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六单元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观察下图所示史料,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长征取得了胜利
2.“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表明哪一战线正式建立( )
A.抗日统一战线
B.革命统一战线
C.民族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
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4.美国《时代》杂志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5.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最大意义在于 (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6.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
”这一观点( )
A.赞扬了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牺牲华北以力保华中
7.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铭刻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
A.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B.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8.“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完成土地革命 B.巩固苏维埃政权 C.团结抗战到底 D.组织百团大战9.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这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0.家书是一种承载历史的特殊载体。
1938年10月,一封由马来亚寄往晋江的家书中写道:“适逢环境恶劣,艰难得利……咱国抗战当头,粮食高贵,壮丁费浩繁……咱被派壮丁费若难推辞,亦须看破”。
从家书中可知当时()
A. 营商环境相对宽松,赚钱容易
B. 国内粮价稳定,物资充足
C. 国难当头,人民坚定支持抗战
D. 抗战士气低落,前途渺茫
11.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
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
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
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
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任举一例,在这次事件发生后,中国军人勇于牺牲的感人事迹。
(4分)
【国难之中的合作】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在这份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
(2)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对待历史的态度】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
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
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绝不会容忍和姑息。
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3)根据材料,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
对日本某些势力要为侵略历史翻案,你有何看法?(3分)
答案
答案
1.C
2.D
3.D
4.A
5.D
6.B
7.C
8.C
9.C 10.C 11.C
12.(1)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发生后,佟麟阁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英勇牺牲,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历史和领土问题。
历史不容篡改;应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能开创未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