。

在井底车场布置有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仓,容量为1157m3,水泵房安装有3台MD46-50×9型离心式主排水泵(额定流量为46m3/h、扬程为450m,水泵配套电机功率为11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沿副斜井敷设两趟DN108×5型无缝钢管排水管至副斜井井口。

采区水仓容量300m³,水泵房安装有3台BQ350-160/45/B 型水泵(额定流量为50m³/h、扬程为160m,水泵配套电机功率为4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沿轨道下山的一侧敷设2趟φ108mm排水管路,排入主水仓。

5、防灭火系统
矿井现采15号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为84天,矿井建有地面黄泥灌浆系统、注氮系统(YJ-FT-1000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注氮装置)、注二氧化碳系统(KYDM-1000),井下移动喷洒阻化剂系统(WJ-24型),并配置了KSS-200型束管监测系统对回采面及采空区进行日常监测。

工作面回采时采用地面风井工业广场注氮系统(YJ-FT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注氮装置)和ZLDOG-1000G型煤矿用氮气冷却装置向采空区低温注氮及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的方法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

消防和防尘共用一套系统;井上、下设有消防材料库,材料库内配备有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和防灭火设备,各电气设备点均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

6、防尘系统
地面建有1个200 m3和1个1000 m3的静压水池,作为井下洒水水源,两趟供水管路分别由主、副斜井铺设至井下,规格均为ø108无缝钢管。

井下主要运输、回风巷道采用ø108无缝钢管,采掘工作面采用ø89无缝钢管。

各转载点设置洒水喷雾装置,采掘工作面回风流各设置有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掘进机、采煤机组采用内外喷雾装置降尘。

7、供电系统
矿井井上下均采用双回路供电,I线来自温源110KV变电站LGJ-3×240-7.154km架空线路,II线来自和顺县110KV变电站的一回LGJ-3×240-14.856km架空线路。

变电站安设两台SZ11-10000/35/10型10000KVA主变压器,两台S11-M-1000/10/0.4KV型1000KVA低压变压器,主斜井敷设两趟MYJV22-8.7/10KV3*150mm2下井电缆进入中央变电所。

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10KV、660V配电电压,采掘工作面采用1140V、660V、127V配电电压,矿井地面采用10KV、1140V、660V、380V、220V 配电电压。

8、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安全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由KJ90NB升级为KJ90X型,现系统运行正常。

井下数据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千兆环网传输,实时数据上传到县、市、省应急局。

井上下安设监控分站共18台,在全矿各类传感器共计145台,能够满足井下各地点监控要求。

(2)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在工业场地安装2台SEF1165Z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在地面压风机房向井下供风。

供风量32m3/min,排气压力0.80MPa,
电机功率均为185kW。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井下输气管路主管采用φ159×4.5mm无缝钢管沿副井敷设;支管路采用直径133×4mm无缝钢管;顺槽采用φ89×4mm无缝钢管,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已接到采掘工作面,各巷道及作业地点按规定均配备了ZYJ(C)型压风自救装置。

(3)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水源取自地面静压水池,沿主斜井敷设一趟φ89*4无缝钢管,供水管路已接至采掘工作面,各巷道及作业地点按规定均配备了ZYJ(A)和KGS-2型供水施救装置。

(4)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使用KJ251A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KJ251-F8型6台。

人员定位KJF210B读卡器32台,定位井下人员流动方向和轨迹。

(5)通信系统
矿井安设了KTJ116型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自带安全耦合器)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台,容量200门,下井选用2根MHYV-50×2×0.5主通讯电缆,分别从主、副井井筒入井,保证井下通讯畅通,系统的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6h。

矿井安装有一套KT204无线通讯系统和一套T232井下广播系统。

(6)紧急避险系统
在井下集中轨道上山平车场处建设一座容纳规模为94人永久避难硐室并在地面打有钻孔直通避难硐室,二采区中部建80人采区避难硐室,硐室内按照设计安设有供风、供水、通信、监测监控、自救器、苏生器、呼吸器等设施设备。

安设了供水、压风、供电、监控、通讯系统。

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中部建临时避难硐
室。

存在风险:经过对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我公司各大系统运行正常,目前不存在此类安全风险。

(三)重大灾害治理方面
根据《山西和顺正邦良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审核认定,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种类有瓦斯、煤尘、煤层自燃、水文地质、机械危险性、采掘工作面顶板及其他(爆破)共计7个,不存在冲击地压灾害类型。

矿井成立有“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瓦斯防治管理机构以及以总工程为首的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人员配备齐全;每年制定有年度一通三防工作计划、瓦斯治理计划以及瓦斯治理工程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矿井制定有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和瓦斯防治管理制,制度齐全,每年进行修订一次,并贯彻至每一位员工,瓦斯检查制度完善,制定有月度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瓦斯超限采取立即停电撤人,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一个月内有2次瓦斯超限现象,立即停产整顿。

矿井2020年瓦斯等级鉴定直接认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回风立井工业广场内设置瓦斯抽放泵站,建立有地面瓦斯抽放系统。

瓦斯抽放监控系统为KJ90X型,对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管路及抽放泵站各类传感器进行监测。

严格按照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出现异常动力现象,停止工作面一切作业工作,切断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

煤尘无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井上下各作业地点按标准配备了消防器材,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机电设备和阻燃电缆、胶带等行为。

矿井成立有防治水工作管理机构,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和
各副矿级领导为副组长,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地测科长、探放水队长等管理人员人员配备齐全,成立有专职的探放水队伍,人员配备充足。

制定有采掘工作面探放水设计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能够切实加强我矿防治水工作管理力度,构建水害防治工作体系,提升矿井水害防治水平和工作的迅速、高效、有序进行。

井下开采严格遵循“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矿井成立有顶板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定有详尽的顶板管理制度,按职责分工落实到位,实行谁分管、谁施工、谁负责的属地划分管理原则。

加强矿压观测,大巷采用锚网喷浆支护,开拓掘进巷道采用钢棚支护,综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柱、前探梁超前临时支护,单体柱采取严格的防倒柱措施。

存在风险:经过对重大灾害治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该公司各大系统运行正常,目前不存在此类安全风险。

(四)安全监控系统方面
该公司按要求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安装有KJ90X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上下分站,本安型电源箱,各种传感器,传输电缆和系统软件组成。

地面中心站位于调度楼内,监控主机选用高性能、高稳定的工控机两台,当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由热备切换控制器自动投入运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设了相应的传感器(包括甲烷、一氧化碳、负压、温度、压力、开停、断电、风速、风门、风筒、烟雾等),数据传输正常。

井下中央变电所、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处安装有监测分站,甲烷传感器安设位置、报警、断电、复
电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每15天按规定要求安排人员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并对甲烷传感器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试验,监控分站每月调校一次,各种图纸、报表、记录齐全,不存在对瓦斯超限等数据异常情况未按规定进行处置。

存在风险:经过对安全监控及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目前我公司不存在此方面风险。

(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
已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六长”、专业技术人员等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在规定时间内考核合格,特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一般从业人员全部培训合格上岗;2021年重新修订了《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工作;2021年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进行全员贯彻落实;建立有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并落实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主体企业挂牌,领导下井检查问题已全部整改;建立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每月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未超生产能力;严格按照煤矿复产验收管理办法履行验收程序,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复产行为;已按要求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按要求每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存在风险:经过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目前我公司不存在此类重大安全风险。

(六)建设项目方面
我矿为正常生产矿井,不存在矿井改造建设项目。

(七)淘汰推出煤矿方面
我矿为正常生产矿井。

四、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及采取的防控措施
2021年3月9日由集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集中开展矿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指出本矿面临的主要风险,明确和落实本矿的安全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本矿采掘计划,2021年3月份回采工作面为150202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为150205回风顺槽系统巷掘进工作面和150206运输顺槽系统巷掘进工作面、150203准备工作面。

该矿在2021年3月份存在的重大风险为:
1、瓦斯方面:
150202工作面可能存在瓦斯突出风险。

防控措施:
①作业期间,若出现煤炮声连续不断、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片帮严重等异常动力现象,工作面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切断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
②施钻区域预抽钻孔必须严格按照钻孔设计执行,出现部分未施工到位钻孔,必须进行补打或延长预抽钻孔时间,确保预抽时间,编制钻孔竣工报告。

③加强工作面效果检验和区域验证。

④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配备压风供水自救装置、自救器、各类传感器等设备,符合要求。

2、防灭火方面:
150202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综合防灭火措施管控不到位,导致采空区着火风险。

①加强工作面通风系统管理,末采期间工作面通风系统保持不变,拆除期间工作面通风系统采用正压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