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风险辨识 / 评估报告
目录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调查说明 (1)
一、评估调查目的 (1)
二、评估原则 (1)
三、编制依据 (2)
四、评估组织 (4)
五、评估过程 (4)
六、风险评估范围 (4)
七、评估方法 (4)
八、事故风险辨识评估 (5)
九、评估结果 (10)
1、火灾爆炸 (10)
2、机械伤害 (10)
3、物体打击 (11)
4、触电伤害 (12)
5、高处坠落 (12)
6、车辆伤害 (13)
7、自然灾害 (13)
十、预防控制措施 (13)
十一、应急资源调查 (13)
十二、周边应急资源调查 (16)
十三、应急资源不足与差距分析 (16)
十四、应急资源调查主要结论 (16)
十五、完善应急资源的具体措施 (17)
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塔里木分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评估调查目的
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确保安全作业,由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进行风险评估。

二、评估原则
⑴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⑵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三、编制依据
3.1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
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第69号
3.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19第29号
3.1.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3第4号
3.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8第24号
3.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主席令2007第493号
3.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令修订
3.1.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
3.1.9《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
[2010]23号
3.1.10《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1-22发布
3.1.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
3.1.12《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09第21号
3.1.13《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国家安监总局第十五部门公告第15号
3.1.1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3.2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3.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 9007-2011
3.2.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10
3.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4
3.2.5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AQ/T 4208-2010
3.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3.2.7《防治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3.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8
3.2.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3.2.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
3.2.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
3.2.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
3.2.13 《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
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四、评估组织
风险评价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风险评价小组名单
五、评估过程
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2、收集分析资料、现场勘察
3、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4、评估汇总交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
六、风险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主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主要包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工艺装置和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的风险性分析
七、评估方法
1、直接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判断为重要危险源: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的情况;曾发生过重大以上的事故,且仍未采
取防范措施的情况;直接观察到的事故隐患,但无预防控制措施的情况。

2、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初步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主要工艺、装置等进行分析。

通过对生产装置及工艺、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辨别装置的危险部位、主要危险特性以及可导致重大事故的缺陷和隐患,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

(1)分析步骤
收集有关资料,对要进行分析的系统作基本情况了解; 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触发事件;
3、推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危险性等级
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灾难性的,会造成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八、事故风险辨识、评估
8.1公司概况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塔里木钻井公司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
塔指小区五区乙方公寓,成立日期:2013年09月18日,经营范围:钻井、修井、完井、测井、测试、录井、井下作业服务,井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服务,井筒工程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设备、管具、机械的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租赁,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油气井钻井工作,是一家18支队伍、1390名员工的综合性一体化钻井公司,经过专业机构培训,已取得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资格证、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资格证、司索指挥证、压力容器证、叉车证、登高证、低压电工证、熔化焊接与切割证、气瓶充装证、HSE证、司钻证、硫化氢证。

表2-1作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8.2 事故风险辨识
表2-2 主要事故风险及影响范围一览表
九、评估结果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粉尘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

1、火灾爆炸
事故类型
根据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可能造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
1.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粉尘堆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等。

2.客观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雷击、设备、材料质量、天然气泄漏等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维修过程或使用到产生明火散发的设备(焊机、气焊、角磨机等),一旦遇到明火容易造成火灾爆炸的发生,设备使用电气设备也存在火灾的发生隐患,如果发生火灾,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生产和公司财物的安全,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危机人身安全。

2、机械伤害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机械设备的转动部分、皮带传动部分若没有防护罩或防护罩损坏或检修拆下防护罩,未及时恢复,由于设备高速运转,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尤其是压铸课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压铸机,存在挤压部分,人进入压铸机内,若发生机器故障,则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类型
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危害程度分析
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3、物体打击
事件特征
(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
(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
(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
(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

危险性分析
使用电动工器具的切割作业时,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手锤、大锤等工具打击伤害。

高处落物引起的打击伤害:包括高层建筑冬季结冰坠落,物资库房货架等落物。

电动、气动、液动阀门等机械控制部分在阀门开关时造成的打击伤害。

旋转设备修后试运时转动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4、触电伤害
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果这些设备保护接地不好或者失效、漏电等,可能导致设备带电,会导致操作人员触电,发生触电事故。

事件特征
(1)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
(2)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
(3)人体在电磁波照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

(4)触电事故的特点是事故发生突然、时间短、后果严重。

危险性分析
使用电动工器具时,电动工器具外壳漏电。

电气设备外壳漏电。

电灯开关、插座破损,带电部分外露。

员工劳动保护使用不恰当。

带电作业。

临时用电使用的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过程中,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

检修、检查或操作过程中忽视安全措施。

5、高处坠落
登高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不戴安全带,临边洞口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属于常见多发事故,事故多发生在临边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区域,高空坠落事故中施工人员从高处作业区域坠落,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

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

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


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出现。

6、车辆伤害
厂区空间受限,道路狭窄,现场车辆、人员较多,速度过快或违章作业均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7、自然灾害
洪水、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危险。

事故类型
防台防汛事故指因台风、暴雨、洪涝或潮汛等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等事故类型。

危险程度分析
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事故是常见的事故,特别在沿海地区的春、夏季节常有出现。

公司地处沿海,如果防御不到位,一旦发生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事故,将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化品存贮,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公司仅存储有200ML的过氧化氢溶液用于试验,储存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十、预防控制措施
1、通过本次评估结果,要求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收集生产安全方面的信息,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安全查记录。

3、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必须佩带劳保用品。

4、加强对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使其熟悉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程,掌握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各种具体管理要求等。

5、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岗位监控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