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同步课时优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同步课时优化训练
1.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衣物等。
庄园也有铁匠、鞋匠等各类工匠,是
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物品。
材料主要反映出西欧庄园( )
A.自给自足的特征
B.以农业为主
C.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领主的特权受到限制
2.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
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
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
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
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
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
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
3.如下资料卡解释的是( )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②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政治实体
③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
④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A.封君封臣制
B.西欧庄园
C.城市自治
D.大学兴起
4.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
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
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5.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
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
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
6.13世纪的庄园法庭,受理的案件多为农奴不完成劳役、不交各项实物或货币、侵犯领
主权益等。
领主可通过法庭收取罚金,这成为领主的一项固定收入。
材料表明庄园法庭( )
A.注重维护领主利益
B.维护了公共秩序
C.保障法律公平公正
D.具有较大独立性
7.有学者认为,法兰克王国在经济上,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政治上,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建制度。
据此,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产生重要影响是由于( )
A.庄园经济和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
B.城市经济和基督教的传播
C.庄园经济和元首制的创立
D.城市经济和大学的兴起
8.中世纪晚期,西欧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商业贸易得以发展,人口增长。
这反映出( )
A.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开始
B.西欧城市兴起
C.农民成为强大的阶级力量
D.工业化建设起步
9.据艾琳·鲍尔《中世纪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一天早晨,(农奴)波多早早赶去修道士的农场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庄园找到管家,献上从自己家带来的鸡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农场工作。
由此可知( )
A.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领主
B.管家是庄园的主人
C.农奴要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
D.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0.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
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11.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
B.向教主缴纳“什一税”
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D.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完全自给自足
12.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这个记录反映了庄园法庭( )
A.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之一是处以罚金
B.主要维护佃户的利益
C.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之一是处以劳役
D.主要采用成文法进行管理
13.人类社会发展到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9世纪,西欧庄园出现
12世纪,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创办
618年,中国唐朝建立
8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时期
(1)回答:以上历史事件可分为两大类,请分别归纳其主题。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欧洲哪种制度?这一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结合图二,说出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以及它的最大特点。
(3)下图是某同学学习《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所做的部分卡片。
请结合卡片内容,简要分析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据此,你
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什么方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
首先,他
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
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
比奴隶要好得多。
——摘编自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庄园农奴的境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性质。
材料二:一旦农奴们知道可以通过逃到发展中的城市或东部边疆开垦的土地上而获得自由,农奴制的束缚就再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封建领主们不得不修改他们的要求,否则就
有失去劳动力的风险。
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样一来,封建领
主就变成了地主,农奴则变成了自由农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庄园发生的变化。
这一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衣物等。
庄园有铁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物品。
”
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选项A符合题意。
以农业为主、是独
立的政治单位和领主的特权受到限制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CD项。
故选:A。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
权的政治实体”“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
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
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
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材料中描述的是西欧庄园,B正确;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臣和封君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符
合材料中的描述,排除A;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壮大,市民要求从领主手中通过金钱赎买或
武力斗争的方式获得城市的自治权,不是中世纪乡村的组织形式,排除C;大学被称为“欧
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不是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排除D。
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东汉……庄园……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西欧庄园……自己制作”
等信息可知,东汉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都能通过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
自足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
东汉庄园和中世纪西欧庄园都实行土地私有,居民并不都是自
由民,排除A、D。
东汉庄园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质,没有出现雇佣
关系,产品较少面向市场,因此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
故选C。
5.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佃户需要自备农具和
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还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店或发
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ABC三项都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为领主耕种“公用地”这种说法不正确,不可能遇到,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受理的案件多为农奴……侵犯领主权益”“领主可通过法庭收取罚金,这成为领主的一项固定收入”可知,庄园法庭注重维护领主的利益,A项正确;庄园法庭起
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
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但与题干信息“受理的案件多为农奴不完成劳役、不交
各项实物或货币、侵犯领主权益等”不符,排除B项;“保障法律公平公正”与题干信息
“领主可通过法庭收取罚金,这成为领主的一项固定收入”不符,排除C项;主持法庭的是
领主或他的管家,“具有较大独立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
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
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
开来。
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因此,
A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和大学的兴起是11世纪以后的事情,与题干“法兰克王国”不符,
排除BD项;元首制创立于罗马帝国时期,与题干“法兰克王国”不符,排除C项。
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西欧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
要道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商业贸易得以发展,人口
增长。
”可知,随着西欧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西欧的城市兴起并发展起来,B项正确;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近代,而不是中世纪,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力量发展,排除C项;当时并没有工业化,排除D项。
故选:B。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农奴)波多早早赶去修道士的农场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庄园找到
管家,献上从自己家带来的鸡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农场工作。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题目描述波多和他的妻子在庄园中有各自的工作,并且波多的妻子还向庄园的主人献上鸡蛋,这反映了庄园内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关系(农奴与领主的关系)。
农奴在庄园内工作并生活,可
知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D项正确;题目描述的是农奴波多和他的妻子在
庄园中的日常活动,没有直接提及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领主”,排除A项;管家通常是
领主雇佣来管理庄园的人员,而不是庄园的所有者,排除B项;题目描述并没有明确提及
“缴纳租税”这一行为,只是提到了献上鸡蛋,排除C项。
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庄园能够提供日常消费需要的物品,说明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
的经济单位。
故A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封建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经济组织。
庄园土地属于封建领主,但除部分土地
由其直接经营之外,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分给农奴使用,还可以到“公用地”放牧。
农奴
没有人身自由,必须定期在领主土地上耕种,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
3天,或把份地上的部分产品以实物或货币形式交给领主,还要服许多杂役和交纳贡税。
和
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可经庄园法庭审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会也向佃户征
收“什一税”。
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
不可能遇到的是选项D。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
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可以看出,两则材料均出现了罚款,这说明庄园法庭处理各种
违法行为的手段之一主要是处以罚金,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佃户的处罚,不是维
护其利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
以罚金,不是提供劳役,排除C项;题干中未出现成文法的内容,无法得出主要采用成文法
进行管理的信息,排除D项。
故选A项。
13.答案:(1)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2)封建等级制度或封君封臣制、土地封赐、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作用: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1)主题:根据材料一的大事年表“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527年,查士丁
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9世纪,西欧庄园出现、12世纪,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创办”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定主题封建时代的欧洲。
根据材料一的大事年表“618年,中国唐朝
建立、8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
拟定主题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2)制度: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
纽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以土地的
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
基础: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是西欧庄园:西欧中世
纪社会的基础是庄园。
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作用:结合卡片内容简要分析可知,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发展。
方法: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的方法是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14.答案:(1)农奴境况:没有人身自由;深受领主压迫;与奴隶相比处境要相对好些;庄园性质: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发生的变化:农奴的束缚在减弱;货币地租逐渐流行;地主和自由农民出现等;历史发展趋势:农奴制逐渐衰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开始逐渐向近代社会过渡等。
解析:(1)材料“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通常不能加
以剥夺”的描述反映的是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这说明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材料“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样一来,封建领主就变成了地主,农奴则变成了自由农民”的描述反映的是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
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这一变化反映出庄园制度的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