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今应用
作者:杨昊月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28期
摘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自已的思想运用起来,古学今用,让传统绽放出不同的光芒。
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古学今用
说到管理思想,相信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西方管理思想的的字样,比如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管理”理论等等…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没有形成体系,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有什么呢?
我认为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王朝的统治。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一直都是小农经济,所以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这也就导致没有人会考虑,我如何去让我的经济发展的更好,如何让我这几个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农田思想除外)等问题。
在者中国人的一贯思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一直认为商人都是狡诈的形象是末等人,为此在管理的理论中大多数都是以治理国家为理论的基础。
随着朝代的变迁,也会导致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朝代受重视程度不一样,比如说:秦朝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朝又一时盛起的佛教等等,也都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不能得到很好的,连续深刻的研究。
也验证了中国古代以君为本的思想。
但是其中,也有一个特例的存在,那就是儒家的思想。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物站出来,对它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那么它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什么样的思想昵?
儒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他提出了“仁、礼”的观点,在他之后又经历了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的充实,再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在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清代初期的顾炎武,黄宗羲的批判继承从而完成了它整个的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思想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君王,面向管理的对象就是整个国家。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还有两个大的学派,那就是法家以及道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首先提出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进而提出法制、刑治的管理方法,最后提出要达到崇君权和富国强兵的管理目标。
而道家首先提出人性自然的主张,进而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最后指出要实现的管理目标是至德之世。
在道家的思想中,最为人知的就是“卜善若水”的观念,道德经里“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也是引导了一大批的文者雅士归隐田园。
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在当今的社会中,这些思想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儒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商的文化中,现在的企业里大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这些文化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还有就是儒商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以及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和为贵”、“中庸”等道德行为规范。
这一部分强调个体的修养,也强调如何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之关系。
儒家思想还强调“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所以传统的商业道德强调不谋取暴利,而是以道德力量维系商业秩序,并希望自己可以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陶朱公被誉为商业的鼻祖,在他经商的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以上几点。
他在大早的时候选择购买船,在冬天的时候购进夏天所用的材料。
并且他所出售的货物仅仅只要三分利,并且发明了秤,告诫商人要有道德,因为他的影响,后人很多也都跟随者他的脚步。
邵逸夫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也许你不认识他这个人,不了解他的社会经历,但是你一定都知道逸夫楼,据统计,邵逸夫每年都会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
另外在2002年11月15日,设立不限种族国籍、宗教和信仰的“邵逸夫奖”。
也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取利于社会,在回报社会。
而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相融合,从依法治国到现在推崇的关爱自然环境都有它们的身影,其中道家的“不争”文化,也被一些进入到职场中的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信条,时常的激励自己,鼓励自己。
为这个浮躁的社会,增添了一剂良药,以助人们平复心神,了解自己的内心,用心取感受这个世界。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思想的确有一些不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就是不合时宜的。
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西方的文化,所以才更加需要了解我们本国的文化,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很多思想都传入进来,但是全盘的西化只会带给这个社会无尽的深渊,只有搞懂了我们本身的特质,在从西方的文化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相辅相成,这样才会变得更加的完善。
古人的智慧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就都有它一定的意义,古学今用才是这些思想最好的归处,曹禺先生在《道路宽广大有作为》里提到过“过去曾经有过片面理解古为今用,搞影射,或者把现代思想强加于古人的现象,今天仍要引以为戒。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这些理论,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才金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智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