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知道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学习难点】
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计算:
(1)(-20)+15=-5;
(2)(-4.25)+4.25=0;
(3)6.3+(-5.7)=0.6;
(4)0+(-10)=-10;
(5)⎝ ⎛⎭⎪⎫-34+⎝ ⎛⎭⎪⎫56=112
; (6)⎝ ⎛⎭⎪⎫-411+⎝ ⎛⎭
⎪⎫-711=-1.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合作探究
讨论思考教材P46“议一议”的问题
归纳:1.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括号,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方法指导: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后就可以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方法指导:除法转化为乘法后就可以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运算时,一定要注意
运算顺序.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二)自主学习
教材P46例1、2计算.
(1)-3+[-5×(1-0.6)];
解:原式=-3+(-5×0.4)=-3+(-2)=-5;
(2)17-16÷(-2)3
×3.
解:原式=17-16÷(-8)×3=17-(-2)×3=17-(-6)=23.
练习:计算:
(1)2×(-5)-(-2)2÷(-4);
解:原式=-10-4÷(-4)=-10+1=-9;
(2)4×(-2)3-8×(-3)+9;
解:原式=4×(-8)+24+9=-32+33=1; (3)⎝ ⎛⎭⎪⎫-83+⎝ ⎛⎭⎪⎫114+58-512÷⎝ ⎛⎭
⎪⎫-58; 解:原式=⎝ ⎛⎭⎪⎫-83+⎝ ⎛⎭⎪⎫54+58-512×⎝ ⎛⎭
⎪⎫-85 =⎝ ⎛⎭⎪⎫-83+54×⎝ ⎛⎭⎪⎫-85+58×⎝ ⎛⎭⎪⎫-85-512×⎝ ⎛⎭
⎪⎫-85 =⎝ ⎛⎭⎪⎫-83+(-2)+(-1)-⎝ ⎛⎭
⎪⎫-23
=-5;
(4)⎝ ⎛⎭⎪⎫14-16-13+32÷⎝ ⎛⎭
⎪⎫-123
. 解:原式=⎝ ⎛⎭
⎪⎫14-16-13+32×(-8) =14×(-8)-16×(-8)-13×(-8)+32
×(-8) =-2+43+83
-12=-10.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