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峰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 . 反应物
B . 生成物
C . 催化剂
D . 消毒剂
2. (2分)(2017·杨浦模拟) 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装置是()
A .
B .
C .
D .
3. (2分)(2012·河南)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金刚石
B . 氧气
C . 铁片
D . 硫酸铜
4. (2分)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雨水
B . 矿泉水
C . 海水
D . 蒸馏水
5. (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 . 2个钠离子﹣2
B . 2个氢分子﹣2H2
C . 2个氧原子﹣2O
D .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6. (2分)(2019·南岗模拟) 下列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化合反应
B . 点燃酒精灯:氧化反应
C . 高炉炼铁. 置换反应
D .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过多复分解反应
7. (2分)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A . 3:1
B . 2:1
C . 3:4
D . 2:3
8. (2分) (2018九上·右玉月考)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回收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B . 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硬度不会明显降低
D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9. (2分)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 . 煅烧石灰石
B . 点燃木炭
C .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 . 碳酸分解
10. (2分)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 氢气作为一种最理想的燃料,现在还不能被广泛应用
二、填空题: (共11题;共53分)
11. (2分)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得知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________
A.组成完全相同 B.二氧化碳含量较低 C.水蒸气含量高 D.________.
12.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得知,这瓶物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根据标签上残留的信息进行如下分析:
(1)小明认为组成中含有氧元素,该溶液一定不是________氯化钠溶液.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________.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倾去上层清液,
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
量气泡
(3)【实验结论】
这瓶无色溶液是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反思】
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少量无色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泡.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
13. (7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用符号填空,下同)________构成的,氮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14. (3分)(2017·许昌模拟) 在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氢气和汞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才能够产生出离子的物质是________.
15. (2分) (2017九上·安阳期中)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①铁粉;②液氧;③海水;④洁净的空气;⑤氧化镁;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6. (11分) (2017九上·成都期中)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传统水处理工艺-经典“四部曲”(①过滤②絮凝③消毒④沉淀),被列为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为了提高水质,有些水厂增加了活性炭处理工序。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消毒剂有Cl2 , NH2Cl(一氯铵),O3 , ClO2;水的总硬度(以CaCO3计)不超过450mg/L。
(1)“四部曲”正确的工艺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2)活性炭处理工艺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以Ca2+计,水的总硬度不超过________ g/L.
(4)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X•12H2O],根据化合价计算X的值为________,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6)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有关水的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H2O H2 + O2
B . H2 + CuO Cu + H2O
C . H2O2 H2O+ O2
D . CO2 + H2O =H2CO3
(7)重水在核反应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重氢原子中有一个质子,相对原子量为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一个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
B . 重水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 . 一个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 . 一个重氢原子核中有1个中子
17. (2分)分子之间有一定________。
物体温度升高时,物质分子间的________变大。
18. (5分)(2019·覃塘模拟) 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 2个铜原子________。
(2) 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3)亚铁离子________。
(4)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
19. (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________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 。
(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时,进行收集,集完氧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
20. (4分)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初中常见的气体有________ (写两种),写出其中任一种气体实验室制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的气体,且E装置可以替代D装置来收集该气体,请简述该同学使用E装置来收集该气体的两种方法:________ ________。
21. (4分)分类、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请根据图标的作用.自拟分类标准,将下列常见的标志平均分为两类:
所选取的三个标志是(填序号)________ ,你的分类标准为________
(2)
小冰翻阅姐姐的高一教材,对教材中这个规律产生了兴趣:“同温同压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有相同的体积”.也就是说,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联想电解水的实验,明白了为什么产生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二倍.请你类推,空气的成分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约为________ ,如果完全燃烧42体积的氢气,至少需要________ 体积的空气.
三、探究题: (共1题;共10分)
22. (10分)(2014·梧州)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化学史非常感兴趣,在看到法拉第所写的《蜡烛的故事》后,参照法拉第在书中提出的问题,对蜡烛进行了深入的系列研究.
(1)【问题一】为什么蜡烛燃烧可以看到火焰而有些物质燃烧看不到火焰?
对照木炭、铁丝、氢气、甲烷等物质燃烧的现象,并查阅辞典中“焰”的字义后,大家一致认为蜡烛燃烧能看到火焰的原因是________.
(2)【问题二】为什么蜡烛燃烧的火焰总是竖直向上的拉长水滴状(如图1)?
小吴同学经过思考,给出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
(3)【问题三】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哪层的温度最高?
按照法拉第书中的提示,小周同学拿一张滤纸水平切入火焰中部,1﹣2秒后移出来,大家将看到滤纸上呈现的烧灼碳化痕迹最接近下列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图.法拉第这样的操作手法既解决了问题也体现了科学家的智慧.
(4)【问题四】蜡烛火焰中心处导出的气体可以燃烧,它的成分是什么?
小吴猜想: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
小周猜想:可能是蜡烛受热产生的石蜡蒸气;
你的猜想:________.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冷的湿毛巾包裹住一根较长的导管,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的中心以导出气体,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①如果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小吴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如果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小周的猜想是正确的.
(5)【问题五】蜡烛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小施同学设计了如图3实验装置以研究蜡烛的成分.在实验中,分别以无水CaCl2和NaOH浓溶液完全吸收蜡烛燃烧生成的H2O和CO2.(注:碱石灰为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假设蜡烛碎屑在A装置中完全燃烧.)
请回答:
①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②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小施同学精确称量了3.8 0g的蜡烛,在检查完装置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通入充足的氧气让蜡烛完全燃烧,最终收集到11.88g CO2和5.04g H2O.由此可知蜡烛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且通过计算得知该种蜡烛中碳和氢两种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通过上述关于蜡烛的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同学们沿着科学家的脚步重走了一段化学的发展史,并深深地体会到,只要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与质疑,哪怕是对习以为常的现象都勇于提出问题,探究无处不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11题;共53分)
11-1、
12-1、
12-2、
12-3、
12-4、
13-1、14-1、
15-1、16-1、16-2、16-3、16-4、16-5、16-6、16-7、17-1、18-1、18-2、18-3、18-4、18-5、
19-1、
20-1、
21-1、
21-2、
三、探究题: (共1题;共10分)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