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8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朗读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 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 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 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 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 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 /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 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 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 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课文朗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梦梦游游吟吟镜湖飞度半壁所见山中所感梦醒时分凄清幽静梦幻绚丽神奇壮丽苦闷惆怅天天姥姥仙仙境境现实梦境现实摇曳震撼洞天仙境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格调是积极向上的也有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你怎样认为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 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 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 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 的表现力。
吟:古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特点:
1、篇幅较大,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一韵到底,也可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留别: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
友。(说明写作目的)
作者简介:
李白字 _太__白_,号青__莲__居_士_。现存诗歌_9_0_0_余首。 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 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浪__漫_主__义___ 风格,素有_诗_仙__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_奔__放_飘__逸_、 __想_象__丰_富__、_色__彩_绚__丽__、_形__式_多__样___的特点。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
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 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 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 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 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 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 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 诗,借以表白心情。
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 憎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 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的精神。
消极因素:
诗人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和逃避现实的 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这是作者在 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之后无可奈何 的解脱。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 (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 乐),又回到现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境
游 洞天仙境
山中所感
神奇壮丽 梦醒时分
摇曳震撼
半壁所见
天
梦幻绚丽
姥
苦闷惆怅
仙
镜湖飞度
境
梦
凄清幽静
现实
吟
现实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格调是积极 向上的,也有人认为是消极避世 的,你怎样认为?
唐 李白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诗歌艺术。 2、 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3、 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 术特点。
岩泉龙吟
景点欣赏
鉴湖泛舟 天台顶峰
天姥登临
解题:
梦游天姥 : “梦游”, 梦中游览。“天姥”指天姥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 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