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中的细菌耐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品能够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以及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当前防治水生生物遭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还是依赖于抗菌药物,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水生生物的细菌感染,但是一旦滥用药物,就会造成水产养殖中产生的细菌形成耐药性,从而加大生产养殖的成本,对养殖水域造成污染,引发水产残留药品超标。
一、细菌耐药性的介绍
细菌耐药性指抗菌药物无法对细菌产生效果,细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是细菌在生存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细菌耐药性主要分为获得耐药性以及固有耐药性获得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在与抗菌药物进行接触之后,通过质粒介导,改变自身的代谢方式,产生抵抗抗菌药物的能力,获得耐药性能够通过质粒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后代,成为固有耐药性,在长时间不接触抗菌药物时也会逐渐消失。
固有耐药性又称称之为天然耐药性,形成原因是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上的不同导致细菌本身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的染色体基因决定的。
世代相传,不会造成改变。
二、水产养殖细菌耐药产生原因分析
鱼类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按照规范使用相关的抗菌药物。
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没有明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使用一种或是同一类的抗菌药物时,首先要诊断感染病的类型,对病原体感染部位都要有充分的了解,也要对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所对应的抗菌谱有着充分的了解。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充分的对照抗菌谱,抗菌谱泛指一个种类的抗菌素所能消除或抑制的细菌种类,对于一种或是一类的抗菌药物来说,药物的作用机制决定了这种药物的抗菌谱,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对于能够使用窄谱抗菌药物解决的感染病,就要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能够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解决的感染病,就不要将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混合的使用。
2、未通过系统化的抗敏实验就使用抗菌药物
药物的敏感实验主要是指测定病原微生物对于有一种或某一类的抗菌药物的敏感度,通过临床的指导来科学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实验,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科学准确的进行药敏试验,能够选取合适的抗菌药物投入使用,进行药敏试验不仅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也能减少病原体的抗药性,同时提升药物治疗效果。
当前在水产养殖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一般是根据药品使用指导来使用,部分的养殖人员可能没有读懂药品使用指导说明书,产生了过量使用的现象,进行药敏试验,能够有效的检测出病原体对多大计量的抗菌药物能够产生敏感反应计算最少抑菌程度(MIC)来计算出所需要投入使用的抗菌药物计量,达到药物使用量精准计算的目的。
3、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使用抗菌药物
目前大多数的水产养殖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在防治鱼病时,将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病的预防用药,抗菌药物无法起到预防的作用。
其次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量或多或少,药物的使用疗程不足,长期性的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的抗菌药物,都会致使病原体出现耐药性。
在投喂抗菌药品时,不能使用大面积泼洒或是搅拌在鱼饲料中投喂,投喂方式应使用加工之后的药饵或是使用挂浆晒干后的药饵。
综上所述,为了让抗菌药物能够在鱼病的控制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进行水产养殖中的防控中,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也要改变传统的水产养殖方法,改进养殖技术,避免细菌耐药基因的转移,同时也要积极的寻求能够代替抗菌药物的物质与技术。
三、控制水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1、建立健康的养殖制度
水产养殖者要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水产养殖方针,加强科学健康的养殖方法,减少水生动物疾病的产生率,这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
2、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频繁发生的水生动物疾病,这些疾病具有感染能力强、感染速度快、控制费力的特点,为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此外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在不断的增加,部分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养殖经验,很难做到绿色养殖,健康养殖,这也导致了水产养殖中不断发生各种新型的疾病,为养殖工作带来了威胁与挑战。
所以各地要举办水产养殖技术的主题培训课程,为养殖者与诊断人员普及新型的水产养殖中的疾病知识,提高养殖户的健康养殖能力,诊断人员的动物疾病诊断能力。
3、加强药敏试验的培训
各地渔业管理部门要为鱼病防治人员普及药敏试验的必要性,加强对于鱼病防治人员的药敏试验技术的培训,在诊断与治疗各种鱼病时首先进行药敏试验,做到对症用药、科学用药,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避免乱用药的现象产生。
4、提高药物的投喂技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对水产动物使用内服的抗菌药物时,首先要准确的测量水产动物的身体重量根据重量确定使用的计量。
在投喂时,要拌匀饵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粘合剂,将药物附着在鱼料的表面。
在测量重量时也要考虑水体中的混养品种,投喂的量要适宜,避免药物浪费。
严禁直接向水体中大面积的泼洒抗菌药品。
5、检测病原体抗药性的变化,减少出现耐药性
病原体的耐药性会伴随着药物的使用量而提升,也会受到药物使用时间的长短而影响。
在同一片水体中,可以进行大面积的药敏试验,进行不间断的、广泛的耐药性监测,进而掌握该部分水体中细菌的耐药程度。
也能为防治鱼病提供药物治疗时提供依据。
6、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严格按照休药期的规定
在水产养殖中,严禁使用一些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例如氯霉素以及孔雀石绿等药物,药物的使用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与农业农村部指定的停药规定,在水产养殖的起捕之前,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执行。
(作者单位:234331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丁湖镇畜牧站)
S h
u i c h a n y u y e
水产养殖环境中的细菌耐药问题
徐虎
180
--
. All Rights Reserved.。