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小结归纳(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词三首》、《藏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易读错的字。
彼.此(bǐ pǐ)细腻.(ěr nì)汤匙.(chíshí)褐.色(hè kè)栖.息(qī xī)白粥.(zōu zhōu)擦.汗(cā chā)掺和.(huo hé)正.月(zhēng zhèng)嘟囔.(nāng rāng)肿.胀(zhǒng zhōng)黄焖.鸡(mèn mēn)机杼.(zhù shù)僧.人(sēng shēng)藏.戏(cáng zàng)一钹.(bó bá)
二、词语听写。
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
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
三、形近词组词。
蒜(大蒜)摊(摊开)眨(眨眼)贩(贩卖)祟(作祟)滩(沙滩)贬(贬低)板(木板)醋(陈醋)难(难过)宵(元宵)彼(彼此)酸(很酸)拌(拌嘴)霄(凌霄)波(波浪)酷(很酷)伴(伙伴)消(消失)披(披衣)饺(饺子)绊(绊倒)燃(燃放)贺(祝贺)较(比较)擦(擦掉)然(然后)货(货物)郊(郊外)察(观察)染(染色)贷(货物)骆(骆驼)驼(骆驼)恰(恰好)烟(烟火)洛(洛阳)驮(驮着)洽(融洽)咽(咽下)腊(腊月)匙(汤匙)嘟(嘟囔)褐(褐色)蜡(蜡烛)题(题目)都(都是)渴(渴了)借(借书)搅(搅拌)肿(肿胀)喝(喝水)粥(稀粥)揽(搅拌)钟(钟表)缸(水缸)弱(弱小)觉(觉得)仲(仲尼)卸(卸下)腻(细腻)稠(浓稠)熬(熬过)缺(缺少)贼(小贼)绸(彩绸)遨(遨游)脏(很脏)
调(调整)傲(骄傲)赃(赃物)候(等候)章(章节)泣(哭泣)盈(盈盈)侯(王侯)卓(卓越)位(位子)盘(盘子)猴(猴子)音(音乐)拉(拉着)监(监考)
脉(脉脉)栖(栖息)鸦(乌鸦)
泳(游泳)洒(洒水)鸭(鸭子)
咏(歌咏)晒(晾晒)雅(高雅)
四、修饰词。
(红红)的对联(酒肉)的味道(各色)的年画
(特有)的玩具(快乐)的日子(大碗大碗)地装着(预备)整齐(有声无力)的叹气(松劲)的话
(咆哮)的江水(能歌善舞)的七兄妹(雄浑)的歌声
(神秘)的笑(万象更新)的气象(叮叮)地响
五、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规矩—(规则)间断—(中断)娴熟—(熟练)稀奇—(新奇)敦厚—(忠厚)柔顺—(温顺)雄浑—(雄壮)惊异—(惊讶)猜想—(猜测)资格—(资历)搅和—(搅拌)预备—(准备)叹气—(叹息)合拢—(聚陇)照常—(照旧)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有声无力—(精疲力尽)零七八碎—(杂七杂八)
反义词
敦厚—(奸诈)朴实—(浮夸)柔顺—(暴躁)清楚—(模糊)反抗—(屈服)浓稠—(稀薄)整齐—(杂乱)沸腾—(沉寂)高超—(低谷)娴熟—(生疏)间断—(连续)充足—(缺乏)万不得已—(心甘情愿)截然不同—(一模一样)
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六、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意: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作者感慨时光易逝、生命短暂,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努力,有所作为。
七、成语积累。
关于春节的四字成语:万象更新福星高照欢天喜地阖家欢乐吉祥如意五福临门
含“然”的四字词语:截然不同油然而生庞然大物安然无恙嫣然一笑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有声无力苦尽甘来黑白相间
古往今来来龙去脉厚此薄彼
AABB式的词语:糊糊涂涂兢兢业业端端正正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纷纷扬扬
含数字的四字成语:两面三刀一叶知秋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福临门六亲不认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ABCB式词语:优哉游哉一动不动将计就计应有尽有将心比心心服口服
八、词语解释。
万象更新: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彩排: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
擦黑:薄暮;傍晚。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娴熟:熟练。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嘟囔: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咆哮:大吼大叫;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两面三刀: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敦厚:指脾气温和性情憨厚,忠厚。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优哉游哉:悠闲的样子,指生活悠闲自在。
九、佳句背诵。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十、课文中心思想回顾。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足。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其中重点写了八二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二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二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
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十一、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1、《北京的春节》一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材料的处理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
其中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三个高超部分描写较为详细;对过春节前的准备和春节结束的描写较为简略。
这样的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有助于读者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2、《腊八粥》文中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课文详细写了等粥部分,略写了喝粥部分。
重点通过写八儿等粥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欢和渴望,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喝粥的部分篇幅很短,却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让读者体会到了腊八粥给人们的幸福和满足。
作者通过这样详略分明的描写,层次分明地把中国的传统食物——腊八粥特殊的地位呈现出
来了。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
臣的家中。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意: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6、《藏戏》和《北京的春节》在内容、写作顺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内容上,《藏戏》主要介绍藏戏这一独特剧种的形成和艺术特色,而《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风俗。
写作顺序,《藏戏》是从各种不同事物,《北京的春节》以时间顺序。
表现手法,《藏戏》主要采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藏戏的形成及特点,《北京的春节》则具体介绍了北京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富有情趣,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事情。
语言风格上,《藏戏》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很有文学色彩,《北
京的春节》语言朴实、自然、准确、精炼,颇有老北京的味道,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