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德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
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
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56k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_。
当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
此后
因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他们大都没有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多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从而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借网络推手而成名的网络红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会_______去策划,一般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该网络红人,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种热闹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
B . 这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
C .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D .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鱼得水立身处世绚丽多彩苦思冥想
B . 左右逢源安身立命五彩缤纷苦思冥想
C . 如鱼得水安身立命绚丽多彩费尽心思
D . 左右逢源立身处世五彩缤纷费尽心思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由于在艺术上的独特品味不同于主流,所以积累的人气也不错
B . 由于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不错的人气
C . 由于逐渐积累了不错的人气,所以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品味
D . 由于积累的人气也不错,所以在艺术上具有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20·焦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的效法和顺应。
所谓“自发秩序”,即依循自然规律形成的自生自发秩序,区别于人为建构的秩序。
“道法自然”实际上蕴含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肯定自然、社会、生命系统的自然状态、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是“好的”,优于人为构建的秩序。
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即体现了对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
老子认为,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能够自发趋向和谐有序(“自化”),自己规范、管理自己(“自正”),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自富”),恢复自身的自然本性(“自朴”)。
黄老道家突出“因循”,主张因时、因物、因民,顺应天地万物及百姓的本性及其自然运化过程等,体现的也是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的肯定。
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又是针对人为治理天下的观念而言的。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
所谓“无为而治”即反对人为治理天下,主张以道治理天下。
道家认为人为治理天下,只会扰乱自然、社会的自然演化过程及秩序,破坏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
如《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批评黄帝人为治理天下:“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将人为治理天下视作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社会根源。
道家对自然、社会本身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价值的肯定和信任,与当代生态思想家肯定生态系统复杂演化机制,肯定自然本身的智慧等,具有一致性。
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趋向和谐有序、共生繁荣的机制和能力。
如余谋昌教授在其著作中强调,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
植物生长在适应的土地上,它的枝干、叶片和根系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其他营养元素;所有生物都“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修补创伤、抵御死亡和维护自身的生存;而生命和自然界也存在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智力”。
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把生态学规律概括为四条法则:第一,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第二,
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第三,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第四,没有免费的午餐。
其中所说的“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秩序的智慧或价值。
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说,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纠正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中的“自然”,指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B . 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对百姓能够“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信任。
C . 黄帝时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广成子将其原因归结于人为治理。
D . 当代生态思想家所谓的自然本身的“智慧”,是指自然具有的生存发展、修复自身等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的相关论述,意在论证“道法自然”的内涵。
B . 文章第二段将“无为而治”与人为治理天下进行对比,凸显了人为治理的危害。
C . 文章用事例论证了在生态观念上当代学者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一致性。
D . 文章立足于当下论证古人的智慧,是要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其“无为而治”思想的基础,两者应无本质的不同。
B . 道家主张统治者以“道”来治理天下,他们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
C . 就自身生存发展来说,“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对它的干预要慎重。
D . 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代生态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
3. (9分) (2019高三上·东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更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基础、打造专门法院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跨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例如,我国目前已成立了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凭借其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方式,切实解决了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
此外,保护中心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等有效对接,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新领城、新业态发展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保护的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组织协调平台和机制作用未充分发挥,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不够;保护的工作链条尚未理顺,纠纷受理、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环节之间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总之,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相比仍存在差距,各界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依然强烈。
期待与呼声是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
从发展阶段和客观需求来看,中国现在有动力、有决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进一步把保扩措落到实处。
我们应继续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创造出更如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取材于余颖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四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走出了一条上扬的曲线,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证明我国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2019年是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架构调整后的发力之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取得了如下新成效: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电子商务经营主
体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修订后的商标法大幅提高商标侵权的偿数额:10月22日,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2020年1月1日,外商投资法将实行,随着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商标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健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氛围。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破获案件1.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万余名;全国法院共受理侵权假冒伪劣犯罪一审案件1.1万件,审结8300多件,与去年相比大幅上升;检察机关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涉案人员1万余人……我国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去力度不断加强。
更大力度的专项整治为知识产权保护织密保障网,2019年以来,各部门、各地区联手出击,从1月到8月,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9万件。
其中,中央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秋风2019”专项行动,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149万件;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检查企业37.3万个;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查处案件21万件;药监局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和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企业和医疗机构25万家次……我国重拳出击,快速制止了一系列一般性的违法行为。
行政执法与司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特色。
实践证明,这一体制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打击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李心萍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
B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C .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健全。
D . 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不能满足社会期待。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 从高速转向高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B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C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商品销售环境
D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我国创新发展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各段中画横线的相关数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能够清楚说明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提升
B . 第三段:意在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和赔偿制度逐步完善
C . 第四段:表明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
D . 第五段:显示中国使用大力度的专项整治来保护知识产权
(4)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安机关打击侵权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
B . 法院负责受理侵权假冒案件,批捕侵权人
C . 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D . 药监局开展药品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
(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优势。
4. (12分)(2017·葫芦岛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市长爱吃面
吕啸天
南方的冬天,有时也出奇的冷。
市政府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结束时已是正午12时,三位路远赶不回去吃午饭的镇长抖着冻得有些发僵的双脚嚷着要市长李民起清吃狗肉。
李市长爽朗一笑说:“行,就当是吃一顿工作午餐,但不是吃狗肉,去吃面。
”
“吃面?”三位镇长对望了一眼说,“是老字号,很出名的?”
李市长却卖了一个关子说:“新开的,那里的老火汤羊肉面、牛肉面做得很筋道,我吃过两回了,越吃越想吃。
”
市长的司机轻车熟路把几个人送到了城区朝阳街朝阳面馆。
面馆不大只有五张桌,客人也少,只有三位。
见多识广的镇长心中起疑:这样的面馆肯定是徒有虚名。
面馆的主人叫老朝,是位四十出头男人,人显得老实本份。
见到李市长带着一批客人前来,老朝有些惊慌,不
安地搓着手:“市长,您来了?”
李市长却一笑说:.你不用招呼我,去厨房拿出你的看家本领,这三位镇长嘴刁得很。
”也许是太饿了,也许是不想扫市长的兴,当五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时,见汤是煮全羊的,浓稠味鲜,几个人吃得直咋舌,说做得不错。
吃完,李市长掏出了40元付面款,老朝推让着不肯收。
李市长说:“不收不行,市长吃东西不付钱那不是等于吃霸王餐?”隔了两天,市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市最大的龙光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老潘说要请李市﹣吃顿饭。
李市长爽朗一笑说:“好啊,去吃面。
”
“去吃面?”老潘惊愕地说,“我在这里办公司已有三年了,请李市长吃饭,每请一次被拒绝一次。
这次你好不容易答应了,不到五星级的云海大酒店就不能表达我的诚意,而且云海大酒店也有公司的股份,吃完还更请市长题字呢。
”
“免了,你的心意我领了。
”李市长还是爽朗一笑说,“时下我就爱吃面”。
市长的司机轻车熟路把几个人送到了城区朝阳街朝阳面馆。
三大海碗老汤牛肉面吃完,老潘结账听说只要30元,很不安地说:“这是我用最少的钱请最有来头的人吃的一顿饭。
”
李市长说:“虽说钱不多,我却吃得很饱,”接下来,凡是有人要请李市长吃饭,他都说去吃面。
有时,没有人请他,他就和司机一起去吃。
李市长的车牌号码尾数是002,有很多人知道。
他的车停在面馆旁边成为面馆一景。
也引来很多猜测。
有人说,市长常来朝阳面馆吃面,看来这家面馆做的面条不错,于是,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
渐渐的,知道朝阳面馆的市民越来越多,朝阳面馆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有时,李市长来吃面见到面馆坐满了人,他就会心一笑悄悄跟着吃面的人一起排队。
这一天傍晚,车牌号码尾数0.02的车子像往常一样停在面馆门口,不久有三名身穿制服的男人闰了进来。
三人一进来就问:“那一位是李民起同志?”
“李市长今天没有来!”司机站起来问,“有什么事吗?”
三个男子一脸严肃地说:‘我们是省纪委的,最近有群众反映说李民起市长利用职务为开面馆的亲戚做活广告谋私利,经初步证实这两个多月来,李市长的车子停放在面馆门前有30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司机很着急地说:“误会了!”
李市长来吃面确实是因为老朝开了这家面馆。
老朝原是一家大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改制,他成了下岗工人。
老
朝的妻子在街道做环卫工人,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
用这笔钱养家,家里有一个上中学的儿子和一位常年卧病的母亲,日子过不下去,老朝一家成为扶贫对象。
老朝不愿成为政府的包袱,他利用市里给他的扶贫贷款和借的几千元开了这家面馆。
老朝早年在一家有名的面馆做过学徒。
面馆吸引顾客很多时候靠的是老字号老招牌,朝阳面馆既是新开的,地头又偏了一点,开了一个月光顾的人奇少,连店铺租金都没挣到,老朝的心凉透了。
在一个市长接待日,他来找市长,请求帮忙把面馆转让出去,要不再这样下去,最后面馆会亏到一文不利,到那时扶贫贷款他也无法还了。
“放心,没有人去吃,我去吃。
”李市长爽朗一笑说,“我还会带上我的朋友来吃,市长带头吃面,来吃的人自然会多一些,面馆会旺起来的”,老朝半信半疑走了,他只当市长是在找话安慰他。
没想到,李市长还真记住了这事,一回回来吃面,果真把面馆的生意带旺了。
司机有些难过地说:“李市长是南方人,他是不爱吃面条的,为了老朝叔的面馆他吃了,连日来,李市长忙着筹集扶贫资金的事累病住进了医院,他还记挂着老朝叔的面馆,今晚,他住院后就要我把车开来这里作招牌。
”
“李市长心里有咱!”下岗以来日子过得再难从没掉过眼泪的老朝这一回竟哭了起来,三位省纪委干部闻言也陷入了沉思。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见到李市长带着一批客人前来,老朝有些惊慌,不安地搓着手:“市长,您来了?”。
说明店主和市长是亲属关系,这也说明群众反映说李市长利用职务为开面馆的亲戚做活广告谋私利是事实。
B . 老朝不愿成为政府的包袱,他在市长接待日找市长,是为了尽快偿还扶贫贷款。
C . 文章运用大量语言描写塑造了李市长这一人民好干部的形象,他勇于打破常规,暗自布局,心系下岗工人,形象丰满。
D . 小说结尾处,下岗以来日子过得再难从没掉过眼泪的老朝这一回竟哭了起来,是因为面馆生意红火、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而欣喜落泪。
(2)小说以“市长爱吃面”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李市长,有人认为是老朝。
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一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颖脱不群群:合群。
B .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悠闲。
C . 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邀请。
D .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舆:抬。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B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C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D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
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 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辞职回家。
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 . 陶潜清高不群。
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 陶潜悠然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②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高一上·运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