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 知识 精要

合集下载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内分泌腺、激素以及调节机制等内容。

在医学领域中,内分泌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分泌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器官组成,其中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器官包括心脏、肾脏、消化系统等。

这些内分泌腺和器官通过合成激素,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流通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挥其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二、内分泌激素分类根据功能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内分泌激素可以分为蛋白质类、类固醇类、氨基酸类以及其他类别。

蛋白质类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类固醇类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皮质醇等;氨基酸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三、内分泌反馈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激素释放受到复杂的反馈调节机制的控制,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

其中负反馈是指当某一激素水平升高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神经系统或激素本身抑制或促进其合成和分泌,以维持体内内分泌水平的稳定;而正反馈则是指某一激素的释放会促进同一激素或其他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形成一种循环增强的效应。

四、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内分泌学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分泌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激素水平的检测和调节、新型内分泌药物的研发等。

这些进展为内分泌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内分泌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内分泌学知识点

内分泌学知识点

内分泌学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内分泌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分泌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内分泌腺体、激素的分类与作用、调控机制以及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一、内分泌腺体内分泌腺体是指在身体内分泌激素的器官或组织,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产生并释放各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播到靶细胞,起到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二、激素的分类与作用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影响细胞代谢以及器官系统的功能。

激素可分为六大类:氨基酸类激素、多肽类激素、脂肪类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和酪氨酸类激素。

不同类型的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各自的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跳频率和血压等。

三、内分泌调控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主要涉及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负反馈是指当机体内某种激素过多时,会通过抑制相应腺体的分泌,从而达到平衡。

正反馈则是指当机体需要某种激素时,会通过刺激腺体分泌更多的激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此外,神经系统也对内分泌系统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激素,而神经调节则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对内分泌腺体产生的激素进行调节。

四、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疾病:1.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

2. 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高血糖、多尿、口渴等。

3. 垂体瘤:垂体腺瘤会导致垂体功能异常,可能出现性腺功能减退、生长发育异常等症状。

4.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等。

执业医师内分泌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内分泌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内分泌病学知识点内分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以及这些激素在调节生理机能中的作用。

对于执业医师来说,熟悉内分泌病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内分泌病学的知识点进行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泌内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卵巢和睾丸等。

这些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激素传递到目标组织或器官,对调节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常见内分泌疾病1.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代谢增加、体重下降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患者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心率减慢等症状。

2. 垂体疾病垂体瘤是垂体中最常见的肿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瘤。

功能性瘤会导致垂体激素的过度分泌,如泌乳素瘤会导致乳汁分泌增多,生长激素瘤会导致身材过高。

非功能性瘤则没有过度分泌的表现。

3.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

根据胰岛素的缺乏程度,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4. 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患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多毛症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生长,患者常表现为痛经、不孕等。

5.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身体对骨骼吸收过多,骨骼形成不足而导致骨质减少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6.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常见的有库欣综合征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患者常表现为低钾、高血压等。

三、内分泌病学的诊断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学知识点

内分泌学知识点

内分泌学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腺的构造、生理、病理及内分泌失调与疾病关系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内分泌学知识点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内分泌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1. 内分泌腺概述内分泌腺是指分泌内分泌激素的腺体,它们通过血液循环将激素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调节和控制生理功能。

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它们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协同工作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2. 垂体与其激素垂体是位于脑下部的一个内分泌腺,它分泌多种激素,其中包括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等。

这些激素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

3.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其主要分泌的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这些激素对人体代谢、发育、体温调节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4. 胰岛激素胰岛是位于胰腺中的内分泌腺,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而胰高血糖素则与胰岛素相反,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激素的平衡对于机体的血糖稳态至关重要。

5. 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是一对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

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醛固酮和雄激素等,调节水盐平衡、糖类代谢和性特征等;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6. 性腺激素性腺是生殖系统中的内分泌腺,分为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

睾丸主要分泌睾固酮和睾酮,而卵巢则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这些激素对于性征的形成、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月经周期的维持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内分泌学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内分泌腺以及其分泌的激素在机体内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疾病和不适。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
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调节及其疾病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人体内分泌腺体系和内分泌器官的生理、病理和药理,是现代
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在医学内分泌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
要我们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系统地了解一下医学内分泌学的知识点。

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素、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
腺等内分泌腺体,它们分泌的激素能够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个器官,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

2. 垂体激素的功能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腺体,它分泌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
代谢、免疫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腺体,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
够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甲状腺功能
亢进或功能减退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比如甲亢症、甲减症等。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重要激素,它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降低
血糖浓度,调节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

5. 肾上腺激素的功能
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腺体,它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应激反应等,对人体的抗应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内分泌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提高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

医学内分泌学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节作用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分布于全身的内分泌细胞组成,通过分泌激素调节机体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学内分泌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 内分泌腺体: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

2. 内分泌细胞:散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如胃肠道的肠内激素细胞、心脏的心钠素细胞等。

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或局部扩散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

3. 调节作用:内分泌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诱导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二、主要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及相关疾病1. 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TSH)等。

疾病包括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T4)。

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3. 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疾病包括糖尿病等。

4. 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激素,调节应激反应和水电解质平衡。

疾病包括库欣综合征、良性髓质增生等。

5. 性腺: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卵巢)、睾酮(睾丸),调节生殖和性征发育。

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睾丸功能减退症等。

三、常见内分泌疾病和诊断方法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诊断方法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2.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

诊断方法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等。

3. 垂体疾病:包括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诊断方法包括垂体激素水平检测、核磁共振等。

4.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等。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激素检测、超声、宫腔镜等。

5. 雄激素过多症:包括睾丸功能减退症、肾上腺髓质增生等。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等。

内分泌学知识点详细讲解

内分泌学知识点详细讲解

内分泌学知识点详细讲解内分泌学是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学科,主要关注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内分泌系统是由不同的腺体和组织组成的,通过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来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和代谢活动。

下面将详细讲解内分泌学的知识点。

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

它们合作协调地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性发育、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等方面。

下丘脑-垂体系统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它通过释放不同的激素来调节垂体前叶不同的功能,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是控制机体代谢活动的重要激素。

甲状腺素的合成需要依赖碘元素,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调节。

副甲状腺主要分泌降钙素,是控制钙磷代谢平衡的关键激素。

降钙素与甲状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起着互补作用。

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胰高血糖素则能提高血糖水平。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作为一种儿茶酚胺类物质,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和应激反应。

皮质激素则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代谢调节等多种功能。

生殖腺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睾酮等激素,参与调节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性腺功能。

2.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是指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功能失调引起的代谢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引起的,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可以表现为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焦虑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大全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大全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大全内分泌系统:由弥散于机体内部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是神经系统以外机体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对体内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是指存在于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器官(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其特点是腺体无导管,体积小,血液供应丰富。

内分泌组织:以细胞团的形式分散存在于机体的其他器官或组织内。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的物质统称为激素。

激素的特点是量微、作用大具有特异性(即某种激素只针对特定的器官或细胞发挥作用)。

人体在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双重调节下,达到身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稳定和协调统一。

一方面,内分泌系统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内分泌腺,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效应器官或细胞,间接地调节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这种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系统也影响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和基本功能的发育。

此外,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如下丘脑)本身具有内分泌功能,通过体液调节的方式影响许多器官的功能活动。

第一节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前部舌骨下肌群深面,略呈H形,质地柔软,呈棕红色,分为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影响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在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方面较为重要。

第二节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每侧有两对,呈棕黄色,近扁椭圆形,似黄豆大小。

上一对甲状旁腺位置比较恒定,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上、中%交界处附近,下一对甲状旁腺常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下端的近甲状腺下动脉附近。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能调节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平衡。

第三节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的上内方,左右各一,呈黄色,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

肾上腺实质可分为浅部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两部分。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一、内分泌系统简介内分泌系统是指由分泌内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和散在于全身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调节体内生理功能的系统。

它包括了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二、垂体激素1. 促卵泡激素(FSH)促卵泡激素主要作用于女性的卵巢和男性的睾丸,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对女性的月经周期和排卵有重要影响。

2. 促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在女性的卵巢中促进黄体的形成和黄体素的分泌,在男性的睾丸中促进睾丸酮的合成。

3. 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作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调节脂肪代谢。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等类固醇激素,参与机体应激反应和免疫调节。

5. 甲状腺刺激素(TSH)甲状腺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

6. 催乳素(PRL)催乳素促使乳腺产生和分泌乳汁,对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合成和分泌,其中主要成分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

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 胰岛素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它能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同时还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

2.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它能升高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血糖的合成。

五、性激素1.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骨骼和皮肤等方面的发育,并维持生理周期。

2. 雄激素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对男性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六、肾上腺激素肾上腺分为内髓和外皮两部分,内髓分泌肾上腺素,外皮分泌醛固酮、皮质醇和性激素。

肾上腺激素对调节体内盐-水平衡、应激反应以及代谢有重要作用。

七、其他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激素除了上述的内分泌器官和激素外,肾脏、心脏、消化系统、骨骼等器官和组织也产生激素并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肾素、心钠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

内分泌系统知识点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生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和控制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组成,这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面详细介绍一些内分泌系统的知识点。

1.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和睾丸等。

这些器官分泌的激素包括促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等。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来调节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如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压和心率、调节免疫系统等。

3. 促腺激素促腺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们通过刺激其他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比如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它们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消耗。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的疾病。

5. 胰岛素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激素,它调节血糖平衡和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胞内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缺乏胰岛素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

6. 雄激素和雌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是由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激素,它们调节人体的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它们在维持性功能、维持生殖器官结构和调节月经周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7.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等。

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而言之,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功能。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内分泌科知识点

内分泌科知识点

内分泌科知识点
以下是 7 条内分泌科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甲状腺就像身体的“发动机调节师”呀!比如有人得了甲亢,就会变得特别容易激动、烦躁,还吃得多但就是不长肉。

2. 哎呀,内分泌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网络”呢!像糖尿病患者就是这个网络出了问题,血糖就没法好好控制啦,就得小心饮食和用药呢。

3. 哇塞,胰岛素简直就是血糖的“大管家”呀!想想看,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那不得蹭蹭往上涨啊,那不就麻烦啦!就像邻居家的叔叔得了糖尿病。

4. 嘿,肾上腺可不能小瞧哦,它有时候就像身体的“应急小助手”!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它能迅速分泌激素让你应对呢,你说神奇不神奇!
5. 呀,生长激素就决定了咱能长多高呀!像小孩子要是生长激素缺乏,那可就长不高咯,这多让人着急呀!
6. 内分泌的激素们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精灵”,各自有着重要的作用呢!比如性激素,对我们的发育和性别特征可太重要啦,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

7. 哇,内分泌科的世界真的很奇妙呢!在这里每一种激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内分泌科的知识非常重要,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运转,大家都应该多多关注和学习。

内分泌内科学知识点

内分泌内科学知识点

内分泌内科学知识点内分泌内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内科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分泌内分泌物质的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内分泌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维持机体内稳态。

二、常见内分泌疾病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受体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2. 垂体疾病:垂体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根据瘤体的分泌物质不同,可分为垂体功能亢进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

3. 胰岛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糖尿病可以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前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后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引起。

4.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疾病是肾上腺常见的两类疾病。

髓质疾病主要表现为嗜铬细胞瘤,皮质疾病主要包括库欣综合征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内分泌内科的检查与诊断方法1. 血液激素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各种激素的水平,包括甲状腺激素、垂体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

血液激素检测是诊断内分泌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技术,能够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肿瘤、肿块等病变。

3. 功能性检查:如胰岛素耐量试验、甲状腺释放激素刺激试验等,通过模拟机体的生理状态,评估激素的分泌和功能状态。

四、内分泌内科的治疗方法内分泌内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的轻重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定。

总结:内分泌内科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科内分泌科知识点总结

专科内分泌科知识点总结

专科内分泌科知识点总结一、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一种通过血液循环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调节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它们分泌的激素经由血液输送到靶器官,从而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和激素1. 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素(T3、T4),调节基础代谢率、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

2. 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浓度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3. 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皮质分泌皮质醇、醛固酮、雄激素和雌激素,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调节水盐平衡和应激反应。

4. 生殖腺:男性睾丸分泌睾酮,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性腺发育和生殖功能。

5.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钙浓度。

6. 胃肠道:分泌胃泌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调节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

以上各腺体和激素的异常分泌或功能障碍均会导致相关的内分泌疾病。

三、常见内分泌疾病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

2. 胰岛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胰岛素瘤等。

3. 肾上腺功能异常: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危象等。

4. 生殖腺功能异常:男性不育症、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5.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主要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6. 性腺功能异常: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性激素不平衡等。

以上各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内分泌科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内分泌科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内分泌疾病类型。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和尿液的生化指标检测,如血糖、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和睾酮等激素水平的检测。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用于辅助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调节和疾病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神经分泌组织组成,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内分泌腺体、激素、激素分泌调节机制以及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

一、内分泌腺体内分泌腺体是指能够合成和分泌激素的器官或组织,主要包括下丘脑释放因子、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下丘脑释放因子是指释放因子通过门静脉系统直接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分为前叶和后叶。

前叶主要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等。

后叶主要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二、激素激素是一类能够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目标器官或组织,调节其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化学性质可以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两大类。

脂溶性激素主要包括甾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结合细胞核内的受体调节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水溶性激素主要包括肽类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它们不能穿过细胞膜,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活化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

三、激素分泌调节机制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代谢产物、其他激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激素的分泌,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机制。

代谢产物是指某些物质的合成或降解过程产生的产物,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其他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或正反馈机制调节目标激素的分泌。

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气压等,这些因素能够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调节激素的分泌。

四、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是指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有关的疾病,包括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以及激素合成或分泌异常等。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垂体瘤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激素的合成、分泌、靶器官的反应等环节紊乱有关。

总结:内分泌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和疾病,对于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内分泌知识精要36页PPT

内分泌知识精要36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内分泌知识精要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cinoma)
• 又称C细胞癌,发生于滤 泡旁细胞,属APUD瘤, 90%分泌降钙素。 • 肉眼:单或多发,可有假 包膜,切面灰白或黄褐色, 质实而软。 • 镜下:瘤细胞呈片巢状或 乳头状、滤泡状排列,间 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积。 • 电镜:胞质内可见神经内 分泌颗粒。
• 4.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系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据是:(1)血中球 蛋白增高,并有多种抗甲状腺的自身抗体, 且常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2)血 中存在与TSH受体结合的抗体,具有类似 TSH 的 作 用 , 如 甲 状 腺 刺 激 免 疫 球 蛋 白 ( TSI ) 和 甲 状 腺 生 长 刺 激 免 疫 球 蛋 白 (TGI),TSI通过激活腺苷环化酶和磷脂酰 肌醇通路引起甲状腺素分泌过多,TGI则刺 激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两者共同作用引起 毒性甲状腺肿。
病理变化:
• (1)增生期 • 又称弥漫性增生性甲状 腺 肿 ( diffuse hyperplastic goiter) • 肉眼观:双侧甲状腺弥 漫性对称性中度增大, 一般不超过150g,表面 光滑。
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 镜下: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状,伴小 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滤泡腔内胶质稀少 。
小细胞型
梭形细胞型
巨细胞型
第二节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 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 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 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 性疾病。主要特点为高血糖、糖尿。临 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 少(三多一少)。
3.肾脏病变 (1)肾脏体积增大;(2)结节性肾小 球硬化;(3)弥漫性肾小球硬化;(4)肾小管-肾 间质损害;(5)血管损害;(6)肾乳头坏死。
4.视网膜病变 微小动脉瘤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新 生血管形成;
5.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出现缺血性损伤或症状, 如肢体疼痛、麻木、感觉丧失、肌肉麻痹等,脑细 胞可广泛变性。
• 又称间变性癌或肉瘤样癌,少见。多发生于50岁以 上,女性多见,生长快,早期即可浸润和转移,恶 性度高、预后差。 • 肉眼:肿瘤体积大,不规则,无包膜,广泛浸润、 破坏,切面灰白,常有出血、坏死。 • 镜下:癌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 像多。组织学上可分为小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巨 细胞型、混合细胞型。 • 免疫组织化学:可用抗角蛋白、CEA和甲状腺球蛋 白等抗体做免疫组化证实是否来自甲状腺上皮。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Endocrine System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diffuse nontoxic goiter • 概念: • 甲状腺肿大而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又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 本型甲状腺肿常是地方性分布,又称为地 方性甲状腺肿( endemic goiter)。
• 2.可能与遗传有关,发现某些患者亲属中 也患有此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3.有的因精神创伤,可能干扰了免疫系统 而促进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 4. 其他病因 • (1)TSH分泌增加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 肿瘤的异位激素等。 • (2)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 状腺癌可产生甲状腺素。
胶样甲状腺肿
• 镜下
胶质贮积期
(3)结节期
• nodular goiter)。 肉眼:
可见多个 大小不一结 节(但无完 整包膜)。 切面可有出 血、坏死、 囊性变、钙 化和疤痕形 成。
结节性甲状腺肿
• 镜下: 部分滤泡 上皮呈柱状或 乳头状增生, 小滤泡形成; 部分上皮复旧 或萎缩,胶质 贮积;间质纤 维组织增生.
• (二)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 概述: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 之比为2:3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40-50岁多 见。生长规律差异较大,有的生长缓慢; 有的原发灶很小,转移灶较大,首先表现 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的短期内生长很快, 浸润周围组织引起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甲 状腺功能正常,少数引起内分泌紊乱。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甲亢手术前需经碘治疗,治疗后病变有所 减轻,甲状腺体积缩小、质变实,镜下可 见上皮细胞变矮、增生减轻,胶质增多变 浓,吸收空泡减少,间质血管减少、充血 减轻、淋巴细胞减少。
• 临床病理联系
• 1. 双侧听到血管杂 音。 • 2. 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 心率加快、脉压 增大、烦热多汗、 食欲亢进、两手振 颤、兴奋易怒等。 • 3. 突眼征 眼球外肌 水肿,球后纤维脂 肪组织增生、淋巴 细胞浸润和粘液水 肿所致。
(2)非胰岛素依赖型:即II型或成年型。约占 90%。主要特点:成年发病、起病缓慢、病情 较轻、发展较慢、胰岛正常或轻度减少,血中 胰岛素可正常、增多或减低,不易出现酮症, 治疗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与肥胖有关 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及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 2.继发性糖尿病:指已知原因造成胰岛内分泌 功能不足所致,如炎症、肿瘤、手术等。
• 1. 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 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约占60%,青少年、女 性多见。肿瘤生长慢,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 10年存活率达80%以上。肿瘤大小和是否有远处 转移与生存率有关,而局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生 存率无关。局部淋巴结转移较早。 • 病理变化: • 肉眼: • 多呈圆形,直径约2-3cm ,无包膜,质硬。切面 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故称 为乳头状囊腺癌,常伴出血、坏死、纤维化和钙 化。
结节性甲状腺肿
• 临床病理联系 1.甲状腺肿大 2.压迫气管、食 管 3.压迫喉返神经 4. 结节性甲状腺 肿可出现甲状 腺功能亢进或 低下。 5. 少数结节性甲 状腺肿可发生 癌变。
非毒性甲状腺肿病人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diffuse toxic goiter
• 概念: • 指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 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甲状腺功能 亢 进 症 ( hyperthyroidism ) , 简 称 “ 甲 亢”。由于约1/3患者有眼球突出,又称为 突眼性甲状腺肿(exophthalmic goiter), 亦称为Graves病或Basedow病。女性多见, 20-40岁最多见,男女之比为1:4-1:6。
甲亢病人
三、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 瘤(thyroid adenoma) 是甲状 腺滤泡上皮发生 的一种良性肿瘤。 多见于中青年女 性。生长缓慢, 随吞咽而上下移 动。 •病理变化:肉眼
分型
• 1.单纯型腺瘤 (simple adenoma): 与成人正常甲状 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 2. 胶样型腺瘤 (colloid adenoma): 滤泡内充满胶
• 3.胎儿型腺瘤(fetal adenoma): 似胎儿甲状腺组织。 间质水肿、粘液样。 易发生出血、囊性变。 • 4.胚胎型腺瘤 (embryonal adenoma ): 片状或条索状排列。 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 无胶质,间质疏松呈 水肿状。
胎儿型腺瘤
胚胎型腺瘤
• 6.嗜酸性细胞腺瘤(acidophilic cell adenoma): 又称Hurthle(许特莱)细胞腺瘤。瘤细胞大 而多角形,核小,胞质丰富嗜酸性,内含嗜 酸性颗粒。瘤细胞排列成网状或巢状,很少 形成滤泡。
二、病理变化
1. 胰岛病变 I型糖尿病早期为非特异性胰岛炎, 继而胰岛B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坏死、消失, 胰岛变小、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 II型糖尿病早期病变不明显,后期B细胞减少,常 见胰岛淀粉样变性。
糖尿病胰腺
2.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 基底膜增厚,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和脂肪变性;大、 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
病理变化 • 肉眼: 甲状腺弥 漫性对称性轻度或 中度增大,约为正 常的2-4倍(60g100g),表面光滑 无结节,血管充血, 质软无粘连。切面 灰红色,分叶状, 不透明,胶质少, 质实如肌肉。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镜下:( 1)滤泡上 皮弥漫性增生呈高柱 状,有的呈乳头样增 生,并有小滤泡形成; (2)滤泡腔内胶质 稀薄,可见吸收空泡; (3)间质血管增多、 充血,有大量淋巴细 胞浸润并淋巴滤泡形 成。
一、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前者分为胰 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原发性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 即I型或幼年型。约占10%。 主要特点:青少年发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 快、胰岛B细胞严重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易出现酮症,治疗依赖胰岛素。发病机制:在遗 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诱发的针对B细胞 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3)某些物质如钙、氟、镁、锌、硼、硅可 影响肠道对碘的吸收,也能使甲状腺滤泡上 皮细胞膜的钙离子增多而抑制甲状腺素分泌。 • (4)硫氰酸盐及过氯酸盐妨碍碘向甲状腺聚 集。 • 3.遗传性酶的缺陷 如缺乏过氧化酶和脱碘酶 可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发生障碍,缺乏蛋白水 解酶使甲状腺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 入血发生障碍,均可导致甲状腺肿。 • 4.高碘 常年饮用含高碘的水,因碘摄取过高, 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基团过多被占用,影响了 酪氨酸氧化,使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 腺呈代偿性肿大。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缺碘
• 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的作用使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TRH)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和 合成不能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充满于滤泡腔内导 致甲状腺肿大。约10亿人在缺碘区。 • 2.致甲状腺肿因子 • (1)某些药物如硫脲类药、磺胺类药、锂、钴及 高氯酸盐等,可抑制碘离子的浓集或碘离子有机 化。(2)某些食物如卷心菜、木薯、菜花、大头 菜等含有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内含有氰化物, 抑制碘化物在甲状腺内运送,但必须大量才可导 致甲状腺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