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听听,秋的声音 预习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拓展
1.诗歌中第三部分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秋的声音随处都可以听到,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疑难
归纳
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
1.收获部分。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诗歌。
点拨:
1.6个。
2.“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析”栏目内二维码。
认识的生字词语:歌韵 蟋蟀 振动 辽阔
含有多音字的词语:手臂
容易读错的词语:歌吟 蟋蟀 辽阔
容易写错的生字词语:歌韵 歌吟
难理解的词语:叮咛 掠过
点拨:
见“字词详解析”。
难理解的词语:叮咛掠过
知识
链接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毕国瑛。
理解
课文
1.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用诗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里生物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在表达上,通过哪些手法的运用,让诗歌变得亲切而自然,富有感染力?
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诗,作者通过运用拟声词、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刻画声音,富有感染力。
点拨:
1.见“重难讲解”。
2.见“文段分析”
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
1.收获:。
2.疑惑:。
7.听听,秋的声音
诵读
课文
1.诗歌共(6个)部分。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诗歌。
识记
字词
认识的生字词语:歌韵蟋蟀振动辽阔
含有多音字的词语:手臂
容易读错的词语:歌吟蟋蟀辽阔
容易写错的生字词语:歌韵歌吟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毕国瑛。
点拨:
见“作者介绍”。
1.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用诗的语言赞美了,表达了。
2.这首诗在表达上,通过哪些手法的运用,让诗歌变得亲切而自然,富有感染力?
点拨:
1.见“主题解析”。
2.见“文段分析”。
1.诗歌中第三部分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