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中2013-2014第二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上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店子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教育局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档次;以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加强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中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学校《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
集体教研、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辅导、测评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
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好月考工作。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工作。
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2013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的办学声誉。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九年级领导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
负责年级教学的主任听、评课每周不少于3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⑤抓家校结合。
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
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注重积累和推广教研成果。
本着“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个促进”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的的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转变教与学的角色理念,深化我校的教学研究的进程,力图在各学科教学研究中,①做小做细学科教研主题;②做活做新教研模式。
从而推进科研进程。
本学期开展“加强过程体验,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题教活动。
抓好各学科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
本学期各教研组的老师要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本教研组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实验、探讨、修正、完善。
(六)、加强校本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制定学习日制度。
①两周一次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科研和教学知识的理论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认识到科研对实际教学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老师们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的研究当中,由学校领导和有丰富经验的骨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教科研思路。
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途径、优化教研手段。
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识,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校本教研时空,为教师搭建释疑解惑、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
(七)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1.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常规教育科研活动的质量。
立足本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扎实抓好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育科研工作。
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
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总结“十一五课题成果”,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将可行的教科研成果普遍化,并做好“十二五课题的研发”,引入教学的活水。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
全体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确实的做好农村初中的教学工作,逐步缩小城乡间教师教的差异。
3.健全、规范常规教育科研制度,提高常规教育科研活动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 45分钟的教学效益,实现边教学边科研的模式, 科研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杜绝教学与科研分离及纸上谈兵。
4.科学合理地进行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究素能。
组织教师认真开展省教育科学规划两个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和“各学科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策略’的研究,在常规教学中落实教育科研的研究。
同时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教育科研活动。
,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提高。
(八)、各教研组具体安排
1、文科组进行省课题《各学科的认知特点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具体活动安排:
文科组成员:领导:王校长、刘建起副校长、章冠中主任组长:刘元浩、刘卫军;1语文组成员:汪芳、寇红梅、石海霞、刘元浩、2、英语组:刘月玲、张建华、王丽媛、顾瑞才、佟艳华3、历史组:刘晓飞、李春梅、张伟娟4政治组:章冠中、刘元浩、张伟娟、范国辉、5地理组:刘卫军6、计算机:孙晓红
参加备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备课教师提前一周打印5份材料和参加教师的教材)、所有文科组教师参加当天第二节讲听课和课间操评课
2、理科组进行省课题《教师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的具体活动安排:
理科组成员:王校长、刘建起副校长、栗振河副校长、刘连春主任。
组长:王玉玲、张玉林。
1数学组:崔会如、栗振河、胡秀丽、王玉玲、刘连春、刘建起。
2化学组:张玉林。
3物理组:刘若东、刘红星。
4生物组:王迎春、赵慧颖。
5体育组:赵伟杰、张瑜6:音乐:陈素娟。
7美术:张瑜、刘晓飞。
7计算机组:王小明、
加备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备课教师提前一周打印5份材料和参加教师的教材)
所有教师参加第二节讲听课和课间操评课+再听两节王迎春和王小明的推门课。
(推门课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