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专题3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
知识点 3 键参数
键参数
概念
作用
键能
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 化学键_释__放__的_最__低__能__量__
键能越大,键越_稳__定__,越不易__断__裂__
键长 键角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 间的_核__间__距_
键长越短,键能__越__大___,键越__稳__定__
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表明共价键有_方__向__性___,决定分子的 立体结构
键的特征——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征、σ键和π键、键参数和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ຫໍສະໝຸດ 价键分类,会分析 等电子体。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
3.知道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σ键和π键的
能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比较、键参数的应用和等
4.知道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学会等电子体的 电子体的判断。
【跟踪训练】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 )
①HCl ②H2O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2H2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当两个原子间能形成多个共用电子对时,先形成一个σ键,
另外的原子轨道只能形成π键。其中HCl、H2O、H2O2三种分子中只存 在σ键;N2、C2H4、C2H2三种分子中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
1.σ键与π键的形成 (1)σ键的形成 形成 成键原子的 s 轨道或 p 轨道“头碰头”重叠而形成
①H—H 的 σ 键的形成
s-s ②氢分子中核间距离与分子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类型
σ键
i.若2个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当2个1s原子轨道达到 最大重叠时,体系能量降到最低,形成稳定氢分子,当2个氢原 子继续靠近,体系能量迅速增大,原子间的斥力又将氢原子推到 类 s-s 平衡位置(体系能量最低状态),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中,能量随核 型 σ键 间距的变化如图中的曲线a所示; ii.若2个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当它们相互接近时, 原子间总是排斥作用占主导地位(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所以两个 带有自旋方向相同的核外电子的氢原子不可能形成氢分子
高中化学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生使用
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
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教学难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重点:1、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分析下列化学式中画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填空。
A.NH3B.H2O C.HCl D.CH4E.C2H6F.N2(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的是______;(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5)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6)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A.NH3中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3个σ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B.H2O中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两对不成键电子;C.HCl中Cl原子与1个H原子形成1个σ键,还有三对不成键电子;D.CH4中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其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E.C2H6中C原子分别与3个H原子及另1个C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C—H为极性键,C—C为非极性键;F.N2中N原子与另1个N原子形成1个σ键,2个π键,还有一对不成键电子。
答案(1)DE (2)C (3)ABCF (4)F (5)E (6)D2.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比例模型,二是球棍模型。
请你用短线将下列几种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连接起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H 2O 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V 形,应选E—c ;NH 3分子为四原子分子呈三角锥形,应选B—d ; CCl 4分子为五原子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应选C—a ; CO 2分子为三原子分子呈直线形,应选A—b 。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选修3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碳原子的其他杂化类型sp2杂化
栏目导航
↓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Hale Waihona Puke 目导航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 或容纳未成键的孤电 子对,不能形成π键
栏目导航
苯分子的空间构型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苯分子的空间构型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形成苯分子时每个碳原子的价电子原子轨道发生 _s_p_2杂化(如 s、px、py),由此形成的三个 sp2 杂化轨道在同一平面内。这样, 每个碳原子的两个 sp2 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分别与邻近的两个碳原子的 sp2 杂化轨道上的电子配对形成 σ 键,于是六个碳原子组成一个正六边形 的 碳环;每个碳原子的另一个 sp2 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 1s 电子配对形成 σ 键。与此同时,每个碳原子的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
一不变:轨道数目不变 3、只有原子形成分子时才会发生轨道杂化,单个原子是不会杂化的 4、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会相互杂化
栏目导航
如何确定某原子成键时的杂化类型?
ABn型分子或离子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 的价层电子对数
杂化类型
sp 1
sp 2
sp 3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
?
?
?
子对中数心原子采取s_p__2_杂化,形成的__分__子一定是平面__三__角形吗?
杂化轨道的数目
__2__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__1_8__0__°__
_3___ __1_2__0_°___
4____ 10__9_._5__°___
空间构型
__直__线__型___ 平_面__三___角__形___ 正四__面__体__型_____
实例
C O 2、C 2H 2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2.ClO2-、ClO3-、ClO4-中Cl都是以sp3杂 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的,试推测下列微粒 的立体结构。 ClO2- ClO3- ClO4- V形
三角锥 正四面体
分子空间 构型 直线型 BeCl2 直 线 CO2 形 平面三角型 BF3 平面 三角 BCl3 形 正四面体 CH4 正四面体 NH3 三角锥形 H2O V形
化 学 家 鲍 林
想出一个好点子Leabharlann 最好办法,就是想出很多个点子惟一一位先后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鲍林
鲍林是著名的量子化学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1954年化 学奖, 1962年和平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提出了价键理论、 电负性、共振论,并把化学研究推进到生物领域。鲍林坚决反对 把科技成果用于战争,特别反对核战争。他曾被英国《新科学家》 周刊评为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与牛顿、居里 夫人及爱因斯坦齐名。 为了解释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说明碳原子四个键的等价性, 鲍林在1928一1931年,提出了杂化轨道的理论。该理论的根据是 电子运动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有波动性。而波又是可以叠加 的。所以鲍林认为,碳原子和周围4个氢原子成键时,所使用的 轨道不是原来的s轨道或p轨道,而是二者经混杂、叠加而成的 “杂化轨道”,这种杂化轨道在能量和方向上的分配是对称均衡 的。杂化轨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巩固、提升】
1.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 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 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 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 化轨道成键
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3个sp2杂化轨 4个sp3杂化轨 道 道
1200 1090 28’
1800
空 间 构 型
实 例
直 线形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CH4 , H2O
BeCl2 CO2 C2H2 BF3 , C2H4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孤对电子,剩 余的p轨道可以形成π键
1、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 因为( C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 而CH4是sp3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 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 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中氮原子电负性强于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 结论都正确的是( D )
sp2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120° z z z z
y x x
y x
y x
y
sp2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而得到三个sp2杂化轨道。 三个杂化轨道在空间分布是在同一平面上,互成120º 例如:C2H4
C2H4(sp2杂化)
sp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z
z
180°
z
z
y x x
y x
y x
y
sp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而得到两个sp杂化轨道。 两个杂化轨道在空间分布呈直线型,互成180º 例如:C2H2
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D ) A、H2O B、H3O+ C、NH3 D、NH4+
5、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 109°28′ 的是( B ) ①CH4 ②NH4+ ③CH3Cl ④P4 ⑤SO42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二、复习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2(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 (4d)>E(5s)、E(5d)>E(6s)、E(6d)>E(7s)、E (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难点突破的教学实践
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内容中涉及到的杂化理论,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如何突破难点,既能让教师讲得“清”,又能使学生学得“活”,无疑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想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一、本课时的教学要求:课程内容标准: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如甲烷、氨分子、水分子、乙烯、乙炔、苯等)2.使学生了解一些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并能用杂化轨道知识解释甲烷、乙烯、乙炔、苯、氨、水分子等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应分子的空间构型。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共价键成因分析。
二、难点原因分析:教材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编写按照由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即从简单分子甲烷(sp3杂化)入手,通过对甲烷分子成键情况和分子空间结构的学习,形成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思想,并认识sp 型的其它杂化形式,再运用杂化轨道理论剖析乙烯(sp2杂化)、乙炔分子(sp1杂化)等的成键情况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介绍了甲烷、乙烯、乙炔分子等的成键情况(均为等性杂化)和空间构型后,又以氨分子为例,引出“不等性杂化”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扩展到杂化轨道理论的特殊情况。
应该说这样编排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但不足的是学生自学时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如:如何判断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杂化轨道数如何计算?再者这部分知识原来是大学无机化学中的内容,杂化轨道理论中,关于几种杂化轨道形成过程需要高度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否则就很难理解,有些教师可能都得重新学习,才能跟学生说清楚,所以学生在学习“杂化轨道理论”时,往往感到抽象难懂就不难理解。
三、教学实践:要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较好的办法是采用多媒体技术,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教材,使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让学生动手组建分子球棍模型,认识一些典型分子和离子(如H2O、CO2、NH3、CH4、C2H4、C2H2、C6H6、NH4+等)的空间构型,并学会根据共价键原理、杂化轨道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以及配位键原理等基础知识,解释这些典型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高二化学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知识点三、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
1.ABm(ABmCn)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 (1)杂化轨道数n=1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电荷
2 数)。注意如下规定: ①当电荷数为正值时,公式中取“-”;当电荷数为负值时,公式中取 “+”。
②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为零;当配位
比较键角时,先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杂化类型不同时,一般键角 按sp、sp2、sp3顺序依次减小;杂化类型相同时,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 越多,键角越小。
知识点二、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大π键
1.苯的空间构型
sp2 σ
σ
π 共面
2.苯分子中的大π键 苯分子中的大π键:6个碳原子上各有1个未参与杂化的垂直于碳环平面 的p轨道,这6个轨道以“ 肩并肩 ”的方式形成含有 6 个电子、属 于 6 个C原子的大π键。
据原子形成的σ键数目判断杂化类型。
解答:CH3—中C原子形成4个σ键,C原子采取sp3杂化, 成3个σ键,C原子采取sp2杂化。
中C原子形
3.乙烯分子和苯分子中,成键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方式,二者化学性质 为何有较大差异?
在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使原子 轨道的重叠程度比乙烯分子中大,所以比乙烯分子中π键的键能大,性 质稳定。
3个C—H σ键
解析 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 对电子,不能用来形成π键,故B正确,A不正确; 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 轨道杂化而成的,C不正确; 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中的2个sp2杂 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剩下 的1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 1个C—C σ键,D不正确。
高二化学-选修3-杂化类型及空间构型-物质结构与性质
↑↑
sp
↑↑
2p
二、杂化与空间构形
NH3
↑↑↑
↑↓
2p
N ↑↓
2s
1s
N ↑↓
1s
↑↓ ↑ ↑ ↑
sp3
↑↑
↑↓
2p
C ↑↓
2s
1s
C ↑↓
1s
↑ ↑↑↑
sp3
↑↑↑
↑↓
N ↑↓
2s
2p
↑↓ ↑ ↑ ↑
N ↑↓
sp3
1s
1s
二、杂化与空间构形
NH3 z
y x
二、杂化与空间构形
NH3 z
y x
两原子核之间
键轴上方和下方
大
小
较大
较小
ss,sp,pp
pp
不活泼
较活泼
一般来说σ键比π键稳定,但不是绝对的
一、共价键
4. σ键和π键 一般规律: 共价单键 ������ σ键 共价双键 ������ 一个σ键,一个π键 共价叁键 ������ 一个σ键,两个π键
两个电子轨道尽可能最大程度充电,所以,不能只形成 π键
下载后,PPT全部可以编辑
杂化类型及空间构型
杂化类型及空间构型
掌握共价键概念及类型 理解轨道杂化和杂化轨道 掌握常见分子的杂化过程及空间构型 理解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一、共价键
1.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本质:共用的电子高频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与原 子核的电性作用
一、共价键
6. 键参数 键能: 在101.3 kPa、298 K条件下,断开 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 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用EA-B表示。 键能单位为kJ/mol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选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1课时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1.了解典型的分子空间构型,能够制作典型分子的空间模型。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掌握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
(重点)3.能够应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难点)教材整理1轨道杂化和杂化轨道1.2.甲烷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1)任意能级的s轨道和p轨道都可以形成杂化轨道。
(×)(2)有多少个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就形成多少个杂化轨道。
(√)(3)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π键。
(×)(4)杂化轨道能量相同。
(√)教材整理2杂化轨道的类型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能否形成sp1杂化轨道?【提示】不能。
轨道杂化后形成杂化轨道的数目与杂化之前相同。
1个s 轨道和2个p轨道形成sp2杂化轨道。
[合作·探究][探究背景]NH3、CH4两分子中,N、C原子都采用sp3杂化,NH3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CH4分子是正四面体形。
[探究问题]1.形成sp3杂化的原子轨道是哪些?杂化轨道夹角是多少?【提示】2s和2p原子轨道,109.5°。
2.两分子空间构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中,NH3分子中只有三个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与H原子的1s电子成键。
另1个轨道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不参加成键,但对成键电子对有较强的排斥作用,使三个N—H键角变小,成为三角锥形。
而CH4分子中4个杂化轨道都分别与4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轨道夹角=共价键键角=109.5°,为正四面体形。
[核心·突破]1.杂化轨道的特点(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5)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n s、n p)。
2.分子空间构型的确定题组1轨道杂化和杂化轨道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能量最低原则C.CH4分子中两个sp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5°【解析】轨道数目杂化前后一定相等。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33讲共价键与分子空间构型【考纲要求】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着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课前预习区】一、共价键1、共价键⑴定义:⑵本质:⑶形成条件:⑷特征:2、类型⑴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⑵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⑶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3、键参数共价键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
其中决定分子稳定性的是和;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的是和。
二、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 _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_ _______理论可解释或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对比:下列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CH4______ C2H4______ C2H2_______ 苯_____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⑴基本思路: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⑵AB m 型分子(A 是中心原子、B 为配位原子),分子中价电子对数可能通过下式确定×2n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其中:①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
②氧原子和硫原子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
③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 。
如:NH 4+ : 41415=-⨯+=n ; SO 42- :4206=++=n三、分子的性质1、阅读课本P44-46二、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了解判断分子极性和手性分子的方法2、具有相同原子总数和相同价电子总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这一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
应用:①应用等电子原理,可利用已知的分子的构型(几何构型、电子构型)和物理性质对相应等电子分子的构型和物理性质进行预测。
[高二理化生]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sp2 键,另两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氢原子的1s
轨道重叠(chóngdié)形成两个sp2-s键,两个pz轨道
分别从侧面相互重叠(chóngdié),形成P-P键,形成
乙烯分子。
第二十页,共32页。
总结二:总结sp1、 sp2杂化要点
杂化类型
参与杂化的原 子轨道
未参与杂化的价 电子层轨道
杂化后的轨道 及数目
3个sp2杂化轨道
4个sp3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间 夹角
1800
1200
1090 28’
空间构型
直线
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
共价键类型 3σ键
与数量
2个p-p键
5σ键 1个p-p键
4个σ键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问题解决一:NH3分子的形成过程(guòchéng)及空间 构型】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知道:“杂化类型与杂化轨道(guǐdào) 空间构型及夹角相对应”。事实验证:氨气中氮原子采用 sp30,我们的结论与事实有矛盾,这是为什么?通过小 组讨论分析氨分子的形成过程解决下面的问题。 1、氮原子的杂化过程及各个杂化轨道(guǐdào)中电子的 数目。 2、各个键的形成过程。 00的原因。
问2、通过观察示意图,描述甲烷(jiǎ wán)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4+
1s
H
→
sp3
C
CH4
第八页,共32页。
总结一:sp3杂化的要点
杂化类型 四个H原子分别以4s个p3 s轨道与C 原子上的四个sp3杂化轨道相互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重道叠后,形成(x1í个nsg+ch3个énpg)了四
杂化后的轨道及数个的目性质s-、sp能3的量4(gσ和个u键ǐs键dpà。3角o杂) 都化轨完道全相同
高二化学集体备课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如CH4、BF3、BeCl2、PCl5、SF6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
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
(2)当杂化轨道中有孤电子对(m=1、2、3等)时: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
对的排斥作用,会使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与杂化轨道的形状有所不同。
如CH4、NH3、H2O分子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但由于C、N、O
知识回顾: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CH4分子的空间构型-------正四面体构型.
思考: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为什么?
(一):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1.基本观点是:对ABn型分子或离子
(1)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
n+m=2时,为直线形,键角为1800 .CO2,BeCl2
总结:分子中组成原子有两个,有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空间构型。
典例1(P33典例1)下列有关氨分子杂化类型与空间构型
的叙述正确的是()
A.sp3三角锥109.50 B.sp2正三角型1200
C.sp3三角锥107.30D.sp2三角锥107.30
③直线形→中心原子为sp1杂化;
④判断杂化方式和分子构型还有其它方法
(二).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判断
①中心原子形成1个叁键,则为sp1杂化,如CH≡CH,H—C≡N;分子为直线形分子。
②中心原子形成2个双键,则为sp1杂化,如O==C==O,S==C==S;分子为直线形分子。
③中心原子形成1个双键,则为sp2杂化,如HCHO、CH2=CH2;分子为平面形分子
孤电子对数分别是0、1、2,由于它们斥力的不同,分子构型不同,分别
《分子的空间结构》 讲义
《分子的空间结构》讲义一、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物质世界中,从我们呼吸的氧气到喝的水,从吃的食物到使用的各种材料,无一不是由分子组成。
而分子的空间结构则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行为。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这些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其中,共价键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它使得原子之间共享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分子的空间结构指的是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方式。
它不仅仅是原子的简单堆砌,而是在各种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下,形成具有特定几何形状和对称性的结构。
二、影响分子空间结构的因素1、化学键的类型和数量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强度和方向性,这会直接影响分子的空间结构。
例如,双键比单键更短、更强,会对分子的形状产生限制。
2、原子的大小和电负性原子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在空间中所占据的体积,而电负性的差异则影响原子之间电子云的分布,进而影响化学键的性质和分子的结构。
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会相互排斥,使得它们尽可能地远离彼此,从而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4、分子间作用力虽然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等)相较于化学键较弱,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分子的堆积方式和宏观的物理性质。
三、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1、双原子分子像氢气(H₂)、氧气(O₂)等双原子分子,其结构简单,两个原子沿直线排列。
2、三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H₂O),由于氧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它们对成键电子对产生排斥作用,使得水分子呈现出 V 形结构。
而二氧化碳(CO₂),由于碳氧双键是直线型的,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结构。
3、四原子分子以氨气(NH₃)为例,氮原子周围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氨气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
而甲烷(CH₄),碳的四个价电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且四个键完全等同,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4、五原子分子如甲烷的卤代物,如氯甲烷(CH₃Cl),由于氯原子与氢原子大小不同,分子结构不再是正四面体,但仍然接近四面体。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一、单选题1.(2022·北京十五中高二期中)有机反应过程中,随反应条件不同,成键的碳原子可以形成碳正离子(3CH +)、碳负离子(3CH -)、甲基(3CH -)等微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CH -的电子式是B .3CH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键角:33CH CH +->D .3CH -中所有的原子不都在一个平面内2.(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534634N H O NH Cl (用R 代表)。
经X 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 的晶体结构,其局都结构如下图所示,从结构角度分析R 中两种阳离子的不同之处....是A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 .空间结构D .共价键类型 3.(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气态3ClO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直线形B .平面三角形C .四面体形D .三角锥形4.(2022·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期中)NaH 和4NaAlH 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2H 反应生成NaH ,NaH 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
NaH 与3AlCl 反应可得到4NaAl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和2H 反应生成NaH 的反应体系需要控制无氧、无水和无酸等条件B .NaH 与3AlCl 反应得到4NaAlH 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4NaAlH 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D .NaH 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23Fe O )5.(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已知氰离子()CN -和[]2(CN)的结构:氰离子:N C-≡ 氰:N C-C 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 -中N 为负价B .CN -中的N 原子和C 原子上各有1个孤电子对C .CN -中N 原子和C 原子之间形成2个σ键和1个π键D .2(CN)分子中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6.(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二期中)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训练2 下列有关NCl3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NCl3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2杂化 B.NCl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 C.NCl3分子中Cl—N—Cl键角小于109°28’ D.NCl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比较键角大小方法 (1)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不同时,键角按sp、sp2、sp3顺序减小。 (2)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时,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
CH4分子中碳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无孤电子对,为正四面 体结构。NH3分子中氮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参与互相排斥。 H2O中氧原子上有两对孤电子对参与互相排斥,排斥作用更大。
2.俗称光气的碳酰氯分子(COCl2)为平面三角形,但C—Cl 键与C=O键之 间的夹角为124.3°,C—Cl键与C—Cl 键之间的夹角为111.4°,解释其
变式训练1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 B.杂化轨道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
而成的 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
据原子形成的σ键数目判断杂化类型。
解答:CH3—中C原子形成4个σ键,C原子采取sp3杂化, 成3个σ键,C原子采取sp2杂化。
中C原子形
3.乙烯分子和苯分子中,成键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方式,二者化学性质 为何有较大差异?
在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使原子 轨道的重叠程度比乙烯分子中大,所以比乙烯分子中π键的键能大,性 质稳定。
NH3、PCl3、NF3、H3O+
V形
H2S、NH-2 、H2O
关键提醒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不一定相同。 (1)当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σ键时,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 的空间构型相同。 (2)当杂化轨道中有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时: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 排斥作用,会使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与杂化轨道的形状有所不同。
经杂化后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3个杂化轨道中各有1个未成对电子, 分别与H原子的1s轨道形成共价键,另1个杂化轨道中是成对电子,不与H 原子形成共价键,sp3杂化轨道为正四面体形,但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作 用,使3个N—H键的键角变小,使NH3成为三角锥形的空间构型。
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 经杂化后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2个杂化轨道中各有1个未成对电子, 分别与H原子的1s轨道形成共价键,另2个杂化轨道是成对电子,不与H原 子形成共价键,sp3杂化轨道为正四面体形,但由于2对孤对电子的排斥作 用,使2个O—H键的键角变得更小,成为V形的空间构型。
相关视频
例2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C )
A.BeCl2与BF3 l4与NH3
B.CO2与SO2 D.C2H2和C2H4
解析答案
解析 杂化轨道数n=12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
实例
n的值
杂化类型
BeCl2
n=12×(2+2)=2
sp
BF3
n=12×(3+3)=3
问题设疑 1.苯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位置关系有何特点?
苯分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与3个sp2杂化轨道所在平面垂直,故 形成的σ键和π键垂直。
2.根据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中碳原子杂化类型进行思考:
在
中,中间碳原子和两边碳原子分别采用什么杂化类型?
sp2、sp3
【规律总结】根据C2H4、C2H2和C6H6中C原子杂化方式可总结出如下规律: 规律一:有机物中,C原子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轨道形成π键。可根
知识点四、价电子对斥理论
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观点 (1)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 排斥作用,尽 可能趋向彼此 远离。 (2)若价电子对全部是单键的电子对,为使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最小, 就要求尽可能采取 对称 的结构。 (3)若价电子对包含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孤电子对 之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 斥力不同 ,从而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 (4)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相互之间的斥力 越小。
知识点三、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
1.ABm(ABmCn)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 (1)杂化轨道数n=1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电荷
2 数)。注意如下规定: ①当电荷数为正值时,公式中取“-”;当电荷数为负值时,公式中取 “+”。
②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为零;当配位
3个C—H σ键
解析答案
解析 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 对电子,不能用来形成π键,故B正确,A不正确; 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 轨道杂化而成的,C不正确; 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中的2个sp2杂 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剩下 的1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 1个C—C σ键,D不正确。
原因。
COCl2的价电子对数为
1 2
×(4+0+2)=3,成键电子对数=3,孤电子
对数=0,所以COCl2为平面三角形分子,但由于C==O键与C—Cl键之
间 电 子 对 的 作 用 强 于 C—Cl 键 与 C—Cl 键 之 间 电 子 对 的 作 用 , 所 以 使
C=O键与C—Cl键之间的夹角增大(>120°),使C—Cl键与C—Cl键之间
知识点一、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1.轨道杂化和杂化轨道 相近
2.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2s 2p
相同
sp3
sp3
3.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 参与杂化 ns 的原子轨 道及数目 np
杂化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sp 1
_1__
__2_ __1_8_0_°__
sp2 1
2
_3__ _1_2_0_°__
原子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时,配位原子的电子数为1。
(2)根据杂化轨道数判断杂化类型 n=2 时,sp1 杂化,如 BeCl2,n=12×(2+2)=2; n=3 时,sp2 杂化,如 NO- 3 ,n=12×(5+1)=3; n=4 时,sp3 杂化,如 NH+ 4 ,n=12×(5-1+4)=4。
解题反思
判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其他方法 (1)根据价电子对数判断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σ键数=价电子对数。 (2)根据共价键的类型判断 ①中心原子形成1个叁键,则为sp杂化,如CH≡CH,H—C≡N; ②中心原子形成2个双键,则为sp杂化,如O==C==O,S==C==S;
③中心原子形成1个双键,则为sp2杂化,如 ;
夹角减小(<120°)。
祝同学们 假期愉快!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2020年2月
(5)成键电子对之间斥力由大到小顺序:叁键—叁键>叁键—双键>双 键—双键>双键—单键>单键—单键。 (6)含孤电子对的斥力由大到小顺序:孤电子对—孤电子对 > 孤电子 对—单键 > 单键—单键。
2.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1)中心原子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的分子空间构型:
ABn
n=2 n=3 n=4
高中化学二年级
第1课时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目标导航
1.了解一些常见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如BeCl2、BF3、NH3、CH4、 C2H4、C2H2、C6H6等分子)。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杂化轨道知识理论解 释简单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和空间构型。 3.理解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4.能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ABn 价电子对数 成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空间构型
范例
n=3
3
2
1
V形
SnBr2、
SnCl2
n=4
4
3
1
三角锥 形 NH3、PCl3
2
2
V 形 H2O、H2S
问题设疑 1.CH4分子中H—C—H的键角为109.5°,NH3分子中H—N—H 的键角 为107.3°,H2O分子中H—O—H的键角为104.5°。从价电子对互斥理 论分析导致这三种分子键角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sp2
CO2 SO2 CCl4 NH3
n=12 ×(4+0)=2
n=12×(6+0)=3 n= 12×(4+4)=4 n= 12×(5+3)=4
sp
sp2 sp3 sp3
解析答案
C2H2和C2H4中每个碳原子连接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3,每个C原子分别 形成2个σ键、2个π键和3个σ键、1个π键,根据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形成 σ键,未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形成π键,所以C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sp、 sp2。
价电子 对数 2 3 4
成键电 子对数
2 3 4
孤电子 对数 0 0 0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范例
CO2、BeCl2 CH2O、BF3 CH4、CCl4
(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与成键电子对互相排斥, 使分子的空间构型发生变化。
4.CH4、NH3、H2O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都为sp3,它们的键角为什么依 次减小?从杂化轨道理论的角度思考,比较键角大小时有什么方法?
CH4、NH3、H2O中心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 依次为0对、1对、2对。由于孤对电子对共用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键角 变小,孤对电子数越多排斥作用越大,键角越小。
一能级组,能量相差较大。 2.原子轨道杂化后,数量和能量有什么变化?
杂化轨道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相同,但能量不同,ns轨道与 np轨道的能量不同,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杂化轨道能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