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工艺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天然产物:一切源自植物、动物、昆虫及微生物的有机代谢产物,
如生物碱、黄酮体、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激素类等;依功能分,有药物、甜味剂、色素、香精等。
2、提取物: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某种材料中提出或加工的物质。
3、浸渍提取法:将中草药粉或碎片装入适当的溶器中,然后
加入适宜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4、渗漉法:将中草药粉末先装在渗漉器中使药材浸渍24—48
小时膨胀,然后不断加入新溶剂,使其自上而下渗透过药材,
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收集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5、浓缩:将药液加热至沸腾并不断移走气化了的溶剂,气化溶剂再经冷却而全部冷凝为液体重复使用的单元过程叫作浓缩或蒸发。
6、结晶: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
在天然产物的制备中,常遇到的情况是从溶液中使固体物质结晶出来。
7、萃取就是利用提取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
这是天然产物制备中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
8、吸附分离:吸附是去杂质的物理方法,是利用某些固体物质所具有的吸附性,将一些天然成分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分子上,并利用不同成分在吸附剂与洗脱剂之间的吸附和溶解度的差异,达到分离和除去杂质的目的。
9、回流提取法
10、辅料:是指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中所用的各种有机溶剂或各种化学药品包括水。
11、原料:是指一切用于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的天然生物材料。
1、提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划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形态改变功
能”;二是“ 性能改进功能” 。
2、中药提取中,根据提取物原材料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菌类提取物等。
3、天然产物制备的一般工艺是:原料采集→烘干→贮藏→原料的预处理
→粉粹→提取→纯化→干燥→包装→保存。
4、中药溶剂提取的原理是:溶剂→扩散、渗透→溶解→扩散→平衡→过滤。
5、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乙醇、石油醚等。
6、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方法有:浸提法又叫浸渍法(温浸、冷浸)、
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其他提取法(超声波、微波、超临界等)。
7、中药提取常用设备及配套设备有:
多功能提取罐、浸提罐、池子;(二)配套设备、溶剂罐、配液罐、药液罐、冷却水(回流提取)、泵、管道、阀门、加热蒸汽。
8、中药提取中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层析法等。
9、中药提取中常用的沉淀除杂方法是: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
10、结晶过程中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生成和结晶的成长阶段。
11、水提醇沉主要除掉的杂质是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主要除掉的杂
质是脂溶性杂质。
12、中药提取中,原料技术是指:指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干燥、贮存、粉碎等系列工作。
13、天然产物制备中的辅料技术是指:指中药提取或天然产物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辅料的选择、质量检测、,贮存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
14、中药提取中的浓缩设备有:单效、双效、三效蒸发器,减压浓缩罐等。
15、沉淀技术中常用设备有:醇沉罐、沉降池、板筐过滤器、离心机等
16、萃取常用设备及配套设备有:
17、萃取技术的常用方法有:
三、
1、中药提取中的原料技术指哪些?
2、简述吸附分离技术中的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的方法。
3、简述多功能提取罐的操作过程。
4、简述萃取罐进行液液萃取的操作过程。
5、吸附分离技术中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简要叙述结晶的操作过程。
6、简述中药溶剂提取技术中的溶剂条件及提取原理。
7、结晶方法有哪些?简要叙述每种方法。
8、简述中药提取中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的操作过程
9、简要叙述浓缩技术的操作过程?
10、简述大孔树脂或聚酰胺吸附层析的操作过程。
答案:
1题:原料的选择:1、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鲜材料;2、来源丰
富易得,成本较低。
3、易于保存。
采集时间、采集部位。
原料干燥。
原料贮存。
原料的粉碎。
原料库房。
原料粉碎设备及粉碎房。
2、题:干法装柱:打开层析柱的下端阀门,在柱的上端入一漏斗,吸附剂经漏斗成一细流慢慢均匀地加入柱中,中间不能间断。
装好后,柱上端放一层脱脂棉,压紧,填实。
引柱,上药。
湿法装柱:先将与药液相同的溶媒或洗涤溶媒倒入柱中,然后把吸附剂用同一溶媒拌湿,慢慢不断地加入柱中,同时打开柱下端的阀门,使吸附剂中的空气自动排出,同时吸附剂不断下沉,直至吸附剂的沉淀位置不再变动,将药液加入,整个过程不能干柱。
3、题:操作过程:(1)、检查;(2)、关闭出渣门;(3)、加入粉碎原料;(4)、关闭投料口;(5)、加入溶剂;(6)、加热升温;(7)、搅拌或打循环;(8)、出液;(9)、残留溶剂的回收;(10)、出渣。
4、题:间隙式萃取操作:(1)、将浓缩药液打入萃取罐中;(2)、加入另一相溶剂;(3)、搅拌(加循环);(4)、静置分层;(5)、分出下层(或上层);(6)、重复2~5步;(7)、合并有机层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得产品;浓缩回收母液中的有机溶剂。
5、题:
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氧化铝、反相树脂等。
6、题:提取原理:溶剂→扩散、渗透→溶解→扩散→平衡→过滤→。
溶剂条件: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溶剂不能与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溶剂要经济、易得、安全、便于回收。
7、题:
(1)冷却法:其结晶过程基本上不去除溶剂,只是使溶液冷却降温,成为过饱和溶液。
此法适应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下降的物系。
冷却的方法有自然冷却、间壁冷却和直接接触冷却三种。
自然冷却是使溶液在大气中冷却而结晶,其
设备构造及操作均较简单,但由于冷却缓慢,生产能力低,不易控制产品质量,在较大规模的生产中已不被采用。
间壁冷却法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制备的结晶方法。
如冰盐水间壁冷却。
直接接触冷却法是将冷却剂与溶液直接接触冷却的方法,如加液氮,还有采用与溶液不互溶的碳氢化合物作为冷却剂使溶液与之直接接触而冷却的方法。
(2)、蒸发法:蒸发法是去除一部分溶剂的结晶方法,使溶液在加压、常压或减压状态下加热蒸发而浓缩,达到过饱和。
此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化不大的物系或具有逆溶解度变化的物系。
(3)、真空冷却法:真空冷却法是使溶剂在真空下闪急蒸发而绝热冷却,实质上是以冷却及除去一部分溶剂的浓缩两种效应联合产生过饱和度。
(4)、盐析法:就是向物系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来降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工业生产中也是常见的方法。
所加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这种物质叫做稀释剂或沉淀剂。
对所加物质的要求为:能溶解于原溶液中的溶剂,但不能溶解被结晶的物质。
而且溶剂与稀释剂的混合物要易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