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粤语俚语_俚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的粤语俚语
粤语是一种很好听的语言,在粤语方言里有很多俚语。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流行的粤语俚语,欢迎大家阅读。
流行的粤语俚语摘抄
【一于】实是“一意”的讹音,因讲者乡音而影响已成习惯所致。
义为专心,引申为决定不再改变,如“一于咁话”(决定照讲妥的办,不再改变)。
【一支公】“一支”,特指人的数量词,表“只一个”,隐含孤单意;“公”指“人”的特有土话讲法,指男人,女性自谓时也可用。
【一旧水】“水”此处亦可称为“嘢”,钱。
一百元。
市井语,严肃场合或高雅人士不用。
【一撇水】“撇”音pit3,“水”亦可称为“嘢”。
一千元,用法同上。
【一盘水】一万元。
【一个崩】相当于一分钱或一个铜钱。
【一啖】“啖”音“淡”(dem6)作量词即口,动词作吃讲。
如:“日啖荔枝三百颗”(动词:食),“咬两三啖”(量词:口)。
【一碌木(或竹,或蔗)】“碌”音luk7,段、截。
字面意为一段木头,常以喻人反应迟顿。
【一粒嘢】一角钱(旧称一毫子)。
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初,市面通行,带轻视其值少的隐意,其后渐不用。
【一粒仔(女)】一个仔(女),隐含“孤单”、“矜贵”之意。
【一身蚁】“一身”,浑身,周身。
喻“不胜其痒”、“麻烦多多”、“虽不致命,苦恼难堪”等意。
【一阵】义如“一会儿”、“片刻”“俄倾”。
如“等一阵,一齐去”。
又可连“一”也省略掉:“等阵一齐去”。
【一味】非指菜肴,意为某种意见的态度,略如普通话“老是……”、“总是……”。
如:“我讲到口水都干晒,重系一味摇头”(我口都说干了,他仍是摇头坚持不答应)。
【一脚踢】劳务市场惯用语,义为“包括全部在内”,约相当于普通话的“一揽子”,但用法不全同;后者是形容词性定语,如“一揽子计划”;前者通常作独立成分出现,不直接与句中任何成分结成词组,如“请盞个保姆,带细路(小孩)、煮饭、买菜、洗衫等,一脚踢,月薪三百元”(一脚踢指从带小孩到其他家中杂务全部包括在内)。
【豆厘】旧时重量单位为斤、两、钱、分、厘……,封建时代货币银也以此为重量计值,“厘”为值甚微。
豆,形容一颗豆子那么小。
俗语引申其义,作“低级”、“贱价”、“劣品”讲,如:“呢只表,豆厘嘢”(这只表,低级品罢了)。
【二世祖】义同败家仔、纨?子弟;带鄙视、嘲骂意。
指其人是只凭先人遗泽,光顾享乐,挥霍成性。
【八卦】原是易经八卦图中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名。
近、现代老百姓用以指人爱搬弄是非、爱管闲事、说三道四等。
【九出十三归】是民国时代流行的一句关于高利贷的术语,指“贷”出名义上10元而实只付给9元,到期(一般甚短,甚至只一二天)除还足10元外,又加收3元利,一共13元。
旧社会贫苦人家,许多是被这样的阎王债压到终生翻不了身的。
【大把】字面意义为大捆、大束,申引义为很多。
如:“大把禾草”,“两大把柴”。
老百姓更多用其申引义,如:“大把货”,“大把水头”(均指钱)。
【大头虾】嘲笑或嗔怪他人之词,指办事没头脑、魂不守舍、不牢靠的冒失鬼。
语源出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确有一种虾,头长于身,几无肉可食名为大头虾。
流行的粤语俚语推荐
【大头菜(又名冲菜)】寻常百姓家佐膳腌菜,略似四川榨菜。
据说多吃了会多做梦,故广州人嘲笑别人的谋望只是空想时,说:“你食得大头冲菜多嘞!”或“你食多口的(些)大头冲菜先啦!”
【大食懒】鄙屑、指责之词,指其人是好逸恶劳、只食不做的懒汉。
【大泡和】微带轻视、不大尊重意味的称谓语;互相熟悉者也常
可用以互唤,则带开玩笑。
【大碌藕】字面义为粗大的一段(即一碌,数量词)莲藕,用作比喻语,带贬义,指责、讽喻他人之词。
指其人之为人或气质,粗枝大叶,大手大脚,鲁鲁莽莽;却又并非有意轻视。
【大晒】在同类中权威最大的,“晒”表超过一切。
建国时代,皇帝是全国范围内“大晒”的,故曰“至尊”,在省、县、乡、乃至一个单位,其最高领导人也是其相应范围内“大晒”的。
仿此,玩牌,玩“斗大”,轮至无人出更大的牌时,在已出的里面的最大牌,也谓之“大晒”。
【飞来蜢】谚曰:“跛脚了哥(八哥),自有飞来蜢”,比喻意外地送上门来,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比喻那些自甘送上门去让人处置的人。
【飞起来咬】指生意人开高价,乱收费等。
【大癫大废】指放荡不羁,随意尽情玩乐,不顾天高地厚的作风和态度。
比如:“个(那)个人,大癫大废过日子!”
【大耳牛】指对事物漫不经心、善忘的人,约相当于普通话的“马大哈”。
【大阵仗】指从事某项活动人多势众,规模或场面宏大,甚至超过必要的程度。
【下阑】原指饮食服务业中的下脚料,如鸡脚、菜头菜尾、锅巴、客筵吃剩菜肴之类。
旧时按惯例均归伙计公有作为小费之类分享,渐扩大到指一切残余边角料。
比如:“呢把(这捆)菜心,条条食得,癥乜下阑!”
【口花花】多嘴,随便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带贬意。
【大石责死蟹】“责”只取其音,本字原为“石乇”,古字,罕见,故不沿用;义为压。
比喻小人物、下级,被大人物、上级利用地位、权势强制或压迫接受某种处置,含无可奈何和并不甘心的不满情绪。
可用于自谓或谓人。
流行的粤语俚语精选
【易话为】易办,好商量。
比如:甲求乙筹借十万元办公司,乙说:“十万喈!易话为!”
【沙胆】与“斗胆”同义同用法。
如:“你好沙胆!”
【化学】作为俚词,是形容词,指徒有其表一触即坏,或不顶用,不耐用,名不符实。
【牛精】形容词,指一个人的脾性暴躁、横蛮,动辄发火骂人甚至要打人。
【手作仔】名词,建国前通用,今少用,义为手工操作的者,是干手艺活人员的泛称。
如泥水、木匠、补镬、铁工、杂活等。
【牙擦】形容一个人爱表现自己,争说抢言,口不让人,甚至表现为嚣张、狂妄等作风。
有时还可说成“牙擦擦”。
【牙烟】形容词,危险的。
如:“路窄车多,搭单车尾,太牙烟。
”
【无搭霎】意含儿儿戏戏、似真似假。
不认真、无章法、太随随便便,态度不严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