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4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司马迁 字子长 前145~前90 西汉夏阳县(今韩城)龙 门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 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 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 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 官恒业。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 《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 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 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 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1、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
安国、董仲舒。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
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 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 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司马迁
(约前145—前 90)字子长,
4、50岁那年,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 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的司马迁 做了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 记》。
——《后汉书· 蔡伦传》
传播路线
• 公元12世纪(欧洲)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2世纪 (非洲)
公元4世纪 (朝鲜)
公元16世纪 (美洲)
公元7世纪 (日本) 公元19世纪
(大洋洲)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成就及地位: 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
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圣”
蔡伦衣冠冢
位于湖南耒[lěi]阳县东南,相传为蔡伦故居。冢坐北向南, 冢前牌坊额题“蔡伦之墓”四字,为郭沫若手书。冢南30米处有 “蔡伦祠”。
蔡伦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 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 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不同时期古人所用的书写材料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过于 笨重
甲骨 陶器 书写 竹木简(册、编)
困难
设问:以上书写材 料有哪些缺点? 青铜器
丝帛价格
昂贵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1986年,在甘肃 天水放马滩汉墓 出土的西汉早期 的纸,上面绘有 地图。
个人简介
张仲景 (150--219 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 学家。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 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 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 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 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 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
张仲景150~219名机 东汉南阳郡(今河南)涅阳人
张仲景塑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称之为“医圣”,奉 “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 成了两部。《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明初抄本《史记》 《史记》书影
“神医”
华佗约145~208 字元化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 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 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kū 剖开]破 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 则断截湔[jiān 洗]洗,除去疾 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 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 复。——《后汉书·华佗传》
放马滩纸
(书写不流畅)
蔡伦(61-121):
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县)人。 自幼聪慧,15岁被选入宫为宦官。 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尚方令、长乐 太仆等职。
纸工序
①把树皮、破布、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 麻头、旧渔网进 中的油脂、色素 行漂洗、浸泡
③把原料捣 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 维,并放入水池 搅成纸浆
《伤寒杂病论》书影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 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收录了 张仲景祠 大量药方,仅治疗外感热证 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 的即多达113个。 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 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张仲景和华佗
2、华佗
生活时期: 东汉末年
擅长技术: 外科手术。 成就及地位: 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 晒干使之成型
⑥码放成纸。
• 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 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 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 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
• 纸的优点:
(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 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华佗精通各种医术,最擅长进行外科手术。每次大 手术前,华佗要病人用酒冲服他配制的“麻沸散”,进 行全身麻醉。
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虎形 鹿形 猿形 飞鸟形 熊形
五禽戏是 一种外动内静 动中求静、动 静具备、有刚 有柔、刚柔相 济、内外兼练 的仿生功法, 与中国的太极 拳、日本的柔 道相似。
三、历史巨著《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 (二)司马迁的成就 西汉时,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用毕 生的精力写出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 (三)《史记》的记述时间和体裁 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四)《史记》的影响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 的编写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华佗的弟子吴普常练 五禽之戏,年高九十 多仍耳聪目明,牙齿 完坚。
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华佗五禽戏图 (虎、鹿、熊、猿、鸟)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 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 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 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 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 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 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 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 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