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模拟检测(三)理综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阳市20 1 9年高考模拟检测(三)
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这个关系式是开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3
r2
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这个关系式实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mv2
r
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这个关系式实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2πr
T
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
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
得到证明的
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磁场力的一种仪器——电流天平,某同学在实
验室里用电流天平测算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若他测得CD段导线长度4×10−2m,天平(等臂)平衡时钩码重力4×10−5N,通过导线的电流I=0.5 A,由此测得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疗是
A.5.0×10−2T.方向水平向左
B.5.0×10−2T,方向水平向右
C . 2.0×10−3T ,方向水平向左
D . 2.0×10→3T ,方向水平向右
16.如图所示,长为三、质量为3m 的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铁块A 放在长木板右端.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口。
射入木板并留在其中,铁块恰好不滑离木板.子弹射入木板中的时间极短,子弹、铁块均视为质点,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板获得的最大速度v 05
B .铁块获得的最大速度v 05
C .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v 0
240gL
D .子弹、木板、铁块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mv 0
25
17.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每个周期内,前三分
之一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电压恒定,根据
图中数据可得,此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A.7.5V
B.8V
C.2√15V
D.3√13V
18.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为该透镜工作原
理示意图,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xOy 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形状相对于x 轴、y 轴对称,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图中实线为某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时的轨迹示意图,关于此电子从a 点运动到6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B .电子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点的加速度
C .电子在a 点的动能大于在b 点的动能
D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19.关于核反应方程Th 90234 →Pa 90234+X +ΔE(ΔE 为释放出的核能,X 为新生成粒子),
已知 90234Th 的半衰期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1234Pa 无放射性
B ⋅91 234Pa 比 90234Th 少1个中子,X 粒子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此核反应为β衰变
C.N 0 个 90234Th 经2T 时间因发生上述核反应而放出的核能为34N 0ΔE (No 数值很大)
D.234T h 的平均结合能为ΔE 234̀.
20.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内,线榧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的右边紧
贴着磁场边界,如图甲所示.T=0时刻对线艇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让线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外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质融m =1 kg 、电阻R =1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m/s 2
B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2T
C .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
√22C
D .线框边长为1m
21.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 、B 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
质量分别为m A =1kg 、m B =2kg,当A 、B 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N 时A 、B
将会
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
B.t =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为零
C.t=2.5 s时刻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D.从t=0时刻到A、B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m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
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一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即F= kx,
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k=Y s
L
.
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A.N
B.m
C.N
m
D.N/m2
(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首先利用刻度尺测出橡皮筋未受拉力时的长度L,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橡皮筋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___mm.
(3)作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戈的关系图像,该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其斜率为k0,则该橡皮筋的杨氏模量Y=____________(用k0,d,L表示).
23.(9分)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
度系数电阻器( 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
(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ℎ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如图所示.
A.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 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 V,内阻约10kΩ
)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
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图1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
路图.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图2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
阻是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的U-I图线如图2曲线Ⅱ所示.然后又
将热敏电阻R1、R2分别与某电池组连成电路如图3所示.测得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0. 30A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4分)某直升机空投物资时,可以停留在空中不动,设投出的物资离开飞机后
由于降落伞作用,物资在空中无风时以5 m/s匀速竖直下落,若飞机停留在离地面100 m高处空投物资,由于水平恒定风力的作用,使物资和降落伞(物资和降落伞姿态竖直不变)获得0.25 m/s2的加速度匀
加速水平向北运动,求:
(1)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及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25.(18分)如图,区域I内有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匀强电场E1,区域宽度为d1,
区域Ⅱ内有正交的有界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2,区域宽度为d2,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的微粒在区域I左边界的P点,由静止释放后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进入区域Ⅱ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从区域Ⅱ右边界上的Q点穿出,其速度方向改变了3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区域I和区域Ⅱ内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E2的大小.
(2)区域Ⅱ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微粒从P运动到Q的时间有多长.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l)(5分)如图所示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甲图中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乙图中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
等
C.丙图中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D.丁图中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戊图中洁净的玻璃板接触水面,要使玻璃板离开水面,拉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
重力,其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2)(10分)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容过程,b→c
为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瓦=300 K,在状态b时的体积V b =22.4 L.求:
①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V c;
②试比较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过程从外界吸收的热撤Q与对外做功形的大小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34.【物理一选修3-4】(15分)
(l)(5分)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E.立体电影是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2)(10分)水面上一点O上下振动,振幅为0.2 m,以O点为圆心形成圆形水
波,如图所示,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A间距离为4.0 m,OB间距离为
2.4 m.某时刻O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2s后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O点正通过
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将水波近似为简谐波.
①求此水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②以O点处在波峰位置为O时刻,某同学打算根据OB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
定B点在O时刻的振动情况.画出口点振动图象;若不可行,请给出正确思路并画出
B点的振动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