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人与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十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5.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3.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教学难点
1.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
海明威,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又名《战地钟声》)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这件事给了海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他开始动写《老人与海》。
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老人与海》问世后广受好评,1954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常识:
“冰山理论”
所谓冰山理论: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电报体小说
内涵:指小说中一种语言文体风格。
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复句,很少用形容词,文字简洁如同电报,故名。
美国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体写作。
特点: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
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整体感知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海》小说的高潮部分,请在文中找出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
并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故事情节
一、(127)第一回合,勇斗灰鲭鲨。
二、(2847)第二回合,勇斗两条铲鼻鲨。
三、(4853)第三回合,打败独自赶上来的铲鼻鲨。
四、(5482)第四回合,勇斗一齐逼来的铲鼻鲨。
五、(8397)第五回合,与群鲨搏斗。
合作探究:
1.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作用:
(1)独白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言为心声”,在面对挑战时,老人不断说“你想得太多啦,儿。
”“但是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
”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就一定要想办法去揍死它们。
”“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都写出老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展现出他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点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人物独白也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些独白,反映出老人对现状的理智分析,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暗示老人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挑战
(3)小说中的独白还能突出中心,表达主题。
如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2、塑造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用了什么方法?圣地亚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特点:
永不言败、不屈不挠、
绝不服输
(坚忍不拔、果敢坚毅、英勇无畏、顽强)沉着冷静(理智)
积极乐观、自信、
心怀希望经验丰富、技能高超尊重自然、敬爱生命孤独脆弱
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片真正的大海,一群真正的鲨鱼……如果我的描写足够精彩和真实,那么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
”
思考:“大马林鱼”“鲨鱼”“大海”“老人”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老人象征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力;
大马林鱼象征着人类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搏斗场,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鲨鱼象征着人生路上不可预测的“残酷性障碍因素”。
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结果,揭示了人类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和绝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
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本文结构简洁,情节不蔓不枝,情节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单纯而集中。
(2)人物单一,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3)语言直白、简洁,描写准确生动。
: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自白,句子简短,语言准确生动;没有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没有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没有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思考探究
为什么在结尾要把鱼的骨骸写成是鲨鱼的?身边还守护着一个孩子“正在梦见狮子”这样写有何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