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内容及影响。
2。
以长城和紫禁城等建筑为例,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3.掌握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以及明朝小说的突出成就。
学习难点:科技名著出现的原因和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科技名著
(1)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经过27年编写出这部规模空前的著作。
该书总结了我国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这部书被誉为。
(3)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
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为了,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西至 ,总长万余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代修筑的。
(2)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朝的北京城有、皇城、和外城。
在北京城的建筑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 .
3、小说和戏剧
(1) 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
是我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2)是元末明初的另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
该书描写了宋代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3)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富于______________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4)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
4、明朝时期,出现了书法名家,绘画名家等。
【合作探究】
想一想,明朝时涌现出多部优秀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吗?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达标检测】
1.小军在旅游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植物,他想知道这株植物有没有药用价值,查阅什么书,可以知道答案()
A。
《伤寒杂病论》B。
《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本草纲目》—-张仲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4.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西游记》 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 D。
《牡丹亭》
5.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他是哪部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A.《红楼梦》B。
《西游记》 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
6.下列著名的戏剧作品里,成书于明朝时期,通过描写神奇的爱情故事,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有力批判的传世佳作是()
A。
《窦娥冤》 B.《红楼梦》 C。
《牡丹亭》 D。
《汉宫秋》
7、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合作探究答案:
1.一方面,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繁荣,
这为这为传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明朝积极汲取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加上科学家自身的努力,明朝时出现了一些列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2.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有: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
C 2.A 3.A 4。
C 5。
B 6。
C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