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4《练习六《》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4《练习六《》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4》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对三年级学生进行简单
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训练。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在教材的安排上,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加减混合运算,他
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学生可能对运算顺序理解不够,导致运算错误。

其次,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对运算符号的识别和运用存在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规
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算符号的识别和运
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在实践中
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3.练习: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拓展:通过游戏和动画,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加减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2.运算方法: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熟练运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否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实践。

3.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否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如下: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不够,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和难度的把握不够准确。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运算规律。

3.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点儿整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4》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运算,又有减法运算。

2.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如果算式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4.运算符号的识别和运用:加法用“+”表示,减法用“-”表示。

在进行运
算时,要注意运算符号的运用。

5.运算定律的应用: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例如,交换加法运算律、结合律等。

6.估算的方法: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先估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

7.运算错误的常见原因:对运算顺序理解不够、运算符号识别和运用错误、计算粗心等。

8.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方法: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9.应用题的解答: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问题,再进行计算。

10.检查答案的方法:在完成加减混合运算后,要检查答案的正确性,确保运算过程无误。

11.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细心计算、检查答案,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12.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兴趣。

1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内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讨论和实践,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5.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加减混合运算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16.成功体验的培养:在学生完成加减混合运算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
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7.拓展学习:通过动画、游戏等方法,对加减混合运算进行拓展学习,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以上知识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步作业练习题:
1.计算下列加减混合运算:
(1)123 + 45 - 78
(2)56 + 32 - 45
(3)89 - 45 + 23
(4)100 + 50 - 20
(5)123 + 45 - 78 = 168 - 78 = 90
(6)56 + 32 - 45 = 88 - 45 = 43
(7)89 - 45 + 23 = 44 + 23 = 67
(8)100 + 50 - 20 = 150 - 20 = 130
2.计算下列带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123 + 45) - 78
(2)56 + (32 - 45)
(3)89 - (45 + 23)
(4)(100 + 50) - 20
(5)(123 + 45) - 78 = 168 - 78 = 90
(6)56 + (32 - 45) = 56 - 13 = 43
(7)89 - (45 + 23) = 89 - 68 = 21
(8)(100 + 50) - 20 = 150 - 20 = 130
3.估算下列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
(1)135 + 47 - 68
(2)76 + 38 - 52
(3)92 - 45 + 29
(4)110 + 60 - 30
(5)135 + 47 - 68 ≈ 180 - 70 = 110
(6)76 + 38 - 52 ≈ 110 - 50 = 60
(7)92 - 45 + 29 ≈ 45 + 30 = 75
(8)110 + 60 - 30 ≈ 170 - 30 = 140
4.完成下列应用题:
(1)小明有12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2元,又买了一支笔花了
18元,请问小明还剩多少钱?
(2)小华有45本书,他借给了小明8本,又借给了小红8本,请
问小华还剩多少本书?
(3)小刚有56块巧克力,他吃掉了23块,又得到了29块,请问
小刚现在有多少块巧克力?
(4)小王有90个玩具,他送给了小明15个,又送给了小华15个,
请问小王还剩多少个玩具?
(5)125 - 32 - 18 = 125 - 50 = 75
(6)45 - 8 - 8 = 45 - 16 = 29
(7)56 - 23 + 29 = 33 + 29 = 62
(8)90 - 15 - 15 = 90 - 30 = 60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完成,学生可以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运算符号的识别和运用,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同时,要注重实际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