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大纲
(70 学时)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
一、植物化学保护的内容
植物化学保护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农林及城市环境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和保障安居生活的一门科学,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如何充分发挥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有效性,尽量避免和防止三R问题的出现,以及保护环境。

同时需阐明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剂型特点和施用方法,环境对农药的影响等等。

这门科学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学、遗传学、气象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许多分支学科。

二、植物化学保护的目的要求
学习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药,充分发挥它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本课程总学时70学时,理论教学42学时、实验教学28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参观农药工厂等放到教学实习中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知识,能独立设计化学防治实验方案,能解决农作物化学防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绪论(2 学时)
1.植物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办法。

(重点)
2.介绍植物化学保护发展简况、特点和发展方向
3.介绍植物化学保护的学习方法,参考书和文献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2 学时)
1.农药、毒剂、剂量的概念
2.毒性、毒力、药效的概念。

农药毒力的表示方法(重点)
3.影响农药毒力和药效的主要因素(重点)
4.农药分类
5.农药对植物影响,人及高等动物的毒性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4 学时)
本章是化学防治中应用基础理论。

重点应放在应用技术方面。

1.农药分散度的基本概念,分散体系在使用上的重要性
2.农药的辅助剂:①填料、湿展剂、乳化剂、溶剂、增效剂。

②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应用原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③混合型乳化剂。

3.剂型及质量标准:①粉剂②可湿性粉剂③乳剂④颗粒剂⑤胶悬剂⑥缓释剂
4.农药使用技术,喷粉、喷雾、撒施、熏蒸的特点
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螨剂(12 学时)
1.杀虫剂分类
2.杀虫剂的作用机理:①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②杀虫剂的穿透、转移及排泄
③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水解酶、硝基还原
酶、谷光甘肽还原酶
3.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重点)
①昆虫神经系统的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
②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③杀虫剂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④杀虫剂对轴状体的作用
4.杀虫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5.主要杀虫杀螨剂
①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应用性能、特点。

重点: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辛硫磷、杀螟松、奎硫磷、甲基异柳磷。

②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应用性能。

特点。

重点:叶蝉散、呋喃丹。

③巴丹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特点。

重点:巴丹、杀虫双。

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史,化学结构、性能、用途演变过程。

重点:氯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氟菊酯、醚菊酯。

⑤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种类、性能、应用特点。

重点:苯甲酰苯脲类:灭幼脲、杀虫隆、定虫隆;塞嗪酮类:灭幼酮。

⑥杀螨剂的种类、特点。

重点:三氯杀螨醇、双甲醚、克螨特、溴螨酯、尼索朗
⑦新杀虫杀螨剂的介绍。

第四章杀菌剂及杀线剂(6 学时)
一.七十年代后杀菌剂的主要变化
1.杀菌剂的品种变化。

非内吸保护剂-内吸杀菌剂-混合剂
2.病原菌抗药性问题的突出。

3.病害化学防治原理、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化学免疫三者之间地位的变化。

4.对病菌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

二.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特点、方法
2.土壤消毒、特点、方法
3.地上部喷施的特点。

为防止病菌抗药性的发展而采用的一些新方法
三.杀菌剂各论:主要以化学结构分类为主
各类药剂的理化性质(使用特点)、生物学活性(抗药性情况),对病菌的作用机理。

(重点)
四.杀线剂
1.线虫病害的特点
2.杀线虫剂的主要种类
第五章除草剂(6 学时)
一.除草剂的分类、作用方式、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使用方法及化学结构四方面讲述
1.除草剂的分类及结构
2.除草剂的选择性、时差与位差形态选择、解毒剂选择、生理生化选择
3.除草剂被植物吸收、输导及作用机制
4.除草剂的使用方法:茎叶处理、土壤处理、除草薄膜的使用(重点)
5.除草剂的混用
6.环境对除草剂的影响
7.常用除草剂的应用(重点)
第六章杀鼠剂及其它有害生物防治剂(1 学时)
1.杀鼠剂的分类
2.杀鼠剂的使用技术
3.常见的杀鼠剂品种(注意提醒毒鼠强等违禁杀鼠剂)
4.杀线虫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杀软体动物剂的主要类型
第七章植物生长调节剂(1 学时)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
4.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品种
第八章农业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综合治理(2学时)
当前抗药性发展概况(害虫和病菌两方面)抗药性的定义、类型、耐药性、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复合抗性的意义。

抗性形成、机制、行为、生理生化等问题的论述,克服和延缓抗性的措施。

第九章农药与环境安全(2学时)
1.农药的环境行为及残留毒性;农药对天敌的影响;农药对受粉昆虫和家蚕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及有益动物的影响。

2.农药残留概念、残留毒性的规律。

3.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大气、土壤、水)食物中农药的污染,主要包括食物链、生物富集、食物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4.防治污染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药管理、制定使用范围、允许最大残留、安全间隔、发展安全高效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

(重点)
第十章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2 学时)
1.农药的生物测定(重点)
2.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第十一章农药的科学使用(2 学时)
1.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重点)
2.施用农药与保护天敌
3.农药混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