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 小池塘、大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三小池塘、大世界
作者:路绳彬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

2、使学生学会分析生态系统。

(二)方法与过程培养目标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严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格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自主的创新人格。

二、明确五点
(一)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
(二)难点:如何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德育点:将观察池塘列为德育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四)创新点:将分析生态系统组成列为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空白点:将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为空白点。

三、教具
各种图片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导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唱“童年”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歌声领会池塘的美丽。

从而引出池塘这个生态系统。

(二)师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1、观察池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在池塘中生长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并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然后引导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内容如下:
(1)我观察到的生物有什么?
(2)它们形成的食物关系有哪些?
(3)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
教师在处理食物关系这一问题时,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食物链,并强调食物链的起点一般为植物。

然后让每一个学生写一个食物链。

最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将食物链这一个知识点掌握。

对于生存条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缺少水草,池塘的生物会怎样?如果外界条件改变,池塘会这样变化?
经过师生的合作分析,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组成。

2、分析生态系统
让学生自选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分析结合下列问题分析。

(1)你能统计一下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吗?
(2)你所观察的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最多?为什么?
(3)生态系统中死去的动物、植物为什么会腐烂?它们腐烂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
(4)各小组选取的不同地点中的生物种类相同吗?这些生物之间可以形成怎样的生物关系?与非生物又有什么关系?
(5)为什么随机选点对于生态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六、教师小结
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总结归纳。

并渗透提出生态平衡的内容。

有利于下节课的学习。

七、教师体会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并构建出知识体系。

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变成了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的、赞赏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终实现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

不足之处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问题讨论得不够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