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53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34.153
提高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效率
①
曾勤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随着运维一体化及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推进,呼吸器变色硅胶的更换已成为运维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按照现有的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更换,大约需要30~60min时间,同时有可能造成呼吸器玻璃桶损坏的情况,影响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安全。
而在此期间,根据规定需要将变压器的本体瓦斯保护退出,对主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缩短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间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主变呼吸器 硅胶中图分类号:TM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12(a)-0153-02
①作者简介:曾勤(1981—),男,汉族,湖南娄底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现状调查
2015年12月,对运维四班2015年全年主变呼吸器更换硅胶时间(从调度下令开工到汇报工作完成)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2 分析原因
2.1 原因分析
针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方面,对造成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耗时长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制作出了如下因果图(见图1)。
2.2 要因确认
通过对影响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效率的各种原因进
行分析论证,筛选出主要原因,如表2所示。
3 制定对策
针对经确认的一个要因,小组召开了研讨会,以要因确
认标准作为分目标,制定了对策表,做到问题清楚,目的时间明确,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对策表如表3所示。
4 对策实施
实施一:制定改造方案。
针对影响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效率的因素,利用备用主变呼吸器对主变呼吸器进行了结构改造设计,如图2。
改造过程中发现下端口的的放料口可以和呼吸口共用,提高呼吸器的密封性,对设计进行了修改。
改造后的
序号
地点更换次数(次)
平均用时(min)
备注
1杨家滩变电站541有一次工器具准备不足无法更换2君子塘变电站
4
35
有一次呼吸器备件型号不匹配无法更换
表1 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用时(min )
表2 要因确认表
表3 对策表
图1 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用时过长因果图 图2 主变呼吸器结构改造设计图
序号原因验证内容
是否要因1
更换流程复杂现在的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需要将呼吸器整体拆卸下来,为了保证其密封性,安装时又要做到十分细致,极大的影响了硅胶更换效率,因此是要因。
是
序号要因对策
目标措施
地点1
更换流程复杂
对主变呼吸器进行了结构改造
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
间缩短50%1、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
2、逐步改进并试验
变电站现场
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54
主变呼吸器更换变色硅胶将变得更加简便,所需工器具更加精简。
实施二:试验并改进。
经过对主变呼吸器结构的改造,使得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无需将主变呼吸器拆卸下来,只需从下端取下油封杯然后取下呼吸口网孔状瓶塞,由于重力作用,受潮硅胶将自动掉出,待受潮硅胶掉出后装上网孔状瓶塞,打开呼吸器上端侧面密封塞倒满硅胶后重新封好密封塞装上油封杯即可。
5 效果确认与检查
(1)针对新结构的呼吸器更换工艺,对成员进行了培训,使成员熟练掌握新的更换技术。
(2)原有的更换流程必要工具有硅胶、扳手、起子,而更换改造后的呼吸器变色硅胶只需要准备硅胶就可以完成更换工作。
模拟现场主变呼吸器变色硅胶更换流程,从调度下令开始计时,到向调度汇报竣工结束。
用结构改造后的主变呼吸器进行了硅胶更换试验。
通过试验数据可以分析,改造后的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间缩短了58%,完全达到了活动目标。
6 结语
由于新结构的主变呼吸器需准备的工器具比改造前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简便,规避了很多影响现在主变呼吸器存在的许多次要因素,硅胶更换时间应该缩短更多.主变呼吸器硅胶更换时间的大幅缩短,工器具准备的简化,更加能够把主变呼吸器更换工作和站内其他工作结合起来;结构的改造使得主变呼吸器内未受潮硅胶变得可以回收利用(在变色硅胶全部掉出外及时堵上呼吸口可以使未变色硅胶继续使用),减少了材料的损耗,减少了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保正.因更换硅胶导致气体保护动作故障[J].农村电
工,2013(12):36.[2] 周智刚,王庆,修学增.变压器呼吸器畅通测试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变压器,2014(9):35-37.
[3] 张壮领.主变呼吸器更换硅胶的方法及优化探讨[J].科技信息,2009(36):671.
(上接152页)
上时,主要利用相应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对
配电保护故障做实时诊断;这个过程中专家系统是基于生产式规则系统故障进行实时采集,此类方式生成原理则是用规则形式将保护、断路器动作逻辑与运行期间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经验,进行专家系统纳入形成较为完善的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库,之后按照报警设施反馈信息对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得出电气设
备故障诊断具体结论[3]。
结合实际来看专家系统在基于生产规则系统的故障诊断,在当前电气自动化故障诊断中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其对基于生产规则中部分规则能够直接进行合理增加、删减、修改,以此来保障整个诊断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可针对以往无法第一时间确定问题,做实时处理,此类故障诊断方式与人类语言习惯结论呈现相符性,可有效协助相应专业工作人员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故障诊断结果,节省实际维修时间,使整个电气自动化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3 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创新,使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全面优化。
从目前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智能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改善电气自动化控制效果明显,其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优化则主要表现为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其中直流传动控制系统即对相应电气设备,在不同模式中对相应系统中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判断处理,使相应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充分得到发挥。
而交流传统控制系统则是在实际运行期间对交流电气设备以及其所驱动客观环境参数,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诊断,此类控制方式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应电气自动化定位时间,促进其对负载转矩、非初始速度变化范围控制,以此使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全面优化[4]。
3 结语
通过对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创新分析,可
以看出其所具有的有效简化自动化模型、促进电气工程系统控制效率、突出自动化控制实质性效果较为突出,同时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专家系统、直流及交流传动控制应用创新使整个电气自动化运行应用完善性、故障诊断高效性、控制系统优化性充分得以体现。
因此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创新,是我国整个电气行业能够高效、稳定、快速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洪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249.
[2] 李燕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7):100-102.
[3] 杨松.试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
[4] 隋丽.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