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能够理解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以及其启示底层人群被关注问题。
3.能够熟练运用“影子”的比喻。
4.能够在语文学科中,把握课文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生活感性思维、文化及语言素养。
5.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掌握简单的阅读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影子”的具体含义,掌握和应用比喻的方法。
2.分析主人公的内在情感变化,体会人物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过程。
3.通过“盲”的比喻理解及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通过询问学生对“影子”的理解,引出“影子”的比喻含义,并且通过这个比喻,引出本篇文章的主题。
学习环节
阅读理解
1.给学生阅读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致情节。
3.阅读第一段课文,让学生呈现“影子”的画面,并且通过比喻理解这个朵朵云的造型是如何来到盲孩子的身旁的。
4.阅读第二段课文,体会主人公对“影子”有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5.阅读第三段课文,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包括从开始对“影子”感到恐惧,到后来感到好奇,最后变得亲近,并且深入揣摩“影子”的内在含义。
6.阅读第四段课文,带领学生思考“盲”的比喻意义。
深入剖析
1.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谈论对“影子”这个比喻的理解,加深对“影子”的理解和文化素养。
2.带领学生探讨主人公情感的变化,从心理描写入手,体会事件对主人公思想的影响,分析主人公内在的思想构成,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3.观察“盲”这个比喻,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对底层群体的关注及其作用。
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整个课程,通过对比理解和分析,回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怎么理解“影子”的比喻?写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
3.思考一下社会底层人群的问题,并写一篇文章。
教学评估
1.课中学生的互动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通过课堂上的提问、综合测试或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