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美学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美学解读
一九三三年冬,一个被囚禁的青年隔着监狱碗口大的铁窗,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中纷纷飘扬起晶莹、洁白的雪花,想起了白雪般纯净心灵的保姆大堰河,缅怀着以自己的乳汁养育了别人的大堰河勤劳和不幸的一生,提笔疾书吟成一曲感人肺腑的乐章。

这就是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篇“轰动了全国,许多人看了流泪”(《艾青谈他的两首旧作》)的诗作,笔调深沉、忧郁,感情真挚淳厚,长期以来为人们赞誉。

诗篇以大堰河一生为经线,以“我”对大堰河的感情为纬线交织而成形成作品的主旋律。

全诗没有雕章琢句的痕迹,不去特意追求形式的整齐和音韵的优美,而凭借诗人内在感情的动律创造人的乐曲,是一种内在的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情感的美。

因此,我认为诗歌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带给读者的美感享受。

一、“母与子”的深情美
这首诗交代了大堰河和乳儿(艾青)的经历,情真意切,发自心灵深处:“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艾青生活在一个地主家庭里,他
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条件应该说是好的。

但是,艾青出生时是难产儿,他父亲便请来算命先生,胡说艾青“克父母”,因
此他便成为家里不受欢迎的人,一生下来就送到一个贫穷妇女大叶荷家里去哺养。

“大叶荷”原来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她本人没有名字,所以大家便以村庄的名字称呼她,“大堰河”是“大叶荷”的谐音。

大堰河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便死了丈夫,后来又改嫁。

她把自己刚生下的第五个女孩溺死在马桶里,而后用自己的乳汁去哺育地主的儿子――蒋海澄(艾青)。

正如诗中所写“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的家,在自己家中,一直是被斥责、毒打、驱逐的对象。

父母不喜欢这个一边额角异样鼓起如独角犀牛状的儿子,一出世就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不许他叫“爸爸妈妈”,只许他叫“叔叔和婶婶”,这个富有、看似礼仪规范的家,留给他的感觉是无所适从。

原本应有的那份骨肉情丝被封建迷信的占卦彻底砍断。

而少年艾青在这无爱的世界中,却意外的获得了一份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爱。

大堰河的乳汁滋养了他的体魄,大堰河的爱心塑造他的人格。

这一段生活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孕育了对劳动人民的挚爱。

艾青回忆说:“我是在一种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大堰河’很爱我,我也很爱她。

”他一再对人说:“我幼小的心灵中总是爱她,直到我成年,
也还深深爱她。

”大堰河爱她的乳儿,她把一家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乳儿身上,一天到晚辛勤劳作:生火、煮饭、补衣服、包扎伤口……干不完的活。

但劳动之余把乳儿抱在怀里,抚摸乳儿。

诗人艾青轻微细腻地描写了大堰河怎样在艰苦的岁月里,在地狱般的环境里,无言地进行着繁重的劳动之余把他抱在怀里抚摸的情景。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抚摸我;/在你拿起了今天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从作者心灵最深处流出的无比芬芳的美好诗句,像醇香的美酒,作者把它捧献给敬爱的乳母,也捧献给广大的读者。

《大堰河》是儿子沉湎于母亲爱抚之中的歌,是儿子在向母亲倾诉心曲。

读者重温他的诗句也仿佛置身与母亲的怀抱,体验着母爱的温暖,感觉到母亲的一颗崇高、善良、火热的心在跳动,获得母爱的享受。

二、生动感人的形象美
诗歌不应该只是抽象地抒情,而应该把思想感情蕴含在形象之中。

诗歌要以形象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感情。

艾青曾说过:“形象是文学艺术的开始。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没有去描绘乳母大堰河的具体形象,如面貌、体态、声音、表情等,而是通过回忆、思念,通过对乳母的讴
歌和赞美,通过乳母一系列的动作,使我们清晰的看到了旧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健壮、宽厚、善良的崇高形象。

这形象成了孕育万物,哺育人类的母性精神意象。

大堰河是一位贤慧的妻子,慈爱的母亲,负责的乳娘。

正如诗中所言:“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了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掐死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这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描写了乳母忍辱负重的生活,反映她勤劳、慈爱、无私的高尚美德和她极端的悲苦的命运。

接着诗人又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来写她为地主洗衣、烧饭、喂猪、洗菜、晒粮食……那么,在繁重的劳动中为什么她总是“含着笑”呢?也许是她能到乳儿的家里劳动,能够时常见到乳儿而高兴;也许是因乳汁干后仍然有工作而感到满足;……这位劳动妇女的笑,蕴含着十分丰富、复杂的感情;这种笑蕴含着更加深刻的悲剧内容;这种“笑”比“泪”更刺痛人心;表现了她复杂的感情世界和她倔强而又纯朴的性格特征。

至此,读者仿佛看到一位勤劳、善良、慈爱又倔强的母亲,在辛勤劳作时那一张面带笑容的脸,使人们对人生也增添了些许乐观的情趣。

三、崇高的内心世界美
艾青在这首诗里善于把握事物精神的本质,他写大堰河,不是停留在外表,而是深入到她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诗人在第八节用了三个分句组成的目的复句,写出大堰河的心情。

“大堰河,深爱着它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出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她像爱亲生儿子一样爱着乳儿,即使不做乳母,也仍惦念着乳儿,像平常的母亲一样,愿意孩子亲近她,叫她一声妈。

为了乳儿过年时她“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她把乳儿的成长、乳儿的幸
福当成自己的幸福。

“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
墙上”,对邻居夸赞她的乳儿,梦想着乳儿光辉幸福的未来;吃着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让“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一声“婆婆”――这是她人生的最高理想,希望乳儿幸福,而她也就在幸福中陶醉。

诗人通过对乳娘心灵深处的感情波纹的细腻描摹,表现了她对乳儿真挚的爱,就连她美丽的梦境也同对乳儿幸福的祝愿融合在一起。

这就充分表现了大堰河像雪一样的纯洁、闪光的心灵。

大堰河,她虽然是一个普通的、穷苦农家妇女,但她美好善良的品质深深地印在了乳儿(艾青)的心里,也印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里。

“大堰河在梦还没醒的时候,她却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凌辱,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今天,你的乳儿在狱里写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儿子般的大堰河”。

诗歌结尾处,作者句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是对母亲的赞美,是在忧郁的底色上显现出金黄的光亮,由对母亲的爱恋的礼赞而获得辉煌的理想的生命意象。

这种意想是深沉,是反抗,是一种美,是一种力,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给人的思想力量、性格陶冶和美感享受的。

大堰河,她是所有穷苦、善良、勤劳、慈爱的母亲的代表。

她的身上集中了中国贫苦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诗人饱蘸真挚的感情赞美她,就是对伟大的劳动人民的爱和赞美。

大堰河是一条真正的河,一条永永远远在人们心头流淌的江河。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升华。

她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作者人生、道德美的体现,是一首震颤千千万万读者心灵的赞歌。

参考书目:
[1]顾圣皓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上卷. 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5月.
[2]林志浩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4月.
闪明琴,女,回族,河南焦作人,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