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合集下载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陈情表》是唐代文学家文天祥所写的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

下面是《陈情表》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臣亮言:臣以险衅破贼之余,进退触篱笆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陈情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原文、译文及注释)

陈情表(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西晋]李密【作者小传】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题解】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臣密言:臣以险衅[1],夙遭闵凶[2]。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6],晚有儿息[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9],茕茕孑立[10],形影相吊[11]。

而刘夙婴疾病[12],常在床蓐[13],臣侍汤药,未曾废离[14]。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15]。

前太守臣逵[16],察臣孝廉[17];后刺史臣荣[18],举臣秀才[19]。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20],寻蒙国恩[21],除臣洗马[22]。

猥以微贱[23],当侍东宫[2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5]。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26],责臣逋慢[27];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28],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9],欲苟顺私情[30],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31],凡在故老[32],犹蒙矜育[33],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34],历职郎署[3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6]。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下面是《陈情表》文言文赏析,为大家提供参考。

赏析1《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

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倾苦情。

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

苦情动心,真诚感人。

说难情。

首先是进退两难。

一方面是推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

四次征召,先地方,后朝廷。

国恩难报,君情难违。

另一方面,祖母供养无主,疾病日重。

养恩难忘,亲情难舍。

其次是强人所难。

在辞不赴命,辞不就职之后,作者等来的是诏书的责备、郡县的逼迫、州司的催追。

在申诉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无奈的话语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圣朝”统治者强人所难的不满之情。

消疑情。

“少仕伪朝”,屡召不应,难免让晋朝统治者产生怀疑。

是贪恋旧朝,“忠臣不事二君”,还是疑虑“圣朝”,顾虑重重?无论两种想法的哪一种得到证实,都可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

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对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场,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晋朝统治者心中的郁结。

接下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苦情的再次强调,既顺应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又委婉地告诉了晋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表忠情。

先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触,后有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终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î)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ïng)。

茕茕(qiï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ï),宠命优渥(wî),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î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î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
• • • • • • • • • • • • • •

1. 看到、遇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儿童相见不相识 2. 拜见、会见:孟子见梁惠王 见蔡桓公 3. 显现、出现:相形~绌 图穷而匕首见 4. 看法、见解:~仁~智 各抒己见 5.观察、知道、了解:见机行事 6.推荐,介绍:见其二子焉 何不见我于王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自己如何:诚恐见欺 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辱问于长者 慈父见背 见谅

• • • • • • • • • 1、草名,即女萝:履巉岩,披蒙茸 2、阴暗:鸿蒙初开 3、愚昧幼稚: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蒙昧 4、覆盖:蒙面 5、冒充、欺骗:蒙骗 6、遭受:蒙冤 7、继承:惠文、昭襄蒙故业 8、蒙受、得到、承蒙:昨日蒙教 寻蒙国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1、古代长度单位:千寻铁锁沉江底 无寻尺之禄 2、寻找、寻求: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探究、研究、推求 :皆可寻其源 盖寻迷以知著 4、副词,不久、随后:寻蒙国恩 未果,寻病终 5、介词,顺着、沿着:绍遂寻山北行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吾东言:吾本书生,求学苏大。

本科四年,默默无闻;工作两载,勉强度日。

双父母,愍吾潦倒,常施援手。

吾多不得志。

高考不行,擦肩心属,至于工作,既无风光,前途微茫。

捉襟见肘,鲜有改观。

外无雪中送炭之友,内无高门大户之亲。

客落他乡,孤苦伶仃。

而妻琳婕瘦弱,时有微疾,力不能及,愧疚非常。

适父从政,施吾与便。

现佳麦李总,察吾实诚;后副总总助,授吾技能。

吾志出人头地,励精图治。

奋斗三月,晋副主任。

寻蒙赏识,身先士卒。

人微言轻,屡遭碰壁,非吾不曾呕心沥血。

吾萌生退意,辞不就职。

李总私爱,循循善诱。

车间生产,诸多不顺,屡试屡败,燃眉之急。

吾若置若罔闻,则以难于心安;欲另辟蹊径,则目无尊长。

吾之进退,实为狼狈。

三生有幸,吾有妻如斯。

凡在抑郁,关怀备至;吾运不济,不离不弃。

且吾更事苏北,两地分居,聚少离多,诸多不便。

今吾事业起步,劳碌非常,繁文琐碎,以厂为家,家庭之事,付出甚少。

独留妻茕茕孑立,形单影只。

事业家庭,实难兼顾。

天南地北,无以诉衷肠,有妻如斯,得以倾全力。

伉俪情深,将心比心,是以万水千山难阻。

吾东今年二十有六,工作至今三年有余,是以吾与子偕老之日长,年轻之日短也。

年轻气盛,壮志凌云。

吾之心思,非独吾之友人,及吾之父母,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媳妇体吾执著,容吾三年。

庶吾侥幸,卒有小成。

吾出当慈父,入当能厨。

吾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①以:因为②险衅: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险,艰难,祸患;衅,灾祸③夙:早时,这里指年幼的时候④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⑤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宾语前置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①见背:指弃我而死去;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②夺:强迫(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①悯:悲痛,怜惜,怜悯②躬亲:亲自(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①不行(古今):不能走路②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③至于(古今):直到④成立(古今):成人自立(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①终:又②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③门:家门④祚(zuò):福分(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①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②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③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④应门:照应门户⑤僮:童仆⑥茕茕:孤单的样子期⑦孑:孤单⑧吊:安慰(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夙婴疾病(宾语前置句),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①婴:被……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②蓐:通“褥”③废:废止,停止服侍④离:离开(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①逮:及,到②奉:承奉③沐浴:承蒙④清化:清平的教化察:考察和推举⑤孝廉:名词作动词,作为廉孝⑥举:推举⑦秀才(古今):优秀人才(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原文1、《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2、翻译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有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做伴。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原文: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魏晋:西晋·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悯一作:愍;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刘一作:祖母)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陈情表》原文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赏析《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这篇文章以情动人,言辞恳切,充满了对祖母的深情和无奈。

咱们一起来瞅瞅这篇感人至深的《陈情表》原文,再好好品品其中的韵味。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赏析开始啦!先来说说这文章的背景。

李密当时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是皇帝的诏令,要他去当官;另一方面是病重的祖母需要他照顾。

这就像咱们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两件都很重要但又没法同时做的事,纠结得很呐!从语言上来看,《陈情表》用词质朴,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比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简单几句话,就把自己小时候的可怜样儿给描绘得清清楚楚,让人忍不住同情。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阅读训练】:9.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犹蒙矜育矜:怜悯B. 不矜名节矜:夸耀C. 听臣微志听:听见D. 日薄西山薄:迫近10.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谨拜表以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B. 区区不能废远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D.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陈情表

陈情表【作者】李密【朝代】魏晋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注释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陈情表》课文原文

《陈情表》课文原文

《陈情表》课文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假又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通假又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原文以及解析翻译陈情表原文臣亮言:请陛下收阅臣亮陈情之表。

臣亮自幼孤苦,立志以报效社稷为己任。

今臣亮有幸侍奉陛下,深感荣幸之至。

臣亮深知陛下以至高的智慧治理国家,兢兢业业,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臣亮深感自己的无能和不足,常常担心无法尽忠职守,效力陛下。

臣亮深感内疚和自责。

近日,臣亮听闻有人诬陷臣亮私通敌国之事,臣亮深感愤慨。

臣亮在此向陛下郑重声明,臣亮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任何通敌之行。

臣亮为国家和陛下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岂能容忍别人的诽谤和中伤?臣亮深知陛下的聪明才智,相信陛下能够明辨是非。

请陛下为臣亮洗清冤屈,还臣亮一个公正的名誉。

臣亮愿意接受陛下的任何惩罚和考验,只求陛下能够明察秋毫,还臣亮以公正。

臣亮感激陛下的恩典,并愿意效命陛下一生一世。

臣亮恳请陛下听取臣亮的陈情,为臣亮主持公道。

臣亮期望陛下能够保护臣亮免受诬陷和恶意中伤,还臣亮一个清白的名声。

臣亮将永怀感激之情,并愿意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力。

臣亮期望陛下能够明辨是非,还臣亮一个公正的待遇。

臣亮顿首谢恩!解析翻译这篇文档是《陈情表》的原文以及解析翻译。

《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一封著名的奏疏,由南宋政治家文天祥所写。

该奏疏是文天祥在被人诬陷私通敌国后,向当时的皇帝表达自己忠诚的请求。

文天祥在《陈情表》中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报效之心。

他承认自己的无能和不足,担心自己无法尽忠职守。

随后,他澄清了被人诬陷私通敌国的指控,并恳求皇帝为他洗清冤屈,还他一个公正的名誉。

他表示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和考验,只求皇帝能明察秋毫,还他以公正。

文天祥在文中多次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和效命的愿望。

他恳请皇帝听取他的陈情,为他主持公道,保护他免受诬陷和中伤,还他一个清白的名声。

最后,他再次感谢皇帝的恩典,并期望皇帝能明辨是非,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

《陈情表》以其激昂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文言文名篇·陈情表全文

文言文名篇·陈情表全文

⽂⾔⽂名篇·陈情表全⽂ ⾂密⾔:⾂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孩六⽉,慈⽗见背。

⾏(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孤弱,躬亲抚养。

⾂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xíng),零丁孤苦,⾄于成⽴。

既⽆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息。

外⽆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声)⽴,形影相吊。

⽽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逵(kuí)察⾂孝廉,后刺史⾂荣举⾂秀才。

⾂以供养⽆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郎中,寻蒙国恩,除⾂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陨⾸所能上报。

⾂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犹蒙矜(jīn)育,况⾂孤苦,特为尤甚。

且⾂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亡国贱俘,⾄微⾄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薄西⼭,⽓息奄奄,⼈命危浅,朝不虑⼣。

⾂⽆祖母,⽆以⾄今⽇;祖母⽆⾂,⽆以终余年。

母孙⼆⼈,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密今年四⼗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有(yòu)六,是⾂尽节于陛下之⽇长,报养刘之⽇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之⾟苦,⾮独蜀之⼈⼠及⼆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对君父的自称。

○又表示谦卑的自称。

密:李密。

在君主前面称呼自己,直接称呼“名”,表示谦称。

言:《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出于口为言。

”【“言”与“语”辨析】①词的本义略有不同。

“言”的本义侧重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语”的本义侧重于与人谈论。

《礼记·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

”郑玄注:“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

”②词义的内涵不同。

“言”还有讲论、言论、学说、言辞、建议、告知、字、句等义。

“语”还有谈论、交谈、记录成集的言辞、语言等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以:介词,因、因为。

险:险恶。

衅:(坏的)征兆。

夙:早、早晨。

○引早年。

遭:遭受,受到。

闵凶:忧患,丧亲之忧。

也作“悯凶”。

引特指丧事。

凶:不吉利,祸殃。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出生孩:孩童六月:六个月慈父:慈祥、和蔼的父亲。

慈:“慈母”的省称。

(慈闱、慈训、慈颜)见背:指父母或长辈去世。

见: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背:离开。

特指离开人世。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过的年岁岁:《尚书·尧典》:“朞(j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玉篇·禾部》:“年,载也,禾取一熟也。

”【“岁”与“年”辨析】①词的本义不同。

“年”的本义是庄家成熟。

《说文》:“年,谷熟也。

从禾从千。

”“岁”本义是岁星。

《说文》:“岁,木星也。

”②词义的内涵不同。

“年”还有年纪、年节、帝王年号等义。

“岁”还有岁月、年龄、年成等义。

夺:使之改变。

志:心意,志向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愍:怜悯,哀伤。

孤:幼年丧父。

弱:年幼,年少。

躬亲:亲自,亲自去做。

抚养:保护并教养。

抚:安抚,抚慰。

○引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少:年少多:多有疾病:①泛指病。

②重病,病危。

行:走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

苦:痛苦,困苦。

至于:到,直到。

成立:成长自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终……固定结构,相当于“既……又……”。

鲜:少(可以翻译成“无”,强调“孤苦”)。

门:家族,门第。

○引门庭,家门。

衰:衰弱。

祚:福分。

薄:少,小儿息:儿子。

息:子女。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期:“期服”的省称。

古代的一种丧服。

也指穿这种丧服服丧。

功:丧服名。

分大功、小功。

大功服丧期为9个月,小功服丧期为5个月。

强:勉强亲:父母。

○引亲戚、亲人。

应门:等门,侯门。

僮:未成年者。

【“童”与“僮”的辨析】①词的本义不同。

“童”的本义是奴仆,用作儿童义是“僮”的借字。

“僮”的本义是少年,《说文》:“僮,未冠也。

”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独立:孤独站立,孤立。

吊:慰问。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婴:被……缠绕。

床:供人睡卧的器具。

○又坐具。

蓐:草席,草垫子。

侍:服侍,侍奉。

汤:汤剂,中药加水煎制而成。

药:能治病的植物废:停止,中止。

离:分开,分散。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至,到奉:侍奉圣朝:对朝廷的尊称。

沐浴:蒙受恩泽。

清化:清明的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考察后予以举荐。

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

孝:孝悌之人。

廉:清廉之士。

后合称“孝廉”。

历代因之。

也指被举荐的士人。

举:提拔,推举。

○引选举,古代一种选官制度。

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以:连词,因、因为。

供养:奉养,赡养。

也指奉养的物品。

主:掌管,主持。

辞:辞谢。

赴命:前去接受任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诏书:皇帝的任命或文告。

特:特地,特意,特别。

下:下达,颁布。

拜:授予官职。

郎中:官名。

寻:不久。

蒙:蒙受。

国:指本朝的。

恩:恩典。

除:任命,授官。

洗(xiǎn)马:官名,太子的侍从官。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猥:谦辞,犹言辱,承。

以:介词,依照,按照。

微贱:(地位)低贱、卑下。

当:应当,应该。

侍:侍奉。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太子。

陨首:犹言肝脑涂地,表示牺牲性命。

上报:报答主上的恩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全部以:用表:上呈奏表。

闻:使知道。

辞:辞谢。

就职:就任官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峻:严厉,严峻。

责:责备逋(bū)慢:怠慢。

特指不守法令。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逼:逼迫,胁迫。

迫:逼迫。

催:催促上道:上路。

临:到,到达。

门:家门口急:紧急,急迫。

于:比星火:流星。

比喻急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欲:想。

奉诏:奉承命令。

奉:信奉,遵循。

奔驰:指赴任就职。

则:连词,表示转折,却。

笃:沉重。

苟:姑且,暂且。

顺:顺从。

私情:自己的心愿。

告诉:申诉,诉说。

许:被允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之: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

进退:或进或退。

实:实在。

为:是狼狈:比喻艰难窘迫。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伏惟:俯身思想。

是下对上的谦敬之辞,多用于奏章、书信。

伏:敬辞。

多用于臣对君奏言。

惟:思考,想。

以:用。

凡:凡是在:存在。

指活着。

故老:年高望重的人。

多指元老旧臣。

○引泛指老人。

犹……况……固定结构,由副词“犹”和连词“况”组成。

关联两个分句,表示进层关系。

可译为“尚且……何况……”“还……何况……”。

矜育:怜悯抚育。

孤苦:孤独贫苦。

特为:最为,非常。

尤:更加。

甚。

厉害。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且:况且少:年轻时候仕:做官伪朝:指蜀汉。

历职:先后连续任职。

历:经过,经历。

郎署:郎官的衙署。

李密在蜀汉曾做过郎中、尚书郎。

本:本来图:希望宦达:做官而飞黄腾达。

矜:顾惜,慎重。

名节:名誉和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亡:灭亡,消亡。

贱:谦辞。

俘:战争中擒获的敌人。

至:极,最。

微:低贱,卑下。

陋:低微,卑贱。

过:超过,胜过。

○又过分。

蒙:遭受,蒙受。

拔擢:选拔,提拔。

擢:选拔,提拔。

宠命:加恩特赐的任命。

对上司任命的敬辞。

优渥(wò):优厚。

渥:厚,深厚。

岂:怎么。

盘桓:徘徊,逗留。

盘:逗留,歇息。

桓:盘桓。

有所:指代事物,相当于“有什么……的”。

希:企求,希望。

冀:希望。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但:仅,只是。

以:连词,因、因为。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

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时候的气很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寿命不长,危在旦夕。

朝不虑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

也说:“朝不保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构成。

“无”表示否定;“以”跟省略的宾语一起表示凭借某事物。

“无以”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没有实施行为的凭借、依据、可能等。

可译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不能”等。

至:动词,到。

终:终老。

余年:暮年,晚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更相:交相,互相。

为命:保住生命,维持生命。

是以:连词,因此,所以。

区区:诚挚的样子。

○又指真情挚意。

废:停止。

远:远离。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有:通“又”。

尽节:竭尽志节,指戮力效命。

报:报答。

养:赡养。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鸟私情:传说乌鸦能反哺其亲,后比喻人能奉养父母,以尽孝心。

愿:希望。

乞:请求,乞求。

终养:奉养父母或其他老人,以终其天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独:唯独,只有及:连词,表示并列,和。

见:看到。

明知:清楚地知道。

皇天后土:“皇天”是对天的尊称。

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指天地。

实:实在,其实。

鉴:鉴察,明察。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矜愍:哀怜,同情。

矜:哀怜,同情。

愍:怜悯,哀伤。

愚诚:谦指自己真诚。

愚:自称的谦辞。

听:听任,听凭。

微:微小,细小。

志:志向,心愿。

庶:副词,或许。

侥幸:侥倖,企求非分。

保:保全。

卒:尽、终。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陨首:犹言肝脑涂地,表示牺牲性命。

结草:春秋晋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御敌的故事。

典出《左转·宣公十五年》。

后用以比喻死后报恩。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不胜:不尽,无限。

犬马:古代的自谦之词,多用于对君王或主人。

称呼自己为“犬马”。

怖惧:恐惧。

谨:恭谨拜:上,呈。

表:指《陈情表》。

以:连词,表目的。

相当于“用来”。

闻:使之闻,即“让皇上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