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价值工程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个地区水资源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社会规模的现状和发展,就成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的基础性的
尺度和指标。
衡量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以及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综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从而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由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但至今尚缺乏一个系统
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即便是关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
义,国内外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研究角
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现阶段和可预期的将来某段时间内,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所能够提供的支撑能力。
该定义包括以下几点内涵:
1.1承载力的空间属性评价区域可能是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因为不同区域内影响水资源量承载力的因素如水资源量、社会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等都可能不同,因此要明确评价区域的空间范围。
1.2时间属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评价区域内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可
能发生的变化。
1.3承载能力承载力的对象是本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评价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承载对象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能提供支撑能力的大小。
2指标体系的建立——————————————————————
—作者简介:冯旺(1987-),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为水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崔岩(通讯作者)(1965-),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冯旺FENG Wang ;崔岩CUI Yan ;杨建立YANG Jian-li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摘要: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界定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化以往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运算又能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性与准确性的优点。
Abstract: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ocio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the articl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build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based on this the AHP-Delph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this method simplify the past evaluation process complex math but also to ensure evalu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of results.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Key words: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26-02
4面料再造与服装款型
造型设计广义上是指形态设计狭义上市指产品设计,也就是服装造型的设计。
通常,服装设计首先是设计造型。
面料再造的肌理与服装款型相匹配才能与服装款型相结合。
添加辅料的面料再造的面肌理呈现的是一种“以形带面”的为服饰所用的独特艺术效果,可以看做是一种类似
于浮雕的介于二、
三维之间的形态设计。
经过再造的面料其表面会形成包含立体的触觉肌理造型和平面的视觉肌理阔形的肌理造型,这些形与服装整体造型有微妙但不能被忽视的关系。
首先:立体的触觉肌理造型。
如一条造型呈A 形的长裙,使用抽褶工艺把丝带缝缀在面料上进行面料再造,最后所呈现出的放射状肌理与裙子整体造型搭配,凸显裙身的A 形造型感。
这个例子体现的面料再造所呈现出的微妙肌理造型配合服装款式整体大型。
5结语
“低碳服装”是伴随当下时尚的低碳经济,孕育于绿色环保浪潮,低碳服装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考验,绿色生态服饰作为服饰时尚的新概念被及时提了出来,它主要包括服饰面料及辅料的绿色倡导和穿着方式的生态化。
把面料再造引入服装设计,倡导消费和使用生态服装,延长服装穿着的时效性,必将成为未来服装市场的一个重要卖点。
参考文献:
[1]王庆珍.纺织品设计的面料再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朱远胜.面料与服装设计[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008.11.
[3]郝淑丽.服装产业低碳模式探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08).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