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孔子游春 一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游春》教案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的《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孔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八两个自然段。

3.领会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读透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意,从孔子的教导中体悟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受泗水美丽的春景,感受孔子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感受孔子有关水的循循善诱的一段话的丰富内涵。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以“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引出“水是真君子”的观点,而后提出问题“水的哪种品德对你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能表现出水的高尚品德?”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其中为帮助学生解决“水的哪种品德对你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能表现出水的高尚品德?”这一问题,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寻求共识,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顺利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探索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疏通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感知全文,理清层次结构。

教学环节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播放影视短片《孔子》
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
二、感知并自读课文
1.播放影视课文,学生标注正音
2.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用“______”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的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再次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教学重点
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理解文中第8自然段中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环节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叠词、比喻、排比)。

二三句用总分的形式写大自然像伟大的母亲。

比喻形象,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

最后,用省略号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想象空间。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 )的( )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自学讨论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以流水为喻,引导学生做人)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师生论志向。

教学重点:
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1.默读10——17段,体会师生之间的情谊。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豪爽、乐善;谦逊、沉稳)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真君子
穿岩凿壁——有志向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有福同享
弟子言志
不好表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