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28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
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表
现征人思乡的愁绪。
6
活用动词 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春风又绿江南岸 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
到春天的生机形象。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
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 见出其动态。
• 3.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 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3.析作用: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表达情感和结构上 所起的作用。
11
自助赏析型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空碧,即“碧空”。②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 “留得枯荷听雨声”。③苹,大的浮萍。④酲,酒醒后的 困惫状态。
3
轻 淡风 月扶 失细 梅柳 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 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 (“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 “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 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 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 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 “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 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 天那么显眼。这样,一个“失”字,就 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 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寻味。
8
高考提问方式
• 1.已明确关键词 • (1)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2)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 (3)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 (4)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 (5)某字的另一版作另一个字,你认为哪个更恰当?
为什么?
• 2.没有明确关键词 • (1)诗中某句(联)最精彩的是哪个字?请找出来加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
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 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 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
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
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7
形容词、副词
13
课堂总结
• 诗歌鉴赏炼字规范答题三步走 1.释含义:准确表明该字在诗中的含义。 2.描景: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
景象。(活用、手法、角度等) 3.析作用: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主题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生动形象、含 蓄凝练 、意境优美、 隽永深刻 、耐人寻 味。) •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14
以赏析。 • (2)诗中哪个字最为精彩传神?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9
指定赏析型 课前练习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
10
参考答案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 1.“荒”是荒凉,“瘦”是瘦瘠的意思。
《全唐诗》收录此诗时,第四句中的“落”字作 “在”字。你认为是用“落”字好,还是“在”字 好?为什么?
答案:1.“落”字更好。2.用“落”字,不仅将抽象的秋 思之情具体化了,而且使诗句富于动态美和情感美,使 人感到秋思仿佛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新颖妥贴,不同凡响。3.形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 念亲人的情感。4.“在”,只写出一种无生气的状态, 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
1.释含义:确定关键词后,表明该字在诗中的含义。 • 2.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得荒凉;
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 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能传达出诗人面 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描景象: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活用、手法、角度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艺术手法方面思考。
• 2,从诗歌的主题、意境、情感入手。
• 3,分析表达的效果,掌握专业术语,如:生动
形象、含蓄凝练 、意境优美、 隽永深刻 、耐人
4
想一想 • 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些词性的词语呢?
找一找,归类,指出效果
•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动词
•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形容词
•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数量词
• 4.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活用词
•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叠词
……
5
用词之妙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
一然般的动悠闲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弄”字运用拟人手法,使人 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 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 花动的和谐画面。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无闹声弄”的影字姿运态用描拟摹人得把好
(感受情像趣有) 声音,写尽一派
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盎然意的闹春意,蓬勃的
生机。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4分
• 答:1.是“议”这个字。“议”在诗中是议论的 意思。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
的云朵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议论要不要
下雨。3.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12
比较赏析型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鉴赏诗歌的语言
1
诗歌语言题常规命题方式
一.鉴赏诗歌用词之妙(炼字)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2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 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 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 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 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 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 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