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政治总复习一轮课件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 (1)宗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 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 展宗教。
• (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是 次要的,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逐步消除历史上 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 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 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 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 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文化 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故A项错误;立 法自治权并不是独立立法权;C项属于外事权, 自治机关是没有的;D项中停止“执行上级国 家机关的决议”是错误的;根据民族区域自治 法规定,自治地方人大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备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
•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为新型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 (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 民族团结的义务。
•
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
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
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
• 答案:B
• 四、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 1.宗教政策内涵
政策
内容
我国实行宗 教信仰自由政策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 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 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 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含义 区别
原因
关系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 往中形成了和睦、友好 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 济、教育、科学、文 化等都得到发展,民 族素质得到提高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 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 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 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 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元在西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惠 及西藏20多万农牧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 元。
• (1)中央财政支持西藏各项事业( ) • A.是贯彻落实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体现 • B.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C.表明中国不存在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 • 答案:A
• (2)在当前形势下,为什么国家格外强调民族 团结的重要性?
• 同
要注意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民族自区特别行政区不
设立目的
为解决民族问题而 设立
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而设立
同 自治程度 一定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点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在较长时间内保留原有 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相同点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
选项
具体分析
A 错在“群众自办”上
民族团 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 结 民族之间的团结
各民族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②各民族共 共同繁 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
荣 繁荣
•
(2012·江苏高考)2011年9月,有着58
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 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 一,是社会稳定的前 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 一的基础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 展、共同富裕、共同 繁荣,这是由社会主 义本质决定的,是国 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 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 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
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 700多人,各
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
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和睦相处 互助、和谐
B.平等、团结、
• C.一律平等 繁荣
D.平等、团结、共同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 结、各民族共同繁荣,A、B、C三项都不是我 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D项。
• C.②④
D.③④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 等难度题。本题强调了重视民族繁荣的原因。 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①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③的说法强调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
• 答案:C
• 二、全面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自治 机关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一般的地方国 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②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 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 权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自治权是自治机 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
(2012·江苏高考)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
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
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
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2012·上海高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自治机关可以
•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 决议
• ⑤民族平等就是各民族平等享有权利,具有同 ×等发展水平( )
• ⑥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
• ⑦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
• ⑧我国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 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 一、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
在民族原则上的若干注意点
原则
注意点
①民族平等是一个原则,或者说是追求的目标,并不意味着 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②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 民族平 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③民族平等不仅 等 指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④民 族平等并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 行义务
• (3)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的主要内容。
• (4)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有法律保障。
•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
• 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 (1)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 答案:D
• 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
• 1.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
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 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 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 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 政治基础
坚持独立自主自 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 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 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 端势力
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 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 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 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 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 提示:因为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 2.判断正误
• ①我国民族政策即各民族共同×繁荣( ) • ②民族自治等于完全自×治( ) • ③民族自治地区指少数民族×地区( ) • ④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独立立×法权( )
政策的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 本政策
含 义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 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 内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 在 落实。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联 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 系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 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 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
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国 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 结的物质保证
• A.①②
B.①③
•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 族间经济、文化等事实上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 2.新型民族关系形成原因
•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 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宣传无神论
不矛盾
• 宗教信仰自由主要是指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贯彻这一政策,包括 保护人们信教的自由和保护人
• 们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因此,为了保护人 们信仰宗教的自由,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 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教徒在宗教 活动场所内或自己家中过宗教节日、念经、祈 祷等活动。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宣传 无神论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还是无神的辩 论,也就是说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得宣传无神 论,除此以外都可以宣传无神论。因此二者是 不矛盾的。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与宗教政策
• [考纲展示]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我国民族区域自 治的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 教政策。
• [知识梳理]
• [问题探究] • 1.2011~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20亿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优越性 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2.准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内容.
注意点
自治 地方
①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 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②自治区是省一级 的民族自治地方,是省一级的行政单位;自治州是区、市一级 的民族自治地方,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单位;自治县 (旗)是县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县一级的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