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二)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二)井春无题川江号子
一、诗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井》一诗,完成1~3题。
1.“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2.请分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
“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临的险峻处境,又隐含着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它实际展示的是“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3.《井》中对细节的把握准确,描写传神,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如第一节描绘“井”的世界,作者运用了“几片"“小小”“几朵”等词,既映衬了“井"的安静,也与后面的“简单”形成呼应.又如,“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把雨点敲打井面溅起水花的情形,展现得十分传神。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4~6题。
山
杜运燮
来自平原,
而只好放弃平原;
根植于地球,
却更想植根于云汉;
茫茫平原的升华,
它幻梦的形象,
大家自豪有他,
他却永远不满。
4.这四句诗赞美了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赞美了追求者永不满足、永远进取的精神气概。
5.全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了象征手法,用“山”来象征追求者。
6.写出其中两组具有矛盾对立性质的概念或事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开头便突出了山心态的矛盾:来自于平原,却只好放弃平原;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别人因它的高耸而骄傲,它却因高远的追求而厌倦了如今的身姿。
正是在这种矛盾、对立、不满中推出了山期盼升入云汉的不凡姿态。
形成了三组矛盾“地球-—云汉”“放弃-—根植”“自豪-—不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①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注]①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
7.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
B.“拟欲留连计无及"两句写绿野中树木、花草都在为无计留春而伤感,直接表达出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C.上阕写惜春刻意围绕“春”字,下阕以“春宵”出之,是因为这才是春光的最后一霎,点睛点得恰是地方。
D.百花迎春,以凌寒独放的梅花为最早,谓“早到梅梢”,似嫌梅花开得还不够早,盼归急切,更见惜春感情的强烈.
E.下阕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意和爱春之情。
解析:选BC B项,“直接表达”有误,应为“婉转表达";C项,“刻意围绕”不正确,上阕虽写惜春,但未着“春"字。
8.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认真品读上阕词句,准确把握所使用的表达技巧.比如“烟愁露泣”既包含拟人手法,又是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①拟人手法.“烟愁露泣”句中“愁"“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绿野中树木含烟,花草滴露,词人借景表现留春不住的无奈和伤感。
③通感或移就。
借用于形容情势的“紧急”一词,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用语新奇。
二、语言文字应用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春》表层写春的景象,深层则寄寓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________和迷惘。
(2)郭沫若的《天狗》,让我们________了生命的“狂飙突进"式的运动。
(3)多家媒体报道,北极冰川________,危及冰雪动物生存.
A.焦急领悟溶化
B.焦急领略融化
C.焦虑领略融化
D.焦虑领悟溶化
解析:选C (1)“焦急”指着急;“焦虑"指焦急忧虑。
“焦急"侧重在为某人或某事着急,语意轻;“焦虑"不仅表示着急,还有为之担心、忧虑的意思,语意重.根据句意,“焦虑”恰当.(2)“领悟”指领会,理解;“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二者使用范围不同:“领悟”侧重于理解、弄明白,对象仅限于抽象事物;“领略”侧重于体验、欣赏,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
根据词语意义和语境,“领略”更恰当.(3)“融化”一般指(冰、雪等)变成水;“溶化”指(固体)溶解。
有时二者也通用.根据句意,“融化”更恰当。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
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
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解析:选A 注意把握语句的内在逻辑顺序:先看到和听到,然后才是心灵被“迷住”,以致忘记凡尘.
11.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是其深。
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
一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是其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
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薄的人,看上去也
复杂。
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见底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
12.诗的本质是暗示,是用具体的形象去暗示作者的情志.阅读下面一首诗歌,运用想象思维还原、推测诗歌中“这一页”(或“它”)可能表达的对象和内涵,然后加以直白解说。
人生是一部书/只有这一页最温暖/读懂它的时候/我们在远方流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原诗标题为“家门”,作者马明林,答题时,需先点明对象,然后加以解说.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它”可能是童年,是家乡,是母亲,也可能是祖国等。
对于经历了时空转换的人而言,童年、家乡、母亲,真是让我们无比思念牵挂的对象。
13.下面是2016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会标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借图文转换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仔细读图,找出构图要素.其寓意,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最后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要素:朝阳、山、水、飞鸟、英文单词Tourism等。
寓意:英文字母“T”变形,与天空结合,形成一个抽象的完整地球,放置于其中的中国山水的元素,表达地球及风景的概念。
山水和飞鸟表现旅游主题,也表达天地的宽广,万物的自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